APP下载

爱国民主人士马德涵

2023-06-20郭松林

文史春秋 2023年2期
关键词:西路军将士西安

郭松林

位于西安市北新街八贤庄的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史事陈列室,记载着20世纪30年代,受中共中央委托,陕西回族爱国民主人士马德涵奔波在河西走廊,营救工农红军西路军被俘将士的义举,令人感佩。

参加四川保路运动

马德涵(1868—1958),又名德咸,字向治,回族。祖籍南京,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从小习文练武,受到良好教育。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在西安西关成立陕西省文童学校,经过射击打靶和文化考试后,择优录取70名,马德涵是其中之一。从文童学校毕业后,马德涵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去四川成都,投奔任职汶茂守备的姐夫,先后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和高等美术学堂学习。

在学校,马德涵接触到进步书刊,受到革命影响,秘密参加反清活动,毕业后,入职四川新军混成协,任教官。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德涵经哥老会会员侯宝斋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1年6月,四川兴起保路运动,马德涵不仅踊跃参加,还担任保路同志会交涉部副部长。他出入各种场合,号召川人“破约保路”“文明争路”,和张澜、罗纶、邓孝可等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同年12月,成都兵变后,马德涵任四川军政府参军。

1916年,马德涵鉴于四川形势错综复杂,难以立身,遂辞官回到西北,应甘、宁总兵马麒之邀,任“宁海军”教官和马麒的随身副官,同时兼任马麒儿子马步青的家庭教师,还为马步青的妻子授美术课。马步青的弟弟马步芳经常来找马德涵,探讨一些军事训练上的问题。

1928年,马德涵目睹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托词“耳疾”,毅然辞去高官厚禄,携家眷返回西安,以积蓄和卖画维持生计。

1931年9月,侵华日军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继而占领东三省。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来,马德涵义愤填膺,当即和小学教师乌光焕在西安小皮院清真寺集会,向回民群众慷慨陈词,痛斥日军侵略罪行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发动回民群众组建西安回民救国同盟会(后改称“陕西省回民抗日救国会”),这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回民自发成立的抗日救国组织,马德涵被选为会长。该会先后组织西安回民进行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示威游行,通电声援东北爱国将领马占山抵抗侵华日军,为东北抗日将士募捐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心。

营救西路军将士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不久,传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路军失败消息,近万名红军指战员捐躯,逾万名红军将士被俘。

为营救西路军将士,中共中央不仅组建了以刘伯承为司令员的援西军,开赴镇原相救,还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愿拿出3000支枪和10万银元给马家军,让他们不要伤害西路军将士。

1937年2月18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说,宁夏没新联系,请多方设法找人去青海,西路军问题的解决甚关重要。周恩来在西安红军办事处召开有林伯渠(驻西安办事处党代表)、张文彬(驻西安办事处秘书长)、吴鸿宾(中共甘宁青特委书记)、杜斌丞(陕西省政府秘书长)等党内外人士参加的会议,希望派一名和甘肃、青海马家军阀有关系的人去河西走廊交涉。

马德涵文武双全,性格豪爽,疏财仗义,多年辗转于陕、甘、宁、青各地,结识了一批回族上层精英,在西北有较大影响。经过反复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马德涵是营救西路军最理想、最合适的人选。

人选确定后,周恩来专门让人把马德涵接到西安办事处说明情况。马德涵当即应诺。马德涵以在甘肃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为名前往,中共代表张文彬同行。考虑到马德涵年事已高,周恩来让回族青年马宪民陪同,负责一路照顾马德涵的生活起居,还给了他们活动经费。

1937年3月底,69岁的马德涵和张文彬、马宪民3人飞抵兰州,找到青海驻兰州办事处,以个人办画展为名,要去凉州见马步青军长。办事处联系后,马步青说欢迎前去。马德涵一行又转乘两天汽车去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见马步青。由于有师生情分和民族宗教关系,马步青招待甚殷。

马德涵向马步青讲了国共即将合作抗日的形势,劝他凡事都要向前看,先优待被俘红军,再候红军派代表商量善后。马步青怀疑马德涵是共產党派来的说客,面露不悦。马德涵说自己早年是同盟会人,现在是无党派人士,并说马步青若防他是共产党“奸细”,不听忠谏,就把他杀了。最终,马步青被一番言辞打动,愿约时间再谈。

翌日晨,《凉州日报》就刊登优待被俘红军的消息,表明马步青的态度有了变化。张文彬决定趁热打铁。随后,马德涵再次约见马步青,继续晓以民族大义。马步青最终答应说,虽然大部分权力掌握在其弟马步芳手中,他还是尽力劝其不要再伤害红军将士,并如数释放关押在他那里的被俘红军和收编的红军工兵团、童子军(小红军)。马步青还写了两封亲笔信,一封由马德涵、马宪民带去见驻张掖的三〇〇旅旅长韩起功,另一封由张文彬带去青海给马步芳。马德涵、马宪民随即赶到张掖,韩启功看了马步青的信函,当即表态将武装看押红军被俘将士改为一般看押,答应改善被俘红军将士的生活,并告诉他们说,黄番寺被围困的红军已被解除武装,被俘人员都未加伤害。马德涵冒险前去探望服苦役的红军将士,为他们饥寒交迫的生存环境深感担忧。随后,马德涵和马宪民返回凉州再找马步青,要求改善被俘红军将士的生活条件。马步青答应了,还说已给青海的马步芳打了电话,马步芳也对释放被俘红军的口气有了松动。此行营救西路军将士的初衷基本达到。

在凉州,马步青念师生之情,建议马德涵留下担任凉州土药、税务局长。马德涵婉言谢绝。马德涵、马宪民遂告辞回兰州,在兰州与张文彬会合,飞返西安。

1937年5月初,国民党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马步青、马步芳之叔父)路过西安,经张文彬、吴鸿宾与马德涵商议,由马德涵出面,在家中设宴招待马麟。马德涵专门在西安有名的回民饭馆天锡楼订了菜肴,并请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出席。席间,周恩来阐明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主张,以及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一致对敌、团结则存、分裂必亡的道理。马麟对周恩来的见解表示赞同。交谈中提及释放红军西路军被俘将士,请马麟斡旋。马麟当即应允,说待回去后,查清红军人数,尽快送回延安。

尔后,马麟给马步青、马步芳各写了一封有关释放关押红军被俘人员的信件。吴鸿宾陪同马德涵和马宪民再赴甘肃、青海,将信面交马步青、马步芳。马德涵赶到凉州,同马步青密谈后,马步青为表示诚意,将被关押的陕西籍红军24人(其中营长、指导员、副连长各1人)先行释放,并一路护送至西安红军联络处。

由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加之马德涵前次与马步青、马步芳见面奠定良好的基础,马麟的亲笔信也加快了西路军被俘将士的释放进程。据史料记载:马步青、马步芳在中共不断释放诚意的前提下,遂陆续放回西路军被俘红军将士4400余名。为了防止归途中意外,马步青、马步芳还派两名陕西籍的副官张志道、黄开弟一路护送到兰州和西安。

在马德涵的斡旋下,救援西路军被俘将士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感谢马德涵对救援红军西路军将士所做的工作,毛泽东委托从延安到西安的同志给马德涵赠送了一床延安生产的毛毯,朱德赠送了炕毯,周恩来赠送了礼拜毯。马德涵很受感动,托人给毛泽东、朱德捎去他的画作表示谢意。当时,马德涵家庭不很宽裕,靠卖画收入聊补家用,但他仍将中共提供的营救西路军被俘将士的活动经费结余下来的钱如数上交。后经周恩来特批,所结余经费让马德涵留作自用。

1938年夏,马德涵偕次子马毅前往武汉看望周恩来。因他耳朵失聪,周恩来特意赠送他一副德国产的助听器,再次代表中共中央对他营救红军西路军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还安排马毅工作。

据史料记载,经马德涵出面营救的被俘西路军将士人数占总数的1—5以上。他们回到延安后,重披战袍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不少人成为开国将校。

蒋鼎文取代孙蔚如担任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后,开始制造白色恐怖,给马德涵定了“赤化”“通匪”罪,准备抓捕。危急时刻,中共地下党员邓昌跃及时通知他转移,马德涵转移到西安南郊东八里村,借住于张思宏家。前来抓捕的特务扑了空,将马德涵房内东西全部损毁一空,还向周围的群众打听其下落,有人说去了甘肃,有人说去了青海,特务只好扫兴而走。

投身爱国民主运动

1945年春,经西北民盟负责人王维祺介绍,马德涵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西北总支部委员,他和马子健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少数民族民盟成员。

加入民盟后,马德涵与爱国民主人士杜斌丞、李敷仁、王任等人交往密切,积极参加陕西民主爱国运动。当时,杜斌丞作为陕西的民盟负责人,经常发表抨击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文章,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安排特务在杜斌丞的周围监视。不少人怕祸及自己,都不敢接触杜斌丞,马德涵不顾个人安危,经常以卖画为名,到王家巷杜宅看望杜斌丞,杜斌丞十分感激。

1945年9月,国民党特务砸毁民盟主办的进步报刊秦风工商日报社。马德涵和马子健不怕特务威胁,前往报社慰问,谴责国民党特务分子暴行。事后,该报刊登启事,表示感谢。

1949年5月,西安解放前夕,马德涵四处奔走,告知群众不要轻信国民党谣言,要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5月20日,西安解放,马德涵带领群众打着小红旗,设立茶水站,在西安西门外欢迎解放军入城。马德涵还同回族名望马子健、马平甫等人,利用在清真寺做礼拜的机会,宣讲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回族群众不要相信国民党散布的谣言。

西安解放不久,甘肃和宁夏的马家军在蒋介石调遣下大举反扑,气焰嚣张。马德涵以西安回民名义、由马毅执笔写了《西安穆斯林告马军官兵书》,说明现在西安解放,亲眼看到人民解放军是纪律严明、热爱人民的军队;西安穆斯林很平安,一切宗教节日正常进行,所有的清真寺保护得很完整……他们还将《西安穆斯林告马军官兵书》印制上万份在前线散发,并刊登在1949年5月20日的《群众日报》(今《陕西日报》)上。

1949年6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兼西安市军管会主任赵寿山以及甘泗淇、赵伯平等领导召集回族代表召开座谈会。马德涵、马平甫、马子健等50多位回族人士参加。会议一致通过以西安全体穆斯林名义发表《西安穆斯林告马官兵同胞书》,6月27日刊登在《群众日报》头版上,再一次发挥了团结人民、分化敌人、打击敌人的作用。

党和政府关心马德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德涵历任陕西省第一届人大代表、西安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西安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西安市人民委员会委员,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马德涵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回民保家卫国大会上动员回族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听了他的动员后,18名回族青年当场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马德涵善丹青,创作了《愤怒的雄狮》《马二从军记》等画作义卖。著名画家李苦禅评价说:“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

马德涵一直关心推动陕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他与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赵望云、石鲁一道,组建陕西省美术工作协会(今陕西省美术协会前身)。他创作的歌颂新中国成立的国画参加全国第一届美展,他的作品还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展出,他精心创作的《长安八景》作品,得到美术界和收藏界的推崇。

周恩来非常关心马德涵。1952年6月16日,他在北京宴请西北各民族代表团时,特意询问马德涵的近况。1954年7月,周恩来从日内瓦回国路过西安,在西安人民大厦接见马德涵,并将他营救红军西路军将士的事迹向陕西省领导作简要介绍。1957年,周总理陪同阿富汗总统参观西安时,将年近90岁的马德涵接到他入住的西安大厦,亲切会面。

1958年5月20日,马德涵在西安病逝。文

猜你喜欢

西路军将士西安
张文喜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西安2021
Oh 西安
五十万将士换一匹马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将士答“到”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西路军历史问题的认知转变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