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尹玉龙:鏖战上甘岭 英雄出少年

2023-06-20颜林

文史春秋 2023年2期
关键词: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坑道

颜林

尹玉龙(1935—2009),四川省叙永县叙永镇人,曾参加上甘岭战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际战士荣誉勋章、军功章各1枚。

弃学从戎 抗美援朝

在电影《上甘岭》中,有一个角色是连队女卫生员王兰,尹玉龙就是王兰的原型之一。

1950年10月,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正在读初三的尹玉龙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在川南执行剿匪任务的第十五军随营干部学校报名参军入伍。那一年,他不满16岁。入伍后,尹玉龙在随营干部学校卫生队学习。抗美援朝的前方战事激烈进行之时,他毅然申请奔赴前线参战。

1951年3月29日晚,尹玉龙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队伍跨过鸭绿江。在丹东鸭绿江大桥上,他回首眺望祖国,心中豪情油然而生。此刻,他已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三团一营三连卫生员。在与他并肩行进的战友当中,后来出了著名的全国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激战上甘岭 抢救伤病员

1952年10月,美军为了扭转朝鲜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谋求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片面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10月14日,美国纠集“联合国军”优势兵力,对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驻防的五圣山前沿阵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突然发动进攻,代号“摊牌行动”,展开所谓“金化攻势”,上甘岭战役爆发。

上甘岭位于朝鲜半岛中部金化地区东北的五圣山南麓,是志愿军驻守的战略要地五圣山的前哨阵地。这个高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五圣山位于“三八线”以北约30公里,是朝鲜中部的绝对制高点,如果失守,志愿军将后退200公里而无险可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背后有一个村庄叫上甘岭,因此志愿军称这场战役为上甘岭战役。当天,在300余门大炮、20余辆坦克的支援下, 3000余名敌军向志愿军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敌军炮弹狂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上甘岭阵地硝烟弥漫、碎石横飞。

此时的尹玉龙,已经过战场上几个月血与火的洗礼。他所在连队的任务是坚守537.7高地北山5号阵地。10月15日晚,在志愿军的炮火掩护下,尹玉龙所在连队进入537.7高地北山5号阵地,接替四十五师一三五团坚守阵地。

10月1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随着敌军一阵狂轰滥炸,敌步兵弯着腰,从山脚向山顶发起新一轮猛烈进攻。当敌人进入最佳射程的时候,三连指战员端起冲锋枪和机关枪猛烈扫射,敌人一排排倒下去。突遭打击的敌军进攻队形顿时大乱,幸存士兵或就地趴倒不敢动,或丢下武器转身逃跑。经过短暂混乱之后,敌军组织猛烈反扑。

在敌军的猛烈进攻下,三连指战员出现重大人员伤亡。战火硝烟中,尹玉龙冒着枪林弹雨,时而跳进弹坑,时而匍匐爬行,抢救战友。激战中,三连连长中弹,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指导员也中弹牺牲。敌人的炮火却越打越猛,还伴有毒气弹。尹玉龙立即叫战友们用小便打湿毛巾捂着鼻子以防中毒。半小时后,敌人又出动督战队,此时,尹玉龙所在连队只剩下30多人,情况十分危急。尹玉龙迅速爬到一名射手身边,叫他将敌人督战队的指挥官击毙。敌军官被击毙后,敌人立即溃退。这时,尹玉龙所在连队只剩下20多人,其中很多还是伤员。

三连官兵浴血奋战,坚守阵地36小时,工事被毁,伤亡严重,弹药缺乏,形势严峻。为了完成坚守阵地的任务和保存有生力量,三连转入坑道进行防御战。

坚守坑道 荣立战功

上甘岭表面阵地被敌军占领,但在地下的坑道中,志愿军仍在顽强地坚持战斗。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第八连坚守在597.9高地1号坑道,与敌人反复争夺14天,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消耗,对以后的反击作战起了巨大作用。后来,尹玉龙回忆说,三连和几个兄弟连队进入坑道的官兵只有80余人,其中53名是伤病员。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只剩下副连长指挥战斗。在这种情况下,他既负责坑道里所有伤病员的医疗护理,又拿起枪杆参加战斗。

敌人采取修筑碉堡封锁、轰炸爆破、放毒、泥土石块堵塞、铁丝网围困等手段破坏坑道,妄图困死坚守坑道的志愿军。尹玉龙和战友们进入坑道的第3天中午,敌人突然将手榴弹扔进坑道,炸伤了坚守坑道口的战友黄保江,尹玉龙立即为黄保江包扎伤口。突然,敌人又扔进1颗手榴弹,落在尹玉龙的脚旁。机智勇敢的尹玉龙迅速将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拾起扔出坑道,刚扔出洞口,手榴弹就爆炸了。情况十分危急,尹玉龙向副连长提出,让他冲出去消灭坑道外的敌人。他摸出身上仅有的30万元人民币(旧币,1万元折合人民币1元)交给副连长说,如果他牺牲了,这笔钱就作为他交给共青团组织的最后一次团费。尹玉龙手提受伤战友黄保江的冲锋枪,独自冲出坑道,在坑道口正在点燃炸药包的几名敌军被突然冲出来的尹玉龙吓呆了,尹玉龙趁机用冲锋枪一阵扫射将他们全部击毙。而这时敌人的炸药包正冒着青烟,尹玉龙冲上去飞起一脚,把炸药包踢下山坡,“轰”的一声,炸药包在几米远的山坡上爆炸。尹玉龙被震得昏了过去,战友们忙将他救回坑道。之后,尹玉龙和战友们又多次利用夜间摸出去,几次将敌人筑在坑道外面的碉堡炸掉。

尹玉龙和战友们在坑道里坚守了14天。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尹玉龙把战友们的小便接下来,加入药品“十滴水”,搅拌成坑道“救命液”,给伤员和战友们喝。他还在坑道内找出几支牙膏,将牙膏一点点地涂在伤员的嘴唇上,为伤员和战友们解渴。就这样,他们在坑道里克服了缺水、缺弹药、缺药品和空气稀薄、污浊等难以想象的严重困难,采取分头出击、昼伏夜出的机动灵活战术,袭击美军,坚持守卫阵地。

1952年10月30日,志愿军开始决定性大反击。在后来的激烈冲杀中,冲出坑道的尹玉龙用3枚手榴弹炸死炸伤多名敌军;他自己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腿部,包扎好伤口又坚持战斗。

经过持续激战,志愿军第十五军和第十二军共计歼敌2.5万人,美军残余部队不得不在飞机的掩护下,悄悄地撤出上甘岭。11月25日,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宣告结束。整个上甘岭战役,中美双方共投入兵力10万余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向仅3.7平方公里的战场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的山顶被削低1~2米。正是这些惊人的数字,使上甘嶺战役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上甘岭战役,出现了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枪眼的黄继光,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孤身一人最后坚守阵地、歼敌280多人的胡修道等英雄模范人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上甘岭战役中,舍身炸敌群、炸地堡,像黄继光那样舍生忘死,与敌人同归于尽者,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就有30余位。尹玉龙所在三连143名官兵,最后仅幸存7人,他的腿、腰、肩等多处先后受伤。战役结束后,尹玉龙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美援朝3年的战斗生涯中,尹玉龙共参加大小战斗40余次,先后抢救伤员82人,击毙击伤美军士兵38人,缴获各种枪支23支,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奖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1953年,尹玉龙在朝鲜平壤受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的亲切接见,金日成亲自给尹玉龙佩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同年11月5日,贺龙元帅率慰问团赴朝鲜,接见了上甘岭战斗英雄。贺龙元帅握住尹玉龙的手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小鬼,你要戒骄戒躁,功上加功啊!”这年底,尹玉龙随部队凯旋回国,在北京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传播红色基因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1978年,尹玉龙转业到四川宜宾豆坝电厂工作,先后担任电厂的总务科长、劳动服务公司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80年,尹玉龙从宜宾豆坝电厂调到成都热电厂子弟学校当协理员。他不顾经常发作的枪伤,主动要求承担学校“三防”教育课和军训课的教学任务,课余时间,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上甘岭战役的战斗故事,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成都工作期间,尹玉龙撰写了多篇抗美援朝回忆文章。他不计报酬、不辞辛劳,在成都各大学、中职、中学、小学和工厂企业、党政机关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百余场。1994年退休后,尹玉龙作为成都市成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和四川省关工委“五老报告团”成员,经常义务给青少年学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尹玉龙还是成都市成华区跳蹬河社区“阳光家园”的“爱心爷爷”。几十年来,尹玉龙在成都、北京、南京、郑州、济南、西安等地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结合自己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经历,讲述感人故事和革命事迹。

2000年9月15日至22日,四川省赴朝访问团应邀访问朝鲜,参加朝鲜政府举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访问团50位白发苍苍的志愿军老战士中,尹玉龙位列其中。

他们在朝鲜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夹道欢迎。到朝鲜的第二天,尹玉龙与战友前往松林茂密的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拿出从家乡四川带来的泥土和美酒,缓缓地洒在烈士墓前,凭吊光荣牺牲并长眠于此的战友。陵园竖立着上甘岭战役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的半身铜像和毛岸英烈士的墓碑,安放着2000多名志愿军烈士的忠骨。文

猜你喜欢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坑道
让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上甘岭战役
重释红色经典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主题故事片《上甘岭》完成4K精致修复
上甘岭战役的战略复盘
苏联英雄“青年近卫军”在中国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战时指挥所
“上甘岭战役”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