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应用价值观察

2023-06-19王红红宗守凯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8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多普勒淋巴结

王红红,宗守凯

(1 日照市人民医院彩超室 山东 日照 276800)(2 日照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山东 日照 276800)

甲状腺癌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患病率高,患者在病程早期无显著症状表现,但随着肿瘤病灶增大,可对邻近器官与组织造成压迫、侵犯,诱发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产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脏器转移,危及生命安全[1]。有研究指出,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临床判定甲状腺癌分期的主要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2]。因此,及早筛查和发现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意义重大。临床调查显示,多数甲状腺结节、肿块可经CT、MRI 及超声等影像学筛查发现,其中CT 检查的操作简便,但存在较高误诊率,而MRI 检查的灵敏度高,但难以于基层大力推广,而超声因其无创性、高灵敏度及操作便捷等优势,便于推广[3]。近年,因临床医疗技术持续发展和改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广泛运用,其基于二维超声着重图像色彩的描绘,能清晰展示组织血流动力学,还能有效呈现转移性淋巴结基本结构、病变范围,为临床了解肿块的内部血流分布和鉴别良恶性肿块、判定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4]。鉴于此,本研究就彩超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9月于日照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2 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均于本院成功完成甲状腺次全切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治疗;②均通过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明确是甲状腺癌,与《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5]内有关判定标准相符;③病历资料完善;④意识与认知正常;⑤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感染性疾病者;②既往有放疗、化疗史;③有其他恶性肿瘤;④其他因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⑤有精神疾患者;⑥病历资料缺失者。基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依据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发生分成转移组(37 例)、未转移组(55例)。转移组:女16 例,男21 例;年龄24 ~76 岁,平均(54.38±7.26)岁;文化水平:18 例初中/小学,19 例高中及以上;体重指数:19.2 ~26.5 kg/m2,平均(22.29±1.54)kg/m2。未转移组:女24 例,男31 例;年龄22 ~75 岁,平均(53.96±7.41)岁;文化水平:26 例初中/小学,29 例高中及以上;体重指数:19.1~26.3 kg/m2,平均(22.17±1.62)kg/m2。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受试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仰卧在检查床上,采肩高头低位,使颈部完全显露。采用GE 公司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配备线阵探头,设定工作频率(7.5 ~12.0)MHz。首先开展常规的横切及纵切二维超声筛查,明确病灶后,观察并记录病灶包膜、形态、内部结构、周围组织和大小等状况。后将工作模式调整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模式,探查病灶和周围血流分布及丰富状况,确定血流最丰富的断面后,在血管内径平行位置放置取样容积,于夹角<60°和宽度1 mm 情况下引出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准确记录收缩期最高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等血流参数。(1)淋巴结转移的判定标准:①甲状腺癌的边界模糊;②有融合;③皮质增厚(超过3 mm);④淋巴结偏移;⑤纵横比低于2。满足上述任意一条即可判定淋巴结转移(阳性)。(2)血流信号分型标准:0 型:未见任意血流信号;Ⅰ型:能见门样血流,且处于视野中央,以放射状分布;Ⅱ型:能见门样血流分布,且处于视野偏位,以不规则的放射状存在;Ⅲ型:能见包膜下有血流存在,且以环绕状或不规则状存在;Ⅳ型:能见视野中央有棒状或点状丰富血流存在。

1.3 观察指标

(1)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视作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金标准,记录二维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并分析二维超声、彩超的诊断效能(灵敏度与特异度、准确度)。(2)分析转移组、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图像特征及血流信号分型、血流参数。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方式诊断效能比较

彩超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二维超声、彩超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

2.2 彩超图像特征(见表2)

表2 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图像特征对比[n(%)]

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边界不清、淋巴结融合、皮质增厚、淋巴结偏移和纵横比<2 的检出率均低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流信号分型

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血流分布优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甲状腺患者的彩超血流信号分型对比[n(%)]

2.4 血流参数

未转移组患者的PSV、RI 值均低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 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血流参数对比(±s)

表4 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血流参数对比(±s)

组别PSV(cm/s)RIPI转移组(n=37) 27.53±3.180.90±0.111.73±0.26未转移组(n=55) 17.14±2.250.69±0.081.76±0.21 t 18.36210.6010.610 P<0.01<0.01>0.05

3 讨论

超声为临床当前筛查和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好和经济实惠等显著优势,但常规的二维超声在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方面所得结果的准确性较差[6]。近年,随着彩超于临床广泛开展,其能帮助医师准确分析肿块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相关特点,还可了解动脉血管中血流速度、周围结构和肿块范围等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影像学信息[7]。

本研究结果表明,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超影像图像特征、血流分布、血流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依据影像图特征、血流信号分布和血流参数变化,能为临床判定甲状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其原因可能在于[8-9],纵横比低于2 代表淋巴结生长速度加快,产生类圆形等相关饱满形态变化,以分叶状存在,干扰淋巴结纵横比。其次,甲状腺癌病灶中回声不均,常伴有囊性或钙化变化,还可侵及周围组织,出现包膜增厚和粗糙、周围组织分界模糊等图像特征改变。同时,因血管新生于淋巴结转移相关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参与作用,若病灶出现淋巴结转移,易产生混合血流、紊乱血流分布现象,原本微动脉受损,致使新生血管生成,在血管不断增多时,易出现杂乱走行,导致互相交错扭曲,促使动脉管径缩小,增加血流阻力,造成RI 升高;病灶附近血液异常改变,可阻碍静脉回流,促使PSV 增高。本研究还发现,彩超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二维超声,提示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更高,但仍存在一定漏诊或误诊率。究其原因在于[10],彩超可对病灶信息予以实时动态显示,未见扫描盲区,汇聚血流信号至影像图上,便于临床明确疾病类型与病灶所处位置;还能通过分析声波深度与角度、血流信号方向的改变波形,以识别单个血管,并反映新生血管变化,从而帮助医师了解淋巴结转移状况。但由于部分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的范围相对较小,结构组织与表面形态仍未被破坏,造成血流信号波动不显著,或仍有淋巴门样的血流信号保留,导致误诊、漏诊。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高,通过综合分析彩超图像特征及血流信号分型、血流参数等信息,能进一步提升临床诊断效能,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多普勒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