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要点
2023-06-19
草地贪夜蛾是跨国界、远距离迁飞的重大害虫,江西省是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过渡区和长江流域监测防控带。应按照“全面监测、及时预警、抓早抓小、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其危害,阻截其北迁扩散。
一、加强监测预警
按照全国农技中心《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增设测报网点,加密布设高空测报灯、性诱捕器等监测设备,虫情信息实时共享,全面掌握成虫迁入动态和田间消长动态。以玉米为重点防控对象,加强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掌握田间卵量、幼虫密度、被害株率,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关键防控时期,及时发布预警防控信息,确保监测全面系统、预警及时准确、防控科学有效。
二、巩固阻截防线
江西省各玉米种植区要加强防控,最大限度地控制草地贪夜蛾危害。承担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任务的县要及时采购和应用相关监测设备,完善监测防控带,扑杀迁飞过境成虫,控制幼虫危害,压低虫源基数,阻截北迁危害。
三、综合防控措施
一是生态控制。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与非禾本科显花(蜜源)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茧蜂、瓢虫等寄生性和捕食性害虫天敌,发挥天敌控害效果。
二是理化诱控。在成虫发生期,应用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物诱剂等诱杀成虫,减少成蟲交配产卵数量。
三是生物防治。在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应用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控幼虫,促进可持续治理。
四是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低龄幼虫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注重农药的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合理使用,延缓草地贪夜蛾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控效果。
(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黄向阳 邮编:330096;江西省崇仁县农业农村局 邓琳 邮编:3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