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的青瓦

2023-06-19

农村百事通 2023年6期
关键词:子儿泥片泥瓦匠

春雨绵绵,烟雨迷蒙,鱼鳞似的青瓦安静地斜倚于屋顶。万物复苏,青瓦的缝隙中多了些小花小草的陪伴,青苔悄悄地爬上了瓦片,屋后的竹子也冒出了嫩叶。

房檐下的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处清幽,记忆如昨,欢喜如初。

瓦是乡村的名片,也是乡下人的挚爱。小時候建土坯房,村里人都用它来盖屋顶。即使在平常,每座房子后的屋檐下总存放着好几层青瓦。

泥瓦匠人常来我家的土窑洞里烧青瓦,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好奇地看上好半天。

烧青瓦分为五个步骤:选泥、制瓦坯、烧窑、封火、洇窑。

首先选好柔软有黏性的黄泥,泥瓦匠人一边浇水一边光着脚踩黄泥,等到泥土软糯黏糊糊的时候,就用抹棍分割出长方形状的泥片。系着围裙的泥瓦匠小心翼翼地端着泥片,将泥片贴在无底水桶状的瓦筒上,然后用梆子沾上水拍打严实,用裁刀刮掉多余的泥片,用钩刀钩出四条线,随后紧握瓦筒往内一收,瓦坯便取下来了。一个个陶罐似的瓦坯交错叠放着晾晒在院子里,宛如一个个刚出生的肉粉粉的婴儿,煞是可爱。

几天后,瓦坯干了,我和小伙伴们帮忙将生瓦片排列好,用推车推到土窑洞旁。土窑装满后,泥瓦匠在窑顶盖上一层厚土,便开始烧窑了。前两天微火慢烧,到第五、六天时,从窑门口可看到瓦变得晶莹剔透。泥瓦匠就开始封火,窑顶四面填上土,密封起来,只留下排气孔。最后是洇窑,在窑顶土上倒入几担水,水渗入窑内缓慢降温。

当瓦片冷却后,打开窑门,一片片青瓦如凤凰涅槃般跃上了屋顶,又如王者般君临天下。瓦把一切收入眼底,不声不响,疼爱着它的子民,保守着村庄的秘密。

青瓦用上几年便需要“拣瓦”。当大人们提着撮箕攀着长梯爬上屋顶时,我和小伙伴们高兴地拍着手,眼巴巴地望着屋顶,大人们挨个拣出破损的瓦片。我们如获至宝似的接过撮箕,选出几块成色好且较干净的青瓦,把瓦片砸成指头大小,反复地盘磨棱角,五颗瓦子儿为一副,我们人手一副,蹲坐在地上玩起了抓子儿游戏。

当雨在青瓦之上跳起了探戈,女孩子们便躲在屋檐下,听雨与青瓦畅谈。春雨“淅淅沥沥”,夏雨“哔哔啵啵”,秋雨“滴滴哒哒”,冬雨“嗒啦嗒啦”。我们最爱听夏雨落在瓦片上那清脆的声音,欢呼着,跟着雨点儿的节奏哼起了歌。当雨水顺着瓦沟一路向下流到房檐,我们仰着头,伸出两只小手接住与瓦片畅谈后的雨点儿。

那些年,我们奔跑在青瓦之下,抓子儿、弹玻璃球、跳皮筋、扇烟盒儿、跳房子。听着风裹挟着雨点儿和竹枝打在青瓦上“啪啪”作响,踮着脚站在院子里的石头上看猫咪在屋顶自由自在地穿梭。青瓦之下的世界,我们迷恋不已,总在暮色降临、大人催促好几次后才肯回家。

故乡的青瓦,沉稳、素雅而静谧。如今的故乡,土窑周围已经长满杂草,泥瓦匠人也不复存在了,只留下残垣断壁,但房顶那历经沧桑的青瓦仍骄傲地屹立于屋顶,仿佛等待游子的归来。

清风带不走流云,流云却带走了岁月。童年的那些慢时光,如此美好。

(转载自《羊城晚报》   作者:林婷)

猜你喜欢

子儿泥片泥瓦匠
勤劳聪明的泥瓦匠——泥蜂
泥片在陶瓷雕塑创作中的表现探究
吃水果,不许吐子儿
古代手制陶器上的泥片缝隙和泥条缝隙
吕德安(Lv Dean)
好玩的古人
泥片成型在陶艺创作中的运用手法及艺术特性
榨汁前,果蔬子儿都应去掉吗?
泥瓦匠的孩子
苹果子儿有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