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友谊过了界
2023-06-19高岩
高岩
【案例】
前年,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叫小宁,短短的头发,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不撒娇也不扭捏。高一选科分班,小宁来到我的班。刚从普通班到实验班,她有些不习惯,半个月以后才适应一些,成绩上升很快。我听说这孩子体育很好,责任心也很强,所以让她当劳动委员。
小宁虽然瘦瘦的,但爆發力很强,学校运动会三级跳每次都能拿一等奖。她手腕受过伤,有时需要打封闭针,我不想让她多参加比赛,怕万一再扭伤,她的手就不能写字了。可是为了班级的荣誉,小宁每次比赛都踊跃参加。
当上了劳动委员,小宁认真负责。每天清晨,值日生打扫完教室内外卫生,她都要再次检查,有时候不好意思再叫值日生,她就自己干。三年来,我班因卫生扣分的情况屈指可数。
小宁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年纪比较大,哥哥比她大很多。小宁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给她做饭。有时,小宁看到我工作忙,就请她妈妈做饭的时候多做一份带给我。高考英语听力考试时,天气寒冷,小宁和她妈妈早早起来给大家煮鸡蛋,拿到班里的时候鸡蛋还是烫手的,全班同学都有。
但我观察到一个问题,小宁三年来只有一个“闺蜜”——小希,俩人好的时候整天形影不离,偶尔吵架又惊天动地,相处完全没有界限。有一天晚自习时,我正在给一个学生讲题,小宁突然隔着其他同学,拽着小希的衣领大声喊:“走!咱俩出去,今天我非揍你!”情况太突然,小希一声不吭,我和几个学生费了好大劲才把小宁拉开,把她带到隔壁教室。
我让班长请来级部主任和分管校长,分管校长是小宁高一时的班主任。在小宁激动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到,这三年她之所以只有一个朋友,是因为小希不让她和别人玩,只要小宁和别人说话多,小希就生气。今天是小宁先和别人聊天,小希生气,就跑去和同寝室同学聊天,再和周围的同学聊天,反正就是不理小宁。小宁越想越生气,终于爆发了。
我说:“你被友谊绑架了。真正的友谊不是束缚,你要有自己的思维,认为她做得不对为什么不反驳?你助长了她的想法和习惯。班长也问她:“我不是你的朋友吗?难道你从来没有当我是朋友吗?”小宁无言以对。
经过我们多人的努力,她的妈妈也在电话里劝说,小宁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
高考结束后,小宁如愿考上了一所警察学校,还是公安技术类专业。来学校办手续那天,我笑着问她:“还想打架不?”小宁不好意思地说:“幸亏那天老师拦住我,现在回想起来真傻!”我说:“到了新学校,要多交几个朋友,同时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态度。”她使劲点点头。
去年9月,上大二的小宁要参加全国摔跤比赛,论实力没问题,但教练担心她又骨折,不让去。小宁非要参加,说是给集体争光,同时也证明自己的价值。她家长特意跑来问我,我说小宁自己有数,她既然想去,说明她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相信她,支持她!最后,小宁得了一等奖!
班主任工作不容易,却也很幸福。你是学生的老师,学生也可以是你的老师,我在小宁身上学到了很多,也适时给她建议,我们可以说是教学相长了。
【交流】
康磊(河南):青春期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自我社会化成长的重要方式。但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失去自我的判断。像小宁这样的孩子,在家庭的宠爱中成长,多数情况下无须表达就能轻易达到自己的要求。一旦离开家庭的舒适环境,来到学校,她在交往中就显得无所适从。她的隐忍、独自承受、与同学冲突等,都是对外部环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打架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情绪压抑,则是内在交往需求觉醒、突破的表现。
作为班主任,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她把情绪宣泄出来,并引导她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合理地满足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主见和态度,而不是为了别人而生活。
田俊江(河南):这么大气、开朗的小宁,真诚而纯净,我是喜欢的。如果她是我的女儿,我一定会引导她进行更多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她,希望她时刻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在人际关系中可以游刃有余,不至于迷失自己。
马艳伟(河南):我觉得每个小孩都有他的特质,仗义、温柔、暴躁、冲动、会关心人,在一个人的身上可以很好地兼容。对于学生性格里不好的方面,老师应尽早干预,多谈心,预防小问题拖成大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遆广凯(河南):再好的关系也要保持距离,案例中小宁与小希的关系过于亲密了。只有我们尊重别人,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我们互相尊重,我们才能建立平等的地位,保持良好的交往关系。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中写道:“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所谓的友谊实际上是某种意义的交换关系。”小宁和小希的相处应该保持社交距离,互相尊重对方。
盛杰(安徽):行为是心理的外显,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需求。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察觉学生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般在青春期到来时,学生渴望被尊重、被理解。尊重分为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人最初是通过他人的尊重而获取内心的力量,形成自我尊重,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老师、同学的评价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需求,理性解决问题。
李玉超(河南):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理念,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除了知识的传授,一定要进行生命幸福教育。学生要想获得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除了知识能力,还包括广泛的情商、财商、心理健康调适能力,如案例中出现的友情处理等。这些反而是学生离开校园、迈入社会后影响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钟惠思(广东):小宁是性情中人,处理事情过于鲁莽,也许当时是一时冲动,但情绪发泄后会果断厘清问题,这样的孩子需要老师及时而有力的引导。
王国防(河南):人与人的相处是以真心换真心,老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案例中的老师做得很好,只有像朋友般走进学生心里,才能因人而异,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赵向媛(内蒙古):在我们的生活中要处理很多关系,包括亲子、师生、夫妻、朋友等,但是任何一种关系都是有一定界限的,一旦越界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小宁是有一种被需要感,在这种被需要感中渐渐放宽了“朋友”的界定,友谊中应该有自己的思维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刁睿夙(河南):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知道“朋友”的内涵,明白很多事需要求同存异,不要让友谊变成了“枷锁”。再好的朋友也要有私人空间,不能因为一棵小树放弃一片森林。
【总结】
小宁同学的优点是关心热爱集体,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处处为他人着想,宁可自己受委屈,也要尽力去成全他人;组织能力强,对于自己认定的事会全力以赴做好;比较执着,但对于好的建议愿意接受并做出改变,不一意孤行;有爆發力,也有自我反省能力。
案例中,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明显不够到位。同时,小宁的父母由于年龄差,无法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合理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特征。现代社会,很多女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般不求别人。但是在女孩子的青春期里,那些细腻、忧郁、伤感的小情绪可能被忽略了。家庭教育往往盲目地认为学生长大了就能自我转变,一切向上向善,所以在对小宁性格上、行为上的引导明显欠缺。
班主任的基本素养较强,处理问题流程规范,能及时进行家校沟通,理智、不纵容,借多方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正确交往,跟踪指导,给孩子正能量。但班主任可能安于现状而忽视了平时教育。小宁的尽心尽力,是负责的表现,是讨好型人格的表现,还是自我价值的展现过程?老师缺乏探究。小宁和她朋友的“友谊”还没有引起大的麻烦,或者造成什么不良后果,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维稳,而没有进行有效疏导。“你被友谊绑架了”这句话应该在高一就和小宁说,而不是等到高三矛盾爆发的时候才说。如果能通过班会、德育活动或者其他同学的引导,把这个问题早早提示,问题可能就不会积攒到高三。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琐碎的、重复性的工作,只有把小事做好,管理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想方设法把小事做细,班主任工作才能生动、充满魅力。很庆幸在小宁的成长中,班主任陪着她走过了重要的一段时光,在她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效参与了,这会是以后面对类似孩子的经验参考。
(本案例由8+1工作室案例研修项目部征集整理)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