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融合视角下的“大思政课”建设
2023-06-19魏巍
魏巍
从关注思政课学科教学本身,到注重挖掘各学科思政元素的课程思政,再到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的思政课一体化,再至当下的内涵及外延得到深层次提升拓展的“大思政课”,思政课逐渐地成为多元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大课程。
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一个“大”字,体现了课程理念、教育视野与格局向更深、更广与更高层次的迈进。大课程“大”在哪里?從课程的角度看,其“大”在课程目标的高站位,即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课程内容的多样,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成就等,都是其鲜活的内容;课程实施的多渠道,包括学校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研学等。同时,思政课程实施主体的多元,既包括专兼职的思政课教师,也包括先进模范、科学家等,合力育人;思政课程评价的多维度,过程评价、成果评价有机结合,以评导教、以评促教。
一、坚持“立德”与“树人”的融合
“树人”需先“立德”,“立什么德”首先需要思考“树什么人”,“立德”与“树人”紧密相连。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使命,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立好人性之私德、社会交往之公德,更加突出立好时代之大德,这是课程育人的逻辑起点。
例如,笔者在讲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时,由“你认为是劳动幸福,还是享乐幸福?”的辨析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笔者还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解读“高铁成为中国名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未来劳动者,青少年要弘扬时代的劳动精神,传承“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
作为思政教师,将“小我”价值意识与“大我”责任意识教育的递进融合,有助于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坚持课堂与社会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因而,思政教师关注、解析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是让课堂鲜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例如新乡市一位思政教师在讲授政治与法治时,运用大单元教学理念,统整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相关政治主体的性质、地位、职责,通过引导学生针对实际生活中的城市停车位编号现象和违法停车行政处罚权移交等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不同政治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后,这位思政教师模拟“新闻发布会”“制定立法听证会公告”等情境,指导学生走进政治生活,实现了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使得课堂教学既有思政课程的原汁,又有生活的鲜味,从而形成有滋有味的思政课教学。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政课教学始终遵循的原则。在“大思政课”理念下的实践,既包含时间维度上的历史与现实,也包含空间维度上的中国与世界,思政课教学的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二者必须实现有效融合。
比如,某高中学校思政教师讲授《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复习课时,从古时“丝”字的起源到丝绸的备受追捧,再到“丝绸之路”的开拓和“丝路文化”的形成,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和“丝路精神”的凝结,围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展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强大生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由此可见,思政教师合理运用历史溯源、时代发展与世界融会贯通,既有学理深度,又有现实的全局性广度,构建了有大格局的学习场景。而这,正是“大思政课”该有的课堂样貌。
总之,“大思政课”已不是一个单一课程,而是结构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在“大思政课”的引领下,中小学的思政课要突破课程局限、打破学科壁垒,需在育人理念、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方面多元融合,扎实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尽力尽责。
(作者系中原教学名师,新乡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