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
2023-06-19赵威温媛媛吴永忠
赵威 温媛媛 吴永忠
摘要:荆门作为国家在湖北部署“三线”建设重要基地之一,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一批军工企业和国防企业相继迁入,在奠定荆门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城市地位的同时,形成了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的三线建设文化,对荆门经济社会、人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线建设文化在融入现代城市文明过程中,因保护不足、互动不够、利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呈现出相对隔绝、老旧和小众的特点。为此,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加强教育与宣传,充分挖掘其文旅价值等或将唤醒这一宝贵资源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文化;红色资源;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3)03-0030-04
随着20世纪80年代底一批档案资料的逐渐解密,学界对三线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纵观近30年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三线建设历史背景、战略决策、产业发展、精神提炼、历史评价等方面展开[ 1 ]。湖北的三线建设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至1978年基本完成,范围为京广线路湖北段以西的湖北地区[ 2 ] 。荆门作为国家在湖北部署“三线”建设重要基地之一,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大军,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在这里建设了炼油厂、605研究所、宏图飞机制造厂、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等企业,在奠定荆门工业基础的同时形成的独特的三线建设精神,对荆门市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学界有关荆门市三线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立足于荆门市三线建设文化价值传承中的重要意义、制约因素和利用探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荆门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推进工作有所启示。
一、意义重大:荆门市三线建设的文化价值
建市之前,荆门(1983年前荆门属荆州地区管辖)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每年提供商品粮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农产品资源富集,农业比較优势明显。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变化,中央提出三线建设战略,一大批军工企业和国防企业相继迁往全国各地山区,由此拉开了荆门市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对荆门经济社会、人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作为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军事工业化”的时代见证,既是国家处于临战状态的应变措施,又是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反映了当时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状态等,在我国工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 ]。荆门市作为因三线建设而兴的城市,部分三线建设企业如荆门石化、热电厂等仍然是当前荆门工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支柱企业,奠定了荆门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城市地位。1984年后,随着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荆门市大部分三线建设企业都在艰难中存活了下来,如荆门宏图飞机制造厂,2005年被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清算后,由荆门宏图特种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荆门宏图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和荆门宏图无损检测有限共同出资注册成立才得以存续、发展壮大。在这一过程中,保留了较多的企业改制、生产管理、人物生活方式等珍贵的历史资料,见证了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反映了中国工业化在那个时代的延续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更有助于了解荆门市、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工业发展的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史等。
(二)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
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 4 ],一部分科研单位及大批的工业企业内迁,为荆门市带来了大批教学、科研、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服从国家建设大局,克服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生产能力低下等困难,在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临战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建设中,创造和孕育了国家之上、服从大局的牺牲精神;战天斗地、自力更生的斗争精神;不畏艰苦、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励精图治、排难创新的攻坚精神等传承和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据记载,1970年荆门遵照党中央“不违农时”和“掌握生产环节”,兼顾农业生产与三线建设,当时全县总劳力是二十二万六千个,原在铁道、石油其他小三线和前方水利工地上的施工民工共七万人,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下,决定在铁道和其他小型三线建设共留常年施工的劳力是一万人,占全县总劳力的百分之四点五。可以说是全民动员,服从大局、不畏艰苦地参与三线建设。而据荆门石化退休老干部姬永兴同志的回忆,仅1969年参加炼油厂基础建设的民兵就有近两万多人,还不包括各条战线支援到此的科研和技术工程人员。这些民兵来到会战现场,吃的住的都是自备的,板车、扁担、土筐、铁锹、洋镐、雷管、炸药、导火线……没有一件不是他们带来的,就连点导火线的火柴也是自己买来的。1970年初,部队的转业战士来支援建设时没有地方安顿,他们就在竹皮河边挖个坑,围张席,支口锅,吃住一切自理,从没向指挥部讲任何困难。还有支援炼油厂组建的各兄弟厂接到命令后,自带生活和生产物资赶来,但在生产人员配备上,兄弟厂选强手,调精兵,各岗位人员都配备齐全,缺一个螺丝钉他们都立即给补上[ 5 ]。1983年起,国务院决定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大部分三线建设者继续发扬励精图治、排难创新的攻坚精神,使企业摆脱困境,绝处逢生。可见,三线建设者们在荆门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三线精神”已融入到城市文化,反映到了荆门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彰显了荆门人的创造活力和担当作为的精神,加强研究与宣传可以增强荆门市的城市底蕴,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三)具有厚重的人文价值
三线建设时期,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解放军官兵分批到荆门,这场大规模的移民迁徙运动,无论对这些迁移者的命运与生活,还是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围绕三线建设企业形成了最早的社区组织,如凯龙社区、宏图社区、石化小区等辖区内都有独立的学校、医院等,在社区内就能满足生产生活各方面需求,俨然一个完整、独立的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直管”“军工保密”单位,是国家生产力布局调整下的政策性移民,身份天然地携带着浓厚的政治优势,职工生活与当地居民生活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自主隔离性,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特殊移民文化及社会结构承载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加强研究与探索对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现实挑战:激活荆门市三线建设文化资源的制约因素
三线建设文化资源是审视荆门红色文化传承、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视角,体现了荆门红色文化的发展流变,也体现了荆门的文化资源的交流与碰撞,并存与融合的互动关系。但从目前调研情况来看,总体来说,还呈现出文化资源保护不足、互动不够、利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
(一)相对隔绝的文化精神
一般来说,因三线发展起来的城市,“三线精神”就是其城市精神、特色文化。荆门市三线建设企业分布于当时相对孤立、偏僻、落后的山区或市郊,军工保密要求也加剧了三线企业与荆门地区经济、文化之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比如605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从青岛、南京辗转搬迁至荆门时,荆门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城市,工人和当地农民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形成了其文化层面的“小气候”。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与当地农民在空间层面距离更近,但是在心理层面上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落差”,比如荆门石化具有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医院、公园、体育馆,既封闭又完善的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让他们没有融入当地文化的需求,厂内职工也迅速构建起相对独立的文化身份。而荆门本地人对于他们的“疏离感”给予了相同的反馈,称他们为“石化人”而非“荆门人”,这个称呼特指接受过良好教育、过着较高品质的生活、独立于本地乡土文化、来自于遥远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批人,这种彼此文化不认同也造成了文化上的“分离”。此外,当时荆门的商品粮发放是严格按照“户籍”来进行区分,在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大部分工人都具有“城市户口”,而一墙之隔的大多数农民属于“农村户口”,这类藩篱也加剧了双方的文化隔绝心理。而且当时三线企业职工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背景,大多数荆门农民并不具备此类条件,在当时基本阻断了农民进入三线企业的可能性,使得三线企业的职工和大多数本地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分属于两类群体中。这种封闭、孤立的小社會也逐渐影响到了很多第一代工人的婚姻,三线企业的配偶多为本企业的内部职工,与荆门本地市民结婚的情况虽然有,但并不算多[ 6 ]。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荆门市经济社会发展,这种情况也发生了转变,吸收本地高学历的人才、和本地人结婚已经成为荆门三线企业的常态,很多操着一口流利上海话、东北话、山东话的移民二代、三代在座谈中表示认同于荆门本地文化,并向课题组宣告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荆门人,他们放弃了回到父辈的家乡,依旧坚守在荆门这个中部地区的内陆小城,这类精神上的归属感也值得我们关注。至此,结合荆门当地文化,这些三线企业内部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个错综复杂的独特“文化圈”,这种独特的文化标签依旧是我们总结这段特殊时期文化精神的参照物,但显然,这类“独特”目前还没有全面内化于荆门文化精神中,不足以达成文化共识对外宣介。从荆门三线建设精神的保护和弘扬上看,目前荆门在湖北省的存在感还不够强。
(二)相对老旧的文化资源
三线建设作为嵌入式发展的典型项目,企业主要由中央投资,所有权属于各部委,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荆门当地经济而独立运作,有的企业的部分厂房闲置或废弃,因归属和涉密等原因,地方无权使用,使得这些三线精神的承载物目前面临着维护上的困境,如后期能开放使用,也存在着修缮、改造等一系列的投入,这也是地方很少能够自发有效地进行总结三线建设精神的一个现实因素[ 7 ]。目前来看,部分企业已对这些老旧厂房和职工宿舍进行了推翻重建来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破坏了其原真性。比如位于荆门市白云大道的3326厂的职工宿舍,现在已推翻开发成新楼盘,但这对于荆门的城市形象有所助力。总之,荆门市的三线企业至今还支撑着荆门市的高速发展,且因荆门主城区的扩大,之前略显偏僻的三线工业在大多数本地人眼中已不再是“遥不可及”、“深不可测”。但如果要全面开发和保护,也不现实。正如文化资源普遍存在“保护”和“重建”两种取向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荆门市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变现与增值等检视,也需在所谓的“统一”和“对立”中寻求平衡之道[ 8 ]。
(三)相对小众的文化遗产
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公共文化属性,它的保护和利用不单单属于哪几个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举全市之力去宣传推介的事,不仅需要整理,更需要“活化历史”,提升荆门人讲好三线故事的意识。经调查,本地年轻人对605研究所、荆门中石化、热电厂、葛洲坝水泥厂、湖北凯龙化工认可度较高。而322厂—宏图飞机制造厂、875厂—东光电器厂、3326工厂—白云机器厂、9603厂—江北铸造厂对多数年轻人来说还带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进一步了解后发现,普通市民虽然不太能理解三线建设“遗产”的概念,但是对了解三线文化存在着很高的兴趣。老一辈的荆门人更是对一些企业改制或改建存有惋惜情感,它们表示很乐于去讲述三线建设的故事,如果建立市一级纪念馆,愿意担任志愿者,证明三线建设企业在一代荆门人心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市民参与意愿较高。但在走访的过程中,除荆门市爱飞客航空小镇可以作为了解荆门通航工业历史的一个窗口,配有专业的讲解员外,荆门市三线建设目前还缺乏了解整体情况的官方的、便利的、有效的渠道,存放在市里的档案也大多涉密,目前无法公开,还有部分资料因历史原因,散落在荆州市。在当前的《荆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也并未将三线建设纳入考虑范畴。通过查询社会组织公示平台,荆门市范围内也没有一家与三线建设遗产相关的协会、基金会或社会组织。就目前看来,三线建设资料(包括影像、实物、文献等,特别是要抢救口述史)亟待进一步整理归纳,以便摸清“家底”。
值得庆幸的是,调研中每个企业都有意识地将其三线奋斗史作为企业文化进行宣介,配有自己的展览馆,存有相关档案,但这类总结一般都基于企业自身的沿革,没有上升到三线建设整体性层面进行归纳。而各企业相关责任人主观意愿上十分乐意由政府部门牵头,他们提供相关资料,将荆门的三线故事在新时代继续书写下去,弘扬出去,这也为双方后续合作留下了空间。
三、引申触类:三线建设资源的再利用探索
三线建设历经50余载,不仅遗留了丰富而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为荆门市现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促进荆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城市建设和文化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能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将有助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 9 ]。
(一)保护与开发同步,着力打造重温三线历史的传承区
建议以社科联、党史办、博物馆等部门为代表的职能机构、以高校和党校为代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鄂旅投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等相关单位应着力保护、开发、利用三线建设的相关资料和设施,组织力量对三线物化遗存进行全面普查[ 10 ],摸清三线工业遗址的数量、分布、现状、旅游价值、开发的客观条件。再根据目的地吸引力、工业地质量、地理位置、现存旅游设施等指标,综合评价其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 11 ]。
同时,整合资源,增加资金,打造开发以三线建设为素材的工业旅游项目,征集三线建设时期的物件和影像,建立数据库,同时邀请专业团队对三线工业遗产进行摄影拍照,并依托市博物馆全面展示荆门市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档案、珍贵文献和历史资料,一方面提供基础的数据资料方便后续研究使用,另一方面丰富荆门的历史文化底蕴,完善建设时期可对外宣介的荆门故事。此外,进一步升级爱飞客文化展示中心,打造以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党性教育基地,免费对社会开放,增加各界对荆门市三线建设的关注度。
(二)教育与宣传并举,着力打造弘扬三线精神的先行区
全方位诠释三线建设的精神内涵,抢救性挖掘老一辈三线建设亲历者在荆门扎根奋斗的生平事迹汇总编撰,聘请经验丰富的编剧将本土三线故事改编成剧本,像《你好,李焕英》一样筹备拍摄成电视剧或电影,加大宣传、增强影响力;打造三线精神宣讲团,力邀三线建设亲历者、三线建设研究领域的学者担任宣讲员,将三线建设和荆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全省范围内巡回宣讲、演出、推介。通过讲述建设者们艰苦的创业历程,用三线精神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一方面加深其他地区对荆门的认识,另一方面增强三线建设后人和荆门市民双方的文化认同、增强城市凝聚力;发挥现有基地平台优势,如爱飞客文化展示中心、605研究所史志馆、中石化企业史志馆等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活动,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市域如武汉、荆州、宜昌、十堰等三线建设遗址地合作,形成虹吸效应,打造面向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科界合作,发布三线建设保护利用、三线建设精神传承、三线建设和荆门地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研究课题,将荆门市保护与利用实践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
(三)文化与旅游融合,着力打造突出三線主题的打卡地
增强现实体验,打造三线文化休闲旅游。以“怀旧休闲体验游”为主题,在保留三线建设时期面貌的前提下,将部分三线建设工厂的功能区打造为旅游度假村的核心服务区[ 12 ];与文化创意产业、市民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引进经验丰富的影视企业、真人秀栏目组、旅游企业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研学基地、影视创作基地、休闲旅游目的地等,更好展示荆门独具特色的三线文化和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毅,钟谟智.三线企业的搬迁对内迁职工生活的影响——以重庆的工资、物价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16(4):79-86.
[2]方卿.“三线建设”企业“军转民”孕育的精神、经验与范式启迪——以“湖北工建”为例[J].中国军转民,2022(4):50-52.
[3]徐有威,张程程,喻双全.“第三届全国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8-25.
[4]杜宇能,房桐桐,申刚.乡村振兴中农村地区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盘活利用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72-79.
[5]刘锡海.荆门文史资料丛刊第二十六缉:岁月如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12):10.
[6]张勇.围墙内外:三线建设企业与地方社会之区隔[J].江海学刊,2021(6):183-191.
[7]张勇.三线建设企业选址的变迁与博弈研究——以四川三家工厂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7(5):148-155.
[8]杜华君,张继焦.换一个角度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转型——结构遗产再生产[J].宁夏社会科学,2022(5):166-175.
[9]吕建昌.多学科视域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路径研究框架[J].东南文化,2022(4):33-39,191-192.
[10]侯震.党性教育视域下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行政与法,2019(1):85-91.
[11]徐国红.关于加快遵义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利用的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5):22-24.
[12]杨杰,陈静.贵州“三线”文化传承的战略思考[J].当代贵州,2020(11):56-57.
[责任编辑: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