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2023-06-17宋志刚
宋志刚
王懿荣(1845年—1900年),字正儒、廉生,号养潜居士、直庐花衣,山东福山县(今福山区)古现人,清末著名金石学家、爱国志士。
王懿荣幼承家学,1880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曾三任国子监祭酒;潜心金石之学,著有《汉石存目》《六朝存石目》《天壤阁杂记》等三十余种金石学研究著作,1899年,首先发现甲骨文,将汉字历史上溯至殷商时代,系甲骨文研究奠基人;1900年,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负责保卫京城,偕夫人、长儿媳投井殉国,谥号“文敏”。
名门望族——仕宦世家 著述绵绵
明清时期,福山产生了一大批通过科举入仕的地方文化精英,其中,进士75人、举人273人,形成了一些仕宦世家、文化世家,家族声誉延续几百年。福山名门望族文化及其代表人物的出现,得益于明清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当地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同样,这些家族文化及其代表人物又对福山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也使福山优秀的地域文化得到丰富、传承和发展,使之走出胶东,扩大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王懿荣家族及其代表人物,是这些家族及其代表人物的典型代表。
扎根福山,枝繁叶茂。
王懿荣,福山一世先祖王忠,原籍云南,明朝洪武初年任山东登宁盐场大使,卜居古现河北村。河北村北临黄海,西依磁山,南拥黄金河,东连牟子国故城。这里山麓林木葱笼,遍山果树累累,广阔平原为米粮之仓,沿海水产丰富。王忠管理沿海10州县盐务,对此地十分熟悉,致仕后定居于此。王忠百年后,明廷敇授其为七品承事郎。
古现王懿荣家族为明清时期世代官宦的书香之家,“列翰林者先后五代(6人)”。可谓科第绵长,在福山乃至胶东的历史上,史无前例。王懿荣一族出任尚书、侍郎、总督、巡抚、布政使、祭酒、按察使、知府、知州、知县等多达140余人,他们大多为官清廉,遵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勤政为民思想。
王懿荣家族自福山一世始祖王忠以來,家和族兴,诗书继世,靠着勤奋与才智迅速崛起,“历600余年,凡二十余世,犹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繁衍生息,所荫成林。”被世人称赞为“名门望族,科第继世、著述绵绵,天眷其后、世泽蝉联”。
儒学传家,科第继世。
王懿荣家族福山二世祖以来,儒学持家,科第取仕,有督抚3人,翰林6人,二甲进士8人,三甲进士17人,武进士2人,举人38人,武举5人,贡生58人,庠生357人。
著书立说,享誉海内。
王懿荣家族不但世代为官,而且是诗书传家著书立说的世家,其先辈们,熟读经史,学问渊博,多有著述行世。如:《左传批注》、《养素堂文集》、《义圃传家集》、《西园奏疏》、《王太常诗集》等,这些家族精英的著作,对福山文化教育产生重大作用,有的在福山文化史上,甚至全省、全国都产生重大影响。
传承家学——发现甲骨文第一人
王懿荣秉承家传、好古嗜学,对金石文字研究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每有所得,虽“典衣”“倾家”在所不惜,自称“好古成魔”,有“书痴”“墨痴”之称。其金石文字著作,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有些还成为金石文字学工具书典籍。
王懿荣在学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发现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研究,重新确定了殷商历史,将中国文明上溯千年,并引发了殷商文明的发掘与探索,使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生根发芽,对中国考古学史,甚至世界考古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金石之学,备受推崇。
1862年(清同治元年)秋,王懿荣参加顺天乡试。其第一次参加乡试,以深厚的经学功底,极用心作好八股文试帖诗,答卷呈上后,很快引起考官注意。考官许其光,翰林院资深编修,阅读了王懿荣的卷子,以为是“奇文”,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推荐给主考官,结果未被主考官认同。
王懿荣第一次科考失败并没有伤心,而是把精力和兴趣都放在金石文字考据与收藏方面。与其往来密切的都是当时著名学者、金石名家,甚至与身居高位的李鸿藻、翁同龢亦交往颇深。其中,王懿荣与陈介祺往来最为密切。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王懿荣28周岁,而陈介祺60周岁,都爱好金石文字,学术交流把他们相互吸引串在一起,二人的交往在当时的金石界堪称佳话。王懿荣与陈介祺是晚清时代具有独特贡献的两位金石学家。在王懿荣与陈介祺十二年交往的书函中,目前可考共有七八十余封,其中,谈论金石约有六十余封,千字以上的就有二十余封,最多者洋洋三千字,实是一篇篇学术论文。他们讨论治学方法与途径,纵横古今,宏论博述,涉及面广,通过“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探讨金石领域的义理和规律,即以“理”究源,衡以学术,坚决反对主观臆断和猜测的学术观点。
期间,王懿荣还与潘祖荫、吴大澂等多人讨论金石,撰写了许多金石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南北朝存石目》《汉石存目》《说郘钟》《说匽侯鼎》《说齐子中姜鎛》《说釿》等。
首先发现甲骨文字。
王懿荣在金石学研究上连获丰收,然而其在科举之路却接连失利,17年中参加乡试7次,除同治十二年中副榜(贡)第一名外,其余6次均名落孙山。金石研究并没有给王懿荣家族带来振兴和荣耀,于是其收心静坐寒窗之下,精心准备迎接能够改变其命运的乡试。
1879年(清光绪五年),王懿荣终以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在第八次乡试中考取举人。次年,其又参加会试、殿试考取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成为王懿荣家族第五位翰林。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王懿荣在多次任考官期间,参加御史考试,钦取第一名,为记名御史,晋升为翰林院侍讲。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王懿荣参加“京察”被列为一等,以道员记名,任命为南书房行走,旋又补汉日讲起居官。一个月后,王懿荣又被擢升为国子监祭酒。是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王懿荣奉旨回乡办团练,中日议和后,王懿荣又返京补国子监祭酒,是为二任祭酒。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王懿荣母亲病故,丁忧三年。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王懿荣服阕后第三次担任国子监祭酒。又因兼任《会典》馆总纂,头顶正二品顶戴。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盛夏时节,王懿荣勤勉王事、过于劳累,终于病倒,太医诊断为重伤寒。家人持药方到宣武门外鹤年堂抓药。药抓回来,王懿荣发现有一味叫龙骨的药里有几片大拇指般的骨头上刻有清晰类似篆籀的刻画。翌日,王懿荣不顾病体,前往鹤年堂,说明来意,并再三嘱咐药店掌柜,以后再有送龙骨者千萬不要捣碎,一定代为收藏。临走时,留下一锭银子,作为定金。是年秋,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维卿,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收购了一批甲骨,其精选了12片,来到北京,经药店掌柜引荐,来到王府。王懿荣见范维卿等人送来大片甲骨,分外高兴,告诉范维卿,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王懿荣用一片二两银子的天价全部收下。临行前,王懿荣为范维卿写了一副对联:“农事渐兴人满野,霜寒初重雁横空。”北京鹤年堂至今还挂着王懿荣画像及王懿荣抓龙骨发现甲骨文的经过。
中国信史,提升千年。
中国传统学术中蔚为大观的金石学,在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影响下,其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古物研究范围扩大;品类趋于专业化。王懿荣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以来,相继出现的研究甲骨文著作出版,标志着甲骨文走向中国学术界创立甲骨文科的开始。之后,又经过学者们的努力,甲骨学研究经历了说文字断句读的阶段,把甲骨文研究从著录到考释,把甲骨学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从“文字时期”进入“史料时期”。
正是由于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才有后来大量的收藏甲骨,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实物和史料;才有了对中国古文字更新的认识和研究,使中国古文字更加古老和完善;才有了一脉相承的完整文字体系;才有了文字的起源,结束了“小学”及《说文解字》文字意义上的使命;才有了中国上古三代的历史史料,使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更加完整,更加具体,更加丰富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甲骨文的确认,不仅震惊了中国,而且也震惊了世界,使中国历史学、古文字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的考古学,并在古代科学研究上也有重大意义。甲骨文被发现,需何等胆识和眼力,没有深厚的金石文字学功力和鉴定能力是难以确认的。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一扫当时学术界对夏商周三代历史的疑古之风,为开拓中国考古学、历史学、殷商学以及夏商周三代断代史起着开创性的作用。
王懿荣从中药“龙骨”中发现了甲骨文,从而开始秘密收集,所得甲骨约1600余片。其门生刘鹗将其收集和自己收集的甲骨选拓1085件,编成《铁云藏龟》一书,这是中国著录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研究证明,商代甲骨文使汉字进入成熟期文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共约有5000多个单字,已显示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六种构字原则,而且“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已基本固定。
王懿荣作为甲骨文首先发现者、收藏者、断代者,其功绩永载史册。
198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90周年之际,为纪念其爱国精神,山东省文物局、福山区政府在福山城里街道中心古建筑群里建立“王懿荣纪念馆”。
1995年,王懿荣纪念馆被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局命名为“山东省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1997年,王懿荣纪念馆被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烟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00周年之际,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举行大型国际研讨会暨王懿荣纪念馆新馆迁址仪式,新馆迁至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区“大成栈”旧址。
2012年,全国唯一的王懿荣甲骨学研究会在福山成立。
2014年,中共烟台市福山区委、区政府在福山青龙山南侧建设王懿荣广场暨文博苑,将王懿荣纪念馆迁入其中。
2020年,王懿荣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九(按历史年代排序)。
Wang Yirong (1845-1900), with the courtesy name Zhengru or Liansheng, also styled himself as Yangqian Jushi or Zhilu Huayi. He was born in Fushan County (todays Fushan District of Yantai) in Shandong Province. He was a famous epigrapher and patrio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ang Yirong inherited family learning at a young age and became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1880. He was appointed as a member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in charge of compiling and editing books. He served as the Chancellor of the Directorate Education for three term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epigraphy, he authored more than 30 books on the study of epigraphy, including Existing Catalogue of Pictorial Stones of the Han Dynasty, Existing Catalogue of Stone Inscriptions of Six Dynasties, and Miscellaneous Records of Tianrenge. He was the founder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study, who first discovered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n 1899, trac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back to the Yin and Shang dynasties. He renounced the pen and joined the army in 1900 and was appointed as the Minister of Civil Corps of the Capital, responsible for the defense of the capital. He,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their eldest daughter-in-law, jumped into the well for the country and was posthumously named as “Wen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