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职艺术生信息化“深度学习”策略研究*
2023-06-16范青青
范青青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206)
一、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对高职艺术生“深度学习”的理解
1.主题项目式教学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施行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职业情境、项目实训任务中“重构”学科知识体系。而高职艺术类专业由于实践性程度高,加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下鼓励学生自定设计主题进行实训。因此,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实际施行的是一种“项目+主题式”教学。其过程大体有四步:(学生)选择“主题”➜通过发散式思维,(师生共同)探讨主题➜(教师)建立引导性问题,架构教学活动➜(学生)进行项目实践。
多年实践下来,这种模式在高职专业课改中的应用,得到师生双方及职业教育界的共同认可。但随着这种教学方式的不断深化,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实施,其难点与矛盾也日益显现。
2.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职艺术生创新思维缺失
高职教育的学制短、课务紧,加上“专技人才”的定位,理论课时被严重压缩,学科知识体系本就存在建构不完全的危机。而高职艺术生,大多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学习结果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知道、领会,而深层次的迁移应用、创新评价等高阶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创新思维缺失、(作业)抄袭现象、(问题)逻辑思维不强,(专业)交流沟通能力欠缺等。
这种现象,运用认识心理学信息加工观点进行分析,就是在学习过程的“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中,[1]学生的长时记忆“信息库”存量不足,其头脑中围绕“项目”串联的知识信息,迁移延展性有限,尚不能帮助其他学习过程进行认知识别,推理乃至解决问题。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深度学习路径
当前教育信息化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日常教学与办公,不论是基础硬件支撑,还是数字化软件建设,早前认为难以短期逾越的跨平台沟通的壁障,也已在近两年得以打通,实现了物理意义上的随时随地想学即学。
这样的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也随之取得蓬勃发展,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也已被广大教师应用于教学实际。但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的信息化,与促发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结果,仍存在一定距离。
根据黎加厚教授观点:“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2]。我们用简短用语概括之:通过批判性地学习➜融“新”(知识)入“旧”(原有认知结构)➜进行知识迁移➜从而解决问题。上述高职艺术生作业呈现出的创新意识匮乏,可以认为正是知识体系建构不完全的外在表现。
下面,笔者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室内设计实务为例,探讨实现高职艺术生信息化深度学习的课程建设思路与路径,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课程背景
1.课程性质和目标定位
该课程是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遵循坚持“大专业平台+小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学生通过工作任务要求,在真实或仿真实训工场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设计思维方法,设计工作程序,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2.课程地位与特点分析
从课程内容前后逻辑上看,该课程是对前面所有已学课程的一个综合应用,以项目实训为载体,融会(已学内容)贯通后,螺旋式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从课程地位及时间节点上看,这是大三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最后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往后,就是衔接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即位于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两者的分水岭之上。因此,除了培养学生顶岗实习所必需的专业技能之外,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融入了“职业道德”“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工匠精神”等具有重要社会实际意义的内容。
三、课程设计与实践
课程实现深度学习模式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尝试让学生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来解决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常出现的,(作业)抄袭、创新思维缺失,(专业)沟通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
1.架构“深度学习”基础
整门课程框架,根据项目实训过程与教学内容组织的前后逻辑关系,分为“设计准备”“确定主题”“方案设计”“深化设计”“展册编排”五个环节,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内容结构体系
就实务类课程而言,这里的实现深度学习是指借助项目化训练手段,通过在学生已学内容和新学知识点之间,建立横向与纵向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同类问题解决的知识集群。而后续的学习与训练,其实是这个知识群不断批判性学习与更新的过程,直至最终形成一个学生的个人知识体系。[3]如果站在终点往前看的话,大一、大二阶段课程传授的只是知识地图上的一个个“点”;而到了后半段专业课程,则开始将“点”归纳,引导学生思考并形成规律,形成一条条知识的“线”。而作为在校期间最后一门专业课程,本门课程的角色就是扮演那个抽丝连线,构成知识的“面”,为学生实现知识“体”系创造可能性。
事实上相较于按班集体授课式宣讲,这种围绕主题进行的针对性讲解与示范,更利于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补缺。
2.教学设计的三条主线
从前文亦可看出,项目式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分解,将技能相关度高的那部分理论知识融入岗位操作技能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但它也存在不足之处,即融于操作技能中的专业理论知识是零散的。这种散开的知识点,易于遗忘,特别是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高职艺术生而言,知识迁移难度较大。
因此,课程架构设计上,基础理论讲解与实践案例,2条主线并行,互为支撑;而第3条主线则主要围绕课程过程,构建本次主题项目实训的知识体系。即随着实训过程五个环节的逐次开展,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软件EverNote收集知识碎片,OneNote进行知识整理。
3.课程内容框架
如前述本门课程是立足于大学三年所学分支课程基础上的综合实训课程。因此,在课程架构及教学内容的取舍方面,除了前后逻辑连贯的五个项目实训环节外,每一环节内容组织上又区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案例。前者是对已学分支课程的一个凝练与提升,后者则是应用技能的案例分析。
(1)精简基础理论该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往后即是顶岗实习,因此,基础理论部分围绕项目实训主线,将大一,大二阶段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二次提炼,尽量缩短篇幅,短平快为主。
如“3.2空间与人体尺度”一节中,不再讲解室内空间类型,人体测量数据的类别,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等,而是直接给出室内常用20个人体尺寸的使用与注意事项。此外,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可适当提供相关超链接文本或图书。
(2)强化岗位技能技能实践方面,以项目实训讲解为主,内容上相衔接,共同构成一条逻辑主线。这种通过线上课程案例自学,与线下小组讨论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此外,根据实际教学反馈,调整并新增以下两点:
开篇设置“一条逻辑主线”小节。这样做的原因是,学生实训过程中易错点主要集中于设计的不连贯性,与不持续性。表现为设计过程的“虎头蛇尾”,在前期方案设计阶段只顾博取眼球出效果,却甚少考虑设计方案的“落地性”,到了深化设计阶段只能调头重做,或潦草收尾等情况。因此,在第1章新增“1.1一条逻辑主线”小节,旨在授课之初,就向学生灌输整个项目设计就是“一条逻辑主线”的概念。
此外,还设置“常见问题自查”小节。这一做法,是针对不同类型与特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时可能出现的知识盲区。如我院本专业,现有对口单招,普招及3+2本科班,培养方式上又分普通班与现代学徒制班。
(3)建立个人知识体系这一部分,并非其他高校同类课程常规设置中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资源碎片化现状,学生作业呈现出的创新意识不足情况。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知识收集类工具EverNote、有道笔记等,知识整理类工具OneNote等,建立学生“个人知识体系”,并融入案例实训整个环节。
课程实训结束,学生也同时完成了此次自定主题的个人知识库。这个知识库凝聚了学生在每一环节实训过程中所搜集的知识碎片,参考案例,灵感来源,甚至临时感悟,课堂笔记,操作技能点等。那么下次遇到同类型或同主题项目任务,本次收集到的内容,未采纳的构思,尚未来得及付诸实践的灵感,就并未消散,可成为下一次作品创新的土壤。
4.融入思政育人的教改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化高校思政育人改革,各门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成为各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4]
思政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高职艺术生具有心思敏感,社会化程度高的特点,适合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引导。而师生一对一的项目指导交流与沟通中所融入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理念,也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与理解。
室内设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也同时在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从课程分析、思政元素分析、课程内思政元素提炼、学情分析、教学案例的适应性,教学成效预估等方面挖掘,对原有课程标准进行相应修订。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中外设计文化、信息素养、地域民俗文化、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国家行业标准、绿色环保设计、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从小处着眼,以点连线,构成面,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5.课程实践
课程自2018年立项建设至今,已开班运行4年。从无到有,逐步摸索,由于课时及内容涵盖较广,也存在不少问题,后续也会根据学生反馈继续更新完善。
基于艺术类实务课程的特殊性,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依托超星泛雅平台:课前,学生利用在线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中,衔接课堂教学内容,学生模拟岗位分工以小组形式进行项目实训;课后,完成课程项目任务。在施行翻转课堂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只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过程的引导者、深度学习结果的催化者。[5]换言之,虽然学生的分组实训作业,由于采用自定主题形式,作业形式及创新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教师在旁的引导工作,只要沿着“点-线-面-体”的维度开展,都会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稳定的个人知识体系。
需要说明的是,高职艺术生的学习方式较为散漫,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反映到课程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与网络依赖程度较高课程时,若教师过于放手,学生很容易在主动探索过程中迷失目标,或陷于畏难情绪,甚至出现沉迷网络等情况。因此,教师加强实训环节的过程考核比重是必要的。
四、策略与建议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以激发深度学习而非浅层学习的方式来教学。尤其当下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新型学习形态下,高职艺术生的学习方式也被动趋于快餐化、碎片化以及微型化,但这实际上并未构成深层次认知,也不符合学习过程螺旋式上升突破创新的规律。
其次,构建帮助高职艺术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课程结构模式。高职艺术类课程特点是艺术与技术并存,涉及学科广而杂,信息时代更是丰富了学习资源的供给形式与内容,但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高职艺术生而言,大多停留在广泛占有信息,却尚未能实现深度加工、独立批判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这样的背景下,课程建设思路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第三,学教双方,均需与时俱进信息化技术能力。但目前较多地趋向于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内容“输出”,但对学生的信息化“接收”绩效,仍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认知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