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库区移民产业扶持看潍坊的温度

2023-06-16郑建凤朱龙王璇

走向世界 2023年22期
关键词:水利局交易市场潍坊

郑建凤 朱龙 王璇

有这样一群人,几十年前,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水利工程建设号召,义无反顾抛家舍业,甚至背井离乡搬迁到新的地方生活居住。他们被称为库区移民,在潍坊,这样的移民有23万多人,遍布13个县市区、1805个移民村。

如今,走进移民村,映入眼帘的是笔直的道路、整齐的房屋、便捷的生活设施,果蔬大棚、水产养殖、光伏发电、交易市场、商业房租赁……各具特色的产业项目正在聚势发力,带动村集体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融入当地产业链

4月21日上午,在昌乐县乔官镇常家庄村新建的瓜果交易市场里,一辆辆农用三轮车拉着农户自种的西瓜、甜瓜进入院内,卸车、过秤、付款,半个小时不到,农户空着车高高兴兴走了,工人们则马不停蹄开始分拣打包,因为很快拉货的大车就要来了。

“去年这个交易市场建好后,我第一个搬进来,房租是之前的一半,空间大了很多,原先一天发2万斤货,现在能发5万斤。”经营瓜菜批发的刘素美说,她做果蔬批发10年了,以前都在路边租民房,房租贵不说,空间狭窄,装车卸车都在路边上,很不安全,发货量还上不去。自从搬进交易市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常家庄村是移民村,靠近主路,附近都是种植瓜果蔬菜的村庄,瓜农菜农们一年到头都在马路边上卖瓜卖菜,每年都会发生交通事故。2022年,昌乐县水利局在征集移民产业扶持项目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实地考察后决定利用村里的土地建设果蔬交易市场,把马路边上的市场“搬”进院里,由专人负责经营,收益由镇上按照各村实际情况分配,既解决了“马路市场”的难题,又能给移民村增加一项稳定收入来源。

同时,交易市场的运行能充分利用起村里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带动就业。“我这边干活的都是周边村里的家庭妇女,每月每人能挣到四五千元,不比去外面打工挣得少。”刘素美高兴地说。

引领当地产业“新风向”

水肥一体化、自动温控机、智慧物联网、智能补光灯、自动喷淋系统……“黑科技”满满的智能大棚里,一棵棵樱桃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豐收。

“这是400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建设的樱桃示范园项目,4个连拱大棚,全部种植樱桃,智能化管理,2021年建成。因为樱桃树种植需要一定的周期,还需要2—3年达到丰产期,丰产期之后收益就比较稳定了,每年稳定在50万元左右。”临朐县城关街道衡里炉村党支部书记曾庆全介绍道。

衡里炉村拥有30多年樱桃种植历史,全村1420亩耕地全部种植樱桃,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樱桃),种植技术成熟,销售渠道稳定,产业基础牢固,村民整体收入水平较高。然而由于村民思维模式固化,传统的种植模式很难突破,大棚种植户老龄化现象凸显,产业升级面临“瓶颈”。

因为拥有搬迁安置移民,衡里炉村基于良好的产业基础,成为临朐县水利局移民产业扶持项目的首选,以此为契机,在村民大棚的边上建设4个现代化智能大棚,用实际产量和长期收益对比投入成本,引领传统大棚向智能化大棚逐渐升级。

“智能化大棚的投入成本非常高,这是村民们最在意的。但是智能化大棚所带来的便利、高产、高收益他们并不清楚,我们建这4个大棚,就是要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后续产生的高收益一起展示给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带动起他们更新种植模式的积极性。”临朐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县水利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富银这样说。

辐射带动周边6个移民村,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4万元,引领当地产业升级,带动移民村村集体和村民长效增收,互利共赢,一举多得。

“下一步我们要依托樱桃种植,大力发展采摘业务和乡村旅游,延伸产业链,提高果子的单位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曾庆全说。

搭乘当地品牌和节会“东风”

今年三月,坊子区黄旗堡街道西红柿小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西红柿采摘节,现场涌入数万人,游览小镇风光,品尝有机西红柿,促进了文旅消费。

在西红柿小镇,一排排的西红柿种植大棚一眼望不到头,棚里是正在逐渐成熟的西红柿,三五一串,簇拥在架子上,长势喜人。“这里是沙质土壤,钾含量高,适合种植瓜菜,有30多年的西红柿种植历史,种植技术成熟,主打的是‘找回童年的味道,口味非常受欢迎,打造了自己的品牌,每年光靠采摘就能销掉一大半。”黄旗堡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子龙说。

这样的产业自然备受移民产业资金的青睐,因此在坊子区水利局挑选项目时,第一眼就看中了西红柿小镇。去年,投资200万元的7个移民产业项目大棚迅速建起,由逄王果蔬合作社承包给农户种植,当年12月就种上了西红柿,目前西红柿已进入成熟期,预计单个棚年产量29000斤,7个棚每年产西红柿20万斤,产值120万元。

村民周东祥是5号大棚的承包户,虽然已经69岁了,但他棚里的西红柿个大饱满,一点也不比年轻人种得差。“我身体很好,平时打理大棚没问题,忙的时候孩子们会来帮忙。”周东祥说,去年听说村里要盖新大棚,他赶紧去申请,一开始村委觉得他年纪大不同意,他一再坚持并获得了5号大棚的承包权,“我们这的西红柿卖得很火,我也想趁着还能干动多挣点钱。”看着粉嘟嘟、红彤彤的西红柿,老周笑得合不拢嘴。

坊子区水利局移民科科长李振生介绍,他们与黄旗堡街道签订合作协议,出资建设大棚,由街道选择运营方,最终收益再由街道统一按比例分配给辖区内的移民村。黄旗堡街道用一枚小小西红柿,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移民村增收的“双向奔赴”。

實地考察、优中选优的移民项目

无论果蔬交易市场、智能樱桃大棚还是供不应求的西红柿大棚,都是潍坊“以资金扶持产业,以产业带动当地发展和移民增收”的生动探索和实践。

“说得通俗一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保障资金和产业的安全落地,就得尝试不同的产业。”潍坊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韩俊清说道。在移民村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潍坊着力加大产业扶持项目扶持力度,创新探索“资金资产化、项目多元化、运营稳健化、监管常态化”移民产业扶持模式,以产业扶持带动移民村发展和移民增收致富。

“我们组织人员实地考察每个备选项目,分析当地产业基础、测算投入产出比,围绕项目产量对比看收益、因地制宜建样板、闭环管理强监管等举措,比选产业试点项目的‘含金量,最后由市水利局研究确定项目安排。通过层层把关,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潍坊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元君说。

优中选优的成果也是令人瞩目的。2021、2022两年的时间里,潍坊实施了21个省级试点,共计投资7200万元,其中设施农业大棚项目10个,商业房项目4个,光伏发电项目3个,还有蔬菜交易市场、水产养殖、冷库、桶装水等一系列项目,目前已全面投产达效,每年可为233个移民村增加村集体收入500余万元,带动移民就业600余人。正如潍城区军埠口西北董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德所说,“每年有了固定的集体收入,用于老年人福利发放、困难家庭帮扶、生活设施改造等,移民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再到“能致富”,无论什么项目,只要能让移民村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就是好项目。我们也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产业带动力强、社会收益高、适合当地实际的好产业、好项目进入移民村,加快打造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Any project is a good project as long as it can make the villagers live better and become richer, whether it is “moving out”,“happy living” or “becoming rich”.

Nowadays, when you enter the immigrant villages, what come into your view are straight roads, tidy houses, convenient living facilities, green- house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aquaculture,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trading markets, and rows of leasing commercial houses. A great variety of distinctive industrial projects are gathering potentials and strengths to lead the village collectives onto a road to vigorous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水利局交易市场潍坊
实现“双碳”目标 需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
大规模连续抓治理 三川河旧貌换新颜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重庆市渝北区水利局党建、扶贫工作纪实
“筝”艳潍坊四月天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堤上裂了一条缝
中外场外交易市场比较研究
潍坊和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