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一核五维”思政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06-16杨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育人思政

杨丹

[摘           要]  以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会计制度设计思政建设为核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研究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统筹做好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等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元素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关    键   词]  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025-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课程育人不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高校课程育人的目标及具体要求。开放大学作为新型的成人高等学校,开放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其他高校函授、网络、自考等办学形式,不同于全日制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在这种办学形式下,思政育人的作用尤为重要。无论是作为思政课程还是专业类课程,都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与平台。面对成人学习者,开放大学不仅要解决“学历补偿”问题,更要充分运用这个大平台,在提升学习者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把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这在开放教育教学中意义深远,至关重要[1]。思政课程具有直接的育人属性,而其他课程的育人属性以课程思政的方式体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开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开放教育课程思政路径,对推动新时代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开放教育中,通过对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目前实施的教学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重专业轻思政”: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不同课程的思政建设不均衡,大部分课程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未针对在职学生的特点和思政育人目标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能力和评价体系综合设计,造成课程思政教学未形成全覆盖和全维度、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稀缺、思政教学方法创新度不足、任课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差异化程度较高、无法精准化评价思政教学效果,未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引领作用。(2)“多理论少实用”:开放教育思政育人路径与实际工作过程脱节。开放教学中不同专业学生的工作内容和学习目标有较大差异,在职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定位认识差异较大,目前开展的部分课程思政育人探索和实用性技能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完全脱节,未能考虑到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造成学生学习到的内容和其工作岗位要求以及工作环境无法有效融入,无法真正实现全过程思政育人,需要对思政育人路径和方法进行精准化设计,以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2]针对以上问题,以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建设,以项目研究为基础,设计此教学方案。在开展课程思政中要把握好有序性原则,以保证知识内化和价值引领双重目标的实现[3]。

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构建开放教育会计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核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会计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要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要适合课程内容,将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4]。通过研究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统筹做好和本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元素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持续加强会计制度设计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全面提高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又红又专的会计类职业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课程思政教学要素

(一)构建开放教育会计类专业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依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课程设计了“一核五维”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将纲要要求的五个维度和开放教育中该课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构建价值引领和技能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教学环节,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为核心,将本课程技能培养和思政价值引领相结合,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一核”;面向不同学生特点,针对课程培养方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相结合的“五维”思政育人能力体系,方案如图1所示。

“一核”:树立以价值引领和技能培养双驱动的立德树人目标。

“五维”:构建开放教育会计制度设计课程多维度思政内容映射模式。

以该课程立德树人育人模式为目标,逐层分解思政育人指标体系,将其细化为唯物主义思想、先进方法论、科学精神、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多个方面,并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情况,构建了目标导向的课程思政映射矩阵;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過程中,坚持学术逻辑与需求逻辑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学科育人相结合、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理论逻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等融入原则,探索出典型案例植入式、“基因”融入式、“课中课”式、“制度规范”式等不同模式,设计了学科牵引的思政元素融入方法;以“四个自信”、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责任等行业需求为引领,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投身于面向国家需求的技能实践,通过实践淬炼,形成了价值引领的实践类思政案例库。在教学设计中,针对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思政育人元素,针对开放教育的学生特点设计思政融入方式。

(二)挖掘开放教育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该课程涉及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分析和处理具体经济业务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知识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应根据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内容,重构形成会计工作认知、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账簿、报送和编制会计报表、整理和归档会计资料五部分专业内容,以会计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为逻辑起点,根据实际需要拆分思政元素,并与成熟的课程内容相融合,契合课程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工匠精神、青少年理想信念等内容,在分拆的知识点中挖掘会计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理想信念、创新创业、劳动品质等思政元素。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内容设计

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思政内容设计中将会计学基础知识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深度融合,在授课环节加强国情教育、职业素养培育和价值观熏陶,充分展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 课程模块和思政模块贯穿整个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爱国奉献理想信念,树立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技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内容设计

该课程内容既有相对基础、抽象的会计基本理论,又涵盖相对具体、详细的会计具体项目的核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具有概括性和凝练性。因此,在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计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更具有相关性。同时,由于会计学基本理论和概念是会计学具体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对其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会计估计与判断的价值引领,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会计基本理论和概念更具协同效应。因此,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会计学课程思政框架的基本思路是,将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相关会计基本理论和概念之中,即将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会计目标、会计核算前提条件、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确认与计量。同时,对于会计具体项目核算中相对基础的内容,如会计具体项目的定义、确认条件、初始和后续计量等,可以适时融入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内容设计

中华优秀会计文化扎根于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诚信为本,又适应社会潮流不断演进。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锻造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会计文化。中华优秀会计文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会计文化的以德立身、以德为商的优秀传统,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背景,是传统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将中华优秀会计文化融入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教学中,能够厚植广大开放会计学专业师生的爱国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为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深厚的文化力量。

4.宪法法治教育思政内容设计

会计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法治教育,引导会计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业,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和反腐工作的健康开展。会计法治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在预防腐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会计人员的法律素质,取决于会计人员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法治教育是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的主要途径。要结合财税领域面临的主要实际问题,定期开展法治专题教育,引导会计人员学习、思考和讨论,不断加深对会计法治的理解。要突出榜样示范教育,树立、宣传和表彰依法办事的优秀会计人员,学习先进典型,充分激发和调动会计人员的进取心和积极性,从而营造廉洁守法、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解剖会计人员贪污腐败等职务犯罪案例,分析导致腐败行为的思想根源和现实危害性,帮助会计人员自觉防范和抵制腐败思想和行为。

5.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思政内容设计

会计职业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联系密切。从近几年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的处罚公告中发现,企业财务数据造假、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等现象,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随着会计行业的发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需要不断完善育人体系,适应课程思政实践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促进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明确教学目标,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融入德育目标,并在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并重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教学新方向。另一方面要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挖掘课程思政建设内涵,立足教学实际,探索实践方向,提升课程的科学性,拉近课程与思政育人之间的距离。要进一步关注行业发展实际,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完善育人体系,突出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举的育人导向。

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一)会计组织机构设计

理解会计机构设计、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档案管理和交接制度设计,在掌握基础信息的基础上,能够对机构的设计、人员的配备等提出基本的设计思路。突出制度设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和发展中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地位,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目标、职业态度和精神追求,培養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二)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通过学习会计科目、凭证、账簿、报表的设计方法,能够使用设计方法根据会计信息系统特征设计不同类型解决方案,并利用可行性分析方法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最优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事求是”的基本观念,体验正确性与准确性带来的安全可信意义;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内涵,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以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教育学生,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经济事项会计制度设计

在掌握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和筹资业务等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和过程的基础上,能够利用项目管理技术对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管理。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培养学生树立会计相关法律意识,激发学生投身会计行业的热情。

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一)课前多措导学

基于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布置课前任务,将搜集财务造假案例、观看会计文化微视频、公司模拟创业等任务,通过设计互动话题、问卷调查、案例搜集等方式发布给学生,引入诚实守信、创新思维、创业意识等思政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通过推送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学生课前观看并互动留言,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范流程、按要求登账,强化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操守。

(二)课中“行疑思学悟”

立足学情,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沿着行、疑、思、学、悟的教学路线,交叉切换“主题演讲、手工领悟、软件实操、案例分析、讨论分享、互动评价”等教学活动,将会计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思政要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如在介绍资金筹集业务时,通过开展“以德立身筹资金”一分钟主题演讲活动,引出资金筹集业务认知内容,结合模拟创业,强调人品好、德行好才能筹集到资金,培养学生坚持以德立身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做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学生通过在创业软件中的业务操作,进行借款业务实操,直观感知企业实际借款业务,学习借入资金账户设置,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计划性和条理性,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后拓展提升

课后通过章节小测、导图总结、答疑解惑提升专业能力,学生到校内工厂参观体验会计工作场景,树立爱岗敬业、勤勉尽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如在学习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建立时,布置课下登记账簿作业,强调数字书写的规范性,严格账簿登记要求,通过优秀账簿的实物展示,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

(四)设计开放教育会计类专业思政评价指标

设立与课程相关的思政评价指标,对课程要求的“信德创劳匠”思政目标的培育,均有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现。在会计学基础课程中,加大过程考核的平时成绩占比至60%,包括线上学习、作业小测、课堂活动、实践作品等。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学生在课堂完成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通过严格实训成果质量要求,增强学生的实操自信心,培养学生于细微处见谨慎、认真工作态度的效果,检验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勤学苦练、刻苦踏实的劳动品质。通过对新闻时政、会计文化等典型案例的小组讨论、分享展示等活动,评价学生职业自信、脚踏实地的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评价主体由教师单一评价,引入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通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平时作业、考试诚信,加强诚信教育;对于学生存在的作业抄袭、考试违纪等行为,都记录为不诚信,直接降低思政评分。

本文对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以会计制度设计为例,期望在以后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不断进行学习和交流,吸收有利的经验,对开放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宋青.开放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研究:以城市管理学课程为例[J].新疆开放大学学报,2022,26(1).

[2]王改芝.远程开放教育《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5).

[3]李贵妃.开放大学“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J].湖北开放大学学报,2022,42(6).

[4]马赫,杨孟娇,高亚涛.开放教育《园林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2(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价值观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