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伦理的困局与开解研究
2023-06-16朱颖陈寿灿
朱颖 陈寿灿
[摘 要] 劳动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体现人的本质和铸就做人尊严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有教育无劳动”“有劳动无教育”现象,割断了劳动教育内蕴的伦理脉络。高校劳动教育伦理困局的开解,就是要启迪受教育者认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理念,将劳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劳动价值取向的认同、劳动精神面貌的改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实在在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深植劳动情怀、锤炼劳动品质、养成劳动习惯,进而成长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 键 词] 高校;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伦理;困局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008-05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价值危机,对人类劳动观念和劳动行为造成了异常复杂的影响,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和数字化对劳动的影响最为深远。高校要践行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对劳动教育及其内在伦理的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劳动教育伦理的问题,高校应当重新理解、分析和重构现代劳动教育伦理,进而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高校劳动教育伦理意涵
劳动及其过程不仅带有生产实践的属性,而且带有伦理道德的属性。从伦理维度上看,劳动伦理就是人们在劳动活动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1],劳动教育也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知识教育,它更是一种价值教育。劳动伦理是劳动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集中体现着劳动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它既包含着劳动的道德关系,又蕴藏着劳动精神的内涵。新时代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要想落实好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必然绕不开对劳动伦理的探究。
(一)有利于聚焦劳动素养,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亚里士多德认为,基于知识的科学的活动容易被人忘记,基于品质的合德性的活动则不容易被忘记,因为德性的品质一旦获得,比科学的知识更稳定。劳动伦理阐明了人在劳动过程中与其他主客体之间的道德准则和关系,规范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劳动行为。劳动伦理为劳动者、劳动实践、劳动场域提供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为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指向,有效塑造了劳动者和劳动群体的道德感,劳动伦理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提升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所以,高校要教育学生如何高质量劳动、如何在劳动中思考,只要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向善、思辨,就会享受幸福,即使碰到厄运,也会因为宽容和大度而平静接受。劳动伦理教育能够在深化劳动者对劳动教育内容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深化、稳固已经形成的正向劳动价值观念,最终实现道德他律与自律的统一[2],达到在自由自觉的劳动中实现幸福人生的境界。
(二)有利于立足亲身实践,培养劳动情感品质
首先,无论劳动工具、劳动形态如何变化,专注力、创新力、审美力、工匠精神、敬业能力等人在劳动中需求的劳动品质是不变的,甚至将有更高要求。近现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曾说,“以生活教育维持人格,重在涵养学生的勤劳和俭朴”[3],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他认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劳作,而是培育良好的劳动精神。其次,实践是知识内化的重要手段,受教育主体接受了知识或信息不等于完全理解,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将知识内化为个人素质。特别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职业教育领域,比常人更依赖实践智慧。最后,劳动必须靠亲身实践,老师要引领学生在劳动中培育品性,如果是农耕劳动,就要以草木比喻人性;如果是专业劳动,则以过程中的反思来涵养其劳动品质。
(三)有利于注重守正创新,掌握劳动知识技能
人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我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进而自由自觉地追求自我的實现。劳动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引导劳动者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综合劳动素质和能力,进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速,各行各业的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在劳动类型和劳动岗位不断淘汰和更新的同时,劳动者所需具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也面临着快速的更新换代。高校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应当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参加劳动,更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知识水平、意识塑造和创造性发展。
(四)有利于拓宽幸福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目标
对人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方式,更是实现生命自由和幸福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的目的和归宿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能力,使劳动者通过热爱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创新劳动、体面劳动等走向幸福生活。劳动伦理同样指向人的幸福生活,是人们追求公平正义和自由幸福的集中体现和共同准则。幸福教育是在马克思劳动学说上的创新,揭示了新时代劳动者精神层面的主体地位。注重劳动教育中的伦理教育,有助于劳动主体获得自由和幸福,提升劳动主体自身的道德品性,使劳动者同样关注劳动中的精神体验,更加注重劳动带来的对生活的充实感、对自身成长的满足感以及对实现劳动目的的价值感,使个体能在日常的劳动中发现和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幸福。
(五)有利于五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一方面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另一方面更是社会劳动生成的结果。劳动既是人维系生存的基础,又是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乌申斯基认为,劳动使人的肉体、智力和道德得以完善,并且劳动是使人获得尊严、自由、快乐和幸福的必要条件[4]。劳动不仅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外在客体的改造,同时也是人对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之人”的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伦理旨在帮助劳动者掌握有价值、有意义和有尊严的生活,在全身心参与的劳动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进而通过劳动教育带动智育、体育、德育、美育的共同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要厘清五育并举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强调“劳”在德、智、体、美中的作用。劳动是德、智、体、美与它们目标串联起来的实践方式,具有其他四育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价值,但如果没有德、智、体、美,那么劳动只是体力劳动,没有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五育并举才能使教育活动兼具全面性和针对性。
二、高校劳动教育伦理困局
(一)高校对劳动教育认识的片面性问题
当下,高校对劳动教育认识的片面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师生认为劳动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体力劳动,对劳动教育只强调技术性、技能性,没有意识到劳动是一种思想教育,更没有重视创造性劳动的时代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教学来传授,但是首先是要在道德上做好准备以及要有热爱劳动之思想。[5]这种热爱劳动的思想,是需要一整套系统的教育体系来培养的,需要在新时代具备新认识,掌握新方法。另一方面,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不成体系。有些将有劳动教育属性的专业课程归类到劳动教育课程,有些认为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就是劳动教育,其实这些只是劳动教育的“点”,没有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形成“面”。此外,育人队伍不规范,仅限于辅导员、班主任。职责不清只归教务处或学工部,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一二课堂教育就无法统筹安排,这些问题,致使当前劳动教育浮于表面,成果提炼不够。
(二)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缺失问题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劳动的育人效果往往受到劳动教育的“技术化”和“工具化”的影响而面临价值缺失的问题。现代课程模型的核心诉求是讲究效率,力图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实现教育收益的最大化,重视知识的记忆、行为的习得、技能的掌握等结果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受到结果导向的评价体系的制约。劳动教育成为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技术和工具,劳动过程中包含情感和精神因素在内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这种以产出或结果为导向的劳动教育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和劳动伦理感的生成,而仅关注产出的结果及对成果的粉饰。当下,部分“00后”大学生存在着劳动观念淡薄、不爱惜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者等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结果的永恒性与劳动付出过程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认为劳动结束才会产生劳动成果,只有劳动成果才会成为社会财富。因此,人们重视成果居多,能看到成果上凝结的人类智慧、体现的人类情感、汇集的人类思想的人较少。我们呼吁重视劳动伦理,是要在物化的劳动成果上看到内在的劳动高尚,使劳动者在劳动中得到尊敬。
(三)劳动伦理的悖论问题
多年来,一直存在一个人类无法解答的劳动伦理的悖论:劳动的神圣和劳动者地位的弱势。一方面,人们认为劳动本身及劳动成果促进了人类发展,是非常高尚神圣的;另一方面,人们又推崇轻松高回报的脑力劳动,拒绝繁重低收入的体力劳动,很多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動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最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人要劳动的表层意义,即劳动就是为了“生存、活着”而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与劳动内涵真谛有所差距。我们要清晰认识人的劳动是具有“意识性”的活动,而动物的“觅食求生”行为是本能“求生”活动。从伦理意义上来说,“劳以成人”是内含于“学以成人”之中的,[6]成人成才的必经之路必然是劳动。
具体来说,首先,劳动和劳动成果的“神圣性”。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因为劳动才进化,美好生活也因为劳动而存在。因此,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劳动只会改变其形式和工具,其本身价值真谛无法被取代。中华民族一直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劳动的重要性和神圣性,正是因为劳动成果会给人们带来生活的改善,更会激励人不断地劳动。
其次,体力劳动者的“卑微性”。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劳动因其形式逐渐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精英化”的时期,体力劳动者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受到社会尊重。“技艺劳动”不属于“知识”,不被允许进入学校教育中,连带体力劳动者也不被贵族世家接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劳动异化时指出:“工人创造价值越多,自己越没有价值……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劳动条件差、劳动报酬不合理、农民工是弱势群体等现象,虽然大部分人认可劳动者的成果,也知道没有他们城市不会那么整洁、众多基础工作将停滞,但仍存在着劳动者不被重视、地位较低的现象,国家也一直在呼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号召体面劳动。同时,学生和家长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存在重脑力、轻体力,重“白领”、轻“蓝领”的偏见,这也给高校劳动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三、高校劳动教育伦理困局的开解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各高校应该在课程体系、教学平台、实践体验、数字化建设、展示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归纳总结出科学化路径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高校劳动教育的自主性
1.准确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高校劳动教育出现问题,与长期形成的“唯分独尊”密切相关,不少地方出现了“以分数论英雄”的片面评价,无论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追求“快”的成效,而对于长期有益的“劳动教育”视而不见。因此,作为劳动教育主体的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摆正态度,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劳动教育的长期性和价值性,从伦理角度理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主性和自觉性。
2.营造劳动光荣的浓厚文化氛围
一是创典仪教育,在文化环境中彰显劳动美德。高校要融入相应的劳动典仪教育,比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庆典活动、926工匠日庆祝活动等。就像一年一度的清明公祭黄帝典礼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一样,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要跟中小学有所区别,除体力劳动外,更要挖掘劳动的内涵和文化。
二是创竞赛表彰,在示范展示中升华劳动创造。发挥教指委、行指委指导作用,提炼成果,辐射带动,推进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能力大赛等。开展劳动技能评比、劳动成果展示、“劳动之星”认证、劳动标兵岗位设置,通过竞赛评比,涌现一批劳动模范、道德榜样、教育案例,通过对他们的展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让其他人学以成人。延安时期,军民就开展了劳模运动,包括劳动英雄评选与表彰,产生了吴满有、赵占魁等劳动英雄和三五九旅等优秀劳动集体,营造了强大的劳动道德舆论。
3.树立劳动教育的生态正义
劳动是人与生态交互的根本方式,生态劳动是人类文明在发展新阶段的重要追求,劳动教育的使命之一正是面向生态正义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劳动伦理教育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辨析,必然需要就人在劳动中的生态责任和义务展开探究。劳动理论教育中的生态正义应讲求个体劳动与整体生态效益的平衡和统一,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念,引导其开展绿色的、可持续的劳动实践。
(二)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
1.劳动教育体系中课程及平台的建设
一是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在知识传授中感悟劳动智慧。高校开设劳动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学科特点,开设与其他专业课同向同行的劳动教育课程[7],要使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相融合。二是搭建和利用教学平台,在多元途径中厚植劳动情怀。劳动教育是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统一,知识教育有其科学合理的教学运行机制,有章可循,但价值教育需要激发人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它的教育教学方法则是立体多元的。劳动情怀受劳动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正确,劳动情怀和劳动品质就健康。因此,高校要创新教学方法,多形态展现劳动教育内涵,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田间劳动和现代科技新形态劳动)、教育部1+X劳动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现代学徒制等。
2.开拓职普融通渠道,在合作共同体中展现无缝衔接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好的春天不是靠一只燕子或一个好天气造成的,所以一个‘美好的人也不可能是一天或短时间的善,它是一个长期实践、感受和沉思的过程”。[8]因此,劳动教育应该从受教育主体有基本行为能力开始,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设计成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符合各个年龄段特点,各有侧重、互相衔接。
3.创建评价管理体系,在考核机制中强化价值认同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劳动纪律。爱弥尔·涂尔干认为,“纪律是道德生活的首要因素”。列宁也认为,“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建立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新形式,是最有效和最崇高的工作”。[9]其次,要建立劳动方案。浙江省教育厅于2022年1月19日发布了《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为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方法路径。最后,大部分劳动成果是一个集体中各成员各司其职或共同努力的结果。由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劳动素养监测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突出实践育人,强化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性
1.提升实践体验,在实训实践中磨砺劳动技能
笔者认为,高校的劳动教育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有所区别。中小学可以直接进行日常劳动,高校则要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以后,通过劳动实践检验学习成果、得到劳动体验,为未来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因此,高校的劳动实践,首先,要有多样化建设劳动实践场所,如校内外劳动基地、劳动实践教室、大师工作室等。其次,仅有实践体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实践思辨能力。“技艺经验”要成为具有确定性的“经验知识”,必须“采取动作、从事操作、聚焦与混合、积累与分派;总之,就是选择和调整事物,使之成为达到后果的手段”,简言之,必须经过实践效果的检验。[10]最后,要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要求实践劳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活动以它特有的方式完成得良好的,那么就是最美好的。他曾举例在奥运会上得冠军的不是最漂亮、最强壮的人,而是那些参加竞技的人中做得最好的。在劳动教育中,就要让学生把每一个实践项目、每一个模块在该专业范围内做到最好。
2.推进数字化建设,在互联网手段中培养劳动新素养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探索具有先行示范作用和浙江辨识度的大学劳动教育模式。聚集数字化建设,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在互联网手段中培养劳动新素养,以一体化劳动教育在线平台的方式全面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开放协同的新时代浙江劳动教育体系。笔者所在学校在浙江省教育厅“教育魔方”平台下打造“劳动在线”平台,拟分为学生端和教师端,同时建立融合两端数据的综合的可视化劳动教育大数据平台。学生端主要集成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两大主要功能;教师端主要集成学习及实践任务发布和考核评价两大主要功能。同时,根据师生两端的各类数据生成包含积分等级、用户画像、个人成就、荣誉称号、劳动教育档案在内的数据展示平台。以用户画像为例,通过系统记录主体参加劳动教育所产生的用户数据、行为记录、过程存照,最后为劳动教育纠偏培优提供依据(见图1)。数字化的优势在于能够实时呈现学生劳动教育的动态,这也能较好解决上述伦理之维价值缺乏的问题。
3.加强校内外联动,充分利用劳动教育资源
多渠道拓宽校企联动、校社联动和家校联动,开设具体化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走出校门实行校内外联动,借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高职学校自身资源,这是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的关键之举,是丰富学生劳动伦理内涵的重要环节。例如,在企业设立学生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工厂、企业、农场,还可以邀请杰出校友人才走上学校讲台,传授经验技艺;建立校企协同平台,实现产、学、研合作,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等;组织教师去企业、农场兼职,使教师了解有关行业的最新情况和对劳动力知识、技能的新需求。此外,让高校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公益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实践课堂,在劳动体验中培养劳动责任感、集体主义意识,促进大学生劳育美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明月.劳动伦理研究: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2]吴宁,彭程.劳动教育为劳动伦理问题提供有效途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1):1-7,34.
[3]张彬,经晖,林建平.经亨颐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325.
[4]游蠡.劳动以成人:乌申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3):10-14.
[5]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01.
[6]赵建芬.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与推进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6):16-21.
[7]龙曼莉,刘易国.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88-89.
[8]廖申白,译注.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
[9]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選[M].任钟印,选编.任宝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35.
[10]檀传宝.劳动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07.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