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正性效果的影响
2023-06-15吴婧婧张明军
李 娜,黄 琦,吴婧婧,张明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本科教育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医学院的教育质量。临床见习的重点是继续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要求对医学生的态度、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培养[1]。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愈发尖锐的医患矛盾日益凸显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而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模式缺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差强人意[2]。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网络教学模式,但随着该模式的长期应用,人们逐渐发现单一的网络教学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虽具有许多弊端,但也存在网络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基于此,有学者提供将传统讲授式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通过两者的优势互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称之为混合式教学[3]。因同时兼具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优势,混合式教学模式迅速发展,并在国外高校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但在国内,混合式教学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其教学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5]。基于此,本研究以教学质量、批判性思维能力为观察指标,旨在探索混合式教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给予混合式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其中研究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21~24岁,平均(22.56±0.32)岁。对照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20~23岁,平均(22.47±0.37)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根据临床医学实习以及规培要求,以带教老师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面对面讲授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方法,学生通过记笔记等方式辅助听讲。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教师向学生口头布置课后作业以及下次课程的学习任务,并发放纸质版课后自测习题,在下次课程开始时回收测试题,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1.2.2 研究组 给予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课程模块(包括课前教案、教学视频、课程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在课前快速预习)、学习互动模块(包括课堂习题、经典案例、疑难点解析、师生对话,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深度学习模块(包括小组活动、知识拓展、课后习题、在线自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巩固知识),同时,另设置师生互动模块,学生有疑问可随时留言,教师随时在线解答,以便更好的解答学生的问题。②录制教学视频: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对应加上字幕,录制时长10min左右,按照课程进度上传至教学视频模块,以供学生下载学习。③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开始前,指导学生关注微信平台,加入教师建立的教学班级。教师更新课程进度,在每节课前上传学习资源,包括课前教案、教学视频、课程知识点、课堂习题、经典案例、疑难疑点解析等内容。督促学生下载学习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微信平台上学生的自测情况了解学生预习效果,明确本节课程的重难点。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结束后,预留3~5min进行课堂答疑。课后学生通过微信平台的师生互动模块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对于未完全掌握的知识可通过观察课程视频回放或请教教师等重新学习掌握,并在深度学习模块中完成课后的巩固学习。④在经过教学过程实施阶段后,教师根据学生每节课程的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定期向学生征集意见或建议,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
1.3 观察指标①教学质量:在教学结束前,对两组学生进行课程相关考试,比较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急救操作3项项目考试结果,每项满分100分。②学习适应性: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6]进行评估,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环境5个维度,共计29个条目,每个条目根据同意-不同意分别记为5-1分。该量表的信度为0.87,效度为0.85,分值越高,表示适应状况越好。于干预前后进行评估。③批判性思维能力: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7]进行评估,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共计70个条目,采用6分制的Likert量表计分,征象条目反向赋分。分值≥40分表示在某个维度上具有较强表现,总分≥280分表明具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于干预前后进行评估。④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8]进行统计,共计6个项目,全部认同为满意,0-2项认同为不满意,其余为部分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部分满意率。
2 结果
2.1 两组教学质量比较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基本操作以及急救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教学质量比较分)
2.2 两组学习适应性比较干预前两组各项学习适应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分)
2.3 两组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干预前两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项指标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分)
2.4 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研究组学生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研究滞后、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导致本科生难以较好地掌握理论以及实践操作知识。故拓展思路、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满足临床全科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9]、移动学习[10]、混合式教学等,均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人员研究的重点方向,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在信息化时代下发展出来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既包括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的优点,又利用了信息化社会的便利,通过优势互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1]。
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全国覆盖,相比于传统讲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交流;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且对于学习材料可以进行无限次数的重复观看[12]。本研究将传统教学学生与混合式教学学生的期末教学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基本操作以及急救操作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质量。分析其原因,传统讲授式教学多以“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进行,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同时学习资源不够其进行课下的自主巩固学习,导致理论知识基础差,更难以支持实践操作。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微信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课程教案、课程视频、知识拓展等多种可重复阅读的学习资源,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13];疑难点解析以及师生互动模块提供了方便的师生交流平台,方便学生在课后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准确把握。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变化做出的身心调整,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14]。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学生各项学习适应性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混合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能力。笔者认为,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一方面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展知识模块在当前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学习,师生互动模块在课后也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咨询的机会,从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方方面面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15],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质疑、析疑以及解疑的能力尚未得到有效发展。研究表明[16]美国等国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同程度的高于我国学生[16]。本研究也显示干预前我国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评分尚未达到正性批判思维能力,但干预后研究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项指标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混合式教学可促进学生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笔者推测可能是在课前预习模块,可通过教案、测试题等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同时课堂以及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在满意度方面,本研究也表明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可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促进其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其学习适应性以及教学满意度。但本研究在现阶段仅纳入微信平台以及微课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教学实践较短、研究对象较少,所得的研究成果也有限,故仍有待于后续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