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山有路思为径,学海无涯乐无边

2023-06-15骆新强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历史老师

骆新强

一、学海无涯

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三年的历史课,你最难忘的是什么?是最初人生第一次捧起历史课本的悸动还是最后的收获满满、踌躇满志?现在的你们,是即将登上知识的山巅还是收拾行囊准备奔赴星辰大海?

同事的女儿只有三周岁不到,有一次她看着口袋本的《唐诗》,突然冒出一句:“我怎么还有这么多不会的呢?”听起来幼稚可笑,仔细一想,不由得让人感慨——学海无涯!正如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从初中到高中,是小溪汇入了江河,江河流入了大海,高中的历史知识更丰富、更诱人!

记得我的老师曾把历史学习分为三个层次,他用比喻来解释这三个层次的不同:初中学历史好比是高空飞行,从飞机上鸟瞰大地,看到的是大山大川、大江大河等地标;高中学历史好比是站在山峰上俯瞰大地,看到的是山川之秀美、江河之壮阔;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学历史好比是你背着背包在山川丛林中旅行探险,算是走进了历史。比如,初中我们学习了秦始皇,很多同学对秦始皇的了解就是几个标签——暴君、统一六国等,其实秦始皇13岁即位,38岁统一天下,他50年波澜壮阔的一生岂是几个标签能概括的?再比如,《世界历史》中《古代两河流域》一课只是明确了其地理位置,重点讲述了《汉谟拉比法典》,简单介绍了楔形文字和空中花园,学习高中历史,我们将完整了解古代两河流域的发展历程,领略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异彩纷呈。

学海无涯,我自己的体会也很深刻。启蒙运动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重点,更是教学难点。让中学生掌握启蒙运动的来龙去脉,知道启蒙运动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并不困难,但向中学生解释清楚启蒙运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绝非易事。学生时代,与启蒙运动相关的知识我学习了四次:初中、高中、本科和研究生。前三次都是浮光掠影,到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但研究生阶段南京大学哲学系徐新教授讲的《启蒙运动》,仍然记忆犹新,犹在耳畔。那一节课,我真正理解了启蒙运动。

那节课一开始,徐老师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在西方,今天仍然有许多人是基督徒,他们信仰上帝。假如你在那里,在那些基督徒面前亵渎了上帝,结果会怎么样呢?”

“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我的专业方向是欧洲史,自信对欧美国家还是比较了解的。

“假如你在伊斯兰国家,例如伊朗,亵渎了真主,结果会怎么样呢?”

“后果会很严重。”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想起了萨尔曼·鲁西迪,因为他的《撒旦诗篇》亵渎了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和《古兰经》,被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下令全球追杀。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接下来是片刻的沉默。“因为基督教经历了启蒙运动”,徐老师一字一句地说。

仿佛突然之间,我大彻大悟,多年的困惑烟消云散,当时的感觉真是如沐春风。

接下来,徐老师详细讲了启蒙运动,讲了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区别。至今,我仍然由衷地感谢那一节课,让我理解了启蒙运动,由衷地感谢徐老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的道理。

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虽然我感觉自己理解了启蒙运动,但要把它说清楚,由于我有的只是一碗水,学力不够,仍然是力不从心。

幸运的是,前段时间我偶然看到著名学者、百岁老人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文,感觉自己的意思让老先生精彩地表达出来了,现和大家分享:

启蒙运动不是简单地继续文艺复兴,而是发展和提高了文艺复兴。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文艺复兴只求去除教廷的贪婪腐败和教仪的繁缛虚伪,摆脱精神枷锁,争取信教自由;宗教改革没有触及宗教的基本原理和教会的存在价值。启蒙运动开门见山,怀疑人格神的存在,提出自然神论,乃至无神论,动摇了宗教和教会的根本。

关于封建专制,文艺复兴只想减轻帝王的横征暴敛给人民以喘息的空间,甚至希望加强君权,约束地方割据,借以保护市民的经济活动。启蒙运动不再卑躬屈膝而是直截

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启蒙学者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

书山有景,学海有乐。学习历史不仅有用,还有趣有乐。读史使人明智,史书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完全可以不抱功利之心而乐在其中,“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

二、有记有疑有思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什么?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记忆,他们对“背多分”深信不疑。在他们看来,学好历史就是博闻强记,历史知识丰富,知道得多,记得牢。我认为这种看法有点不合时宜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和学者特别强调背诵,背诵曾对文化传承起到决定作用。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就是靠背诵传承至今的。儒士伏生传经即是一例:他将经书的内容背诵精熟,单凭口授传给学生。古代士子参加科举考试,都要背下几十万字的儒家经典。但是在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获取知识比占有知识更重要。我们不仅要储备知识,学富五车,还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做一名优秀的打鱼人。

我的老師,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杨豫教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讲了一个欧洲

的历史典故,问他有没有听说过。杨老师如实回答说没有。当时他的那位朋友显得很惊讶,也很得意,没想到一个外行真的“考倒”了教授。我的老师明白那位朋友的意思,认真地说:“刚才那个典故,我能很快找到它的出处,你可以吗?”

这个故事一直谨记在心。专家并非无所不知,但其过人之处在于无所不“能”,遇到问题后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大家都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掌握“书到用时哪里找”的本领。

高中历史真正要学好,仅仅背书本、背知识点、背考点是不行的,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历史知识,锻炼历史思维,提高历史核心素养。初中生的特点是记忆能力很强而判断能力很差,适合基本史实的灌输,高中生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成熟,思维和判断能力迅速提高,不仅要有记,更要有疑有思。

再说“博闻”,很多同学对历史兴趣浓厚,从小博览历史课外书,我认为也要适可而止。如果说读书获取知识好比是吃饭,独立思考、面对现实就是运动,只吃饭不运动有何益处?吃饭有粮食蔬菜,也有零食点心,很多同学看的趣味历史书籍,大概就是零食点心吧。我认为最有营养的还是排骨汤,中考结束后的这个漫长的暑假,希望大家少吃零食,多啃骨头,找来史家经典读一读。

猜你喜欢

历史老师
新历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六·一放假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