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有通州特点的农业强区
2023-06-15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曹 湛/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历来有重农“基因”,应坚定扛起建设农业强区的时代使命,推动农业由“大”变“强”,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基础条件
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连续2年获得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县级进位第一等次”,排名接近全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行列,具备了向农业强区迈进的基础条件。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产能稳定。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19年以来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40万吨以上。抓紧抓实“菜篮子”生产,建有省级万亩蔬菜保供基地2个,生猪生产呈稳定恢复态势。高效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2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8.5%。深入实施省农机化“两大行动”,农机总动力达到52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先后建成“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农业绿色发展生态底色不断擦亮。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成效全省领先,沿江区域重现“鱼虾自舞、浪里白条”生机盎然景象。2019-2022年连续4年获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省A级示范区”称号。建成“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2022年成功申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区绿优农产品基地面积66.8万亩、绿优农产品占比71.17%。
乡村产业全产业链构建初见成效。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32家、农民合作社588家、示范家庭农场306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成稀大米”“骑岸大方柿”“奇园葡萄”等一批农产品品牌闪亮登场,石港镇、十总镇建成省级“味稻小镇”。通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省示范园建设名单。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了洲际绿博园、梦幻岛、鲜花小镇等农旅景点,2022年全区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3.16亿元。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主攻方向
通州应立足农情区情,锚定“综合产能强、科技装备强、产业主体强、功能效益强、竞争能力强”五强目标强弱项、补短板,有的放矢地加快建设具有通州特点的农业强区。
进一步夯实稳产保供基本盘。对照农业强国标志之一的人均占有粮食达600公斤要求,通州尚有一定差距。此外,油料作物生产还以零星种植、手工作业为主;生猪价格波动较大,产能基础仍不稳固。稳产保供依然任重道远。
进一步构造绿色发展新格局。对照农业强国应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求,通州当前还面临着农业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较大等挑战。需要持之以恒推动形成农业生态生产功能并重、农产品产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
进一步加快产业融合强引擎。目前通州农业产业仍以传统种植为主,产业链相对较短,产业主体集群带动效应还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小、散、弱”。要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为引领,建强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乡村产业竞争能力。
加快建设农业强区实施路径
建设农业强区,发展方式必须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竞争力转变、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产业链相对单一向集聚融合转变。
强基固本,全方位筑牢稳产保供基石。一是立足高标准高质量,全域建设“吨粮田”。围绕亩均粮食产能达到1000公斤总体要求,集中力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通州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2021年—2030年)》制定的“任务图”,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到2030年累计新建5.8万亩、改造提升21.2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5万亩,把“三区三线”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65.72万亩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树牢“工程质量第一”理念,争创“全省高标准农田整体推进示范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纳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统一管理,出台工程管护实施细则和绩效评价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工程管护机制,压实镇村基层管护责任。二是立足强科技强装备,全面提高“产出率”。应用高水平农业科技、现代化物质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破解资源禀赋制约。加大优良农作物品种推广力度,根据近年试验和测产分析,水稻主推南粳5055、南粳9108、宁香粳9号等品种,小麦主推扬麦16、扬麦20、镇麦9号等品种,油菜主推秦优10号、沣油737、浙杂903等品种。保持“狼山鸡”血统纯正不退化,核心群、扩繁群数量满足生产需求。整合区镇两级农业技术资源和力量,成立四大区域农技服务分中心。有效利用现有覆盖到村的20个“田间学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普及高质高产种植技术。以全面建成“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为目标,主推大功率、复合型、智能化农机装备,重点推动油菜生产由人工种植逐步转型到机械化规模种植,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5%,特色农机化发展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三是立足稳价格稳信心,全力应对“猪周期”。充分运用好生猪逆周期调控政策稳定生猪生产,避免产能大起大落。发挥现有5家大中型规模猪场的生猪产能“压舱石”作用,确保能繁母猪存栏量常年稳定在5000头以上。引导养殖户加强生猪养殖精细化管理,调优种猪群体结构,推行饲粮蛋白、能量减量替代行动,多方挖潜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收益。进一步压实养殖主体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生猪养殖设施及时更新,加大应用“酵解风屏”养殖污水处理技术,保证养殖环境干净整洁,抑制病菌传播。优化信贷支持路径,简化信贷质押措施,最大化满足生猪养殖融资需求。同时,涉农保险机构要力争对生猪保险应保尽保。
蹄疾步稳,全过程提升绿色安全指数。一是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广绿色循环生产方式。有效利用全区24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耕地监测网络体系,推广和应用土壤改良技术,分类分级开展受污染耕地治理。继续落实粮食烘干设施改造补助、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等扶持政策,到2024年底,烘干机绿色清洁热源占比保有量80%以上。推广秸秆犁耕深翻还田加深耕作层,拓宽秸秆饲料化、能源化等离田利用路径,减轻浅表层土壤消化秸秆的压力。在现有“猪→粮→猪”循环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畜禽→蔬菜→畜禽”“畜禽→有机肥→蔬菜→畜禽”循环种养模式。二是坚持守住底线,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十总、金沙、石港、刘桥、平潮、兴仁等6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核心,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推广畜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到2025年全区绿优农产品占比达75%。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生物农药,“十四五”期间农用农药使用量实现年递减0.5%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转变重化肥、轻有机肥、偏施氮肥等传统观念,“十四五”期间化肥使用量年递减0.4%以上。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力度,持续推进规模主体入网监管。各镇街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设标准均达到“四星级”,设施设备齐全,具备农产品质量快检能力。三是坚持严字当头,持续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加大涉农综合行政执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谐稳定。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责任,认真做好非农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会审。依托覆盖至各镇街的“慧眼守土”系统,全力开展农村乱占耕地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江禁渔长效机制,加强渔政执法和护渔员队伍建设,提升禁渔执法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科学开展渔业增殖放流,促进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提优示范、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破年等行动,高频次开展专项整治,促使生产经营主体加深“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
提质增效,全链条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是聚焦示范园区,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配强配齐专职专业人员,构建“园区管理办公室+平台公司”管理架构,明确圆宏集团下属万嘉文旅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扶持示范园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优先纳入示范园建设项目库,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落实点状供地,支持园区开发。通过政策导向、薪资优势等吸引各类农业人才到示范园就业创业。围绕果蔬示范园发展定位,招引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落地投产,积极培育景瑞等本土领军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围绕产业深度融合,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聚焦优势叠加,提高产业竞争能力。立足现有农业产业基础,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充分挖潜上海北大门“菜篮子”基地保供优势和建设省级示范园优势,拉长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水果等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生产、初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正让通州的“好产品”卖出“好价格”。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为“龙头”带动,从“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资源禀赋出发,深入挖掘本土特色资源,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和营销手段发展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特色旅游等。通过面上示范引领,逐步构造“一镇一主导、一村一品牌”的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树立农业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品牌价值整体协同发展观念,重点培育地域品牌,力争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品牌数能有较大突破。将历史传承、民俗特色等文化元素注入农产品品牌建设之中。二是聚焦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韧性。以五接镇开沙村、石港镇睹史院村、金沙街道金北村等村作为农旅产业发展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区乡村旅游经济提振复苏。举办形式多样的“农民丰收节”“大米节”“年货节”等活动,做好与电商平台的牵线对接,持续为经营主体扩大营销渠道。聚焦全区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继续走深走实结对服务活动,“点对点”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努力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等项目上,吸引更多农民参与建设,促进就近就业增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