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规律巧拍蝶

2023-06-15王彦春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凤蝶交尾寄主植物

□王彦春

蝴蝶是自然界中美丽的昆虫,纤小灵动、身姿优美、体态轻盈,惹人喜爱,它飞舞于花丛之中,溪畔泉边,被人们喻为“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要想拍好蝴蝶,摄影师需要掌握以下几条规律。

掌握蝴蝶不动的规律

蝴蝶好动易飞,但在有些情况下它却少动、不飞,任由拍。首先,气温低时,蝴蝶好像被施了“定身法”不能飞。乍暖还寒的早春、“夕露沾我衣”的秋晨,还有突然转阴、气温骤降的天气,蝴蝶一般都飞不起来,此时是拍蝴蝶的好时机。初春,笔者常常是不到天黑不离开拍摄地,此时不是为了拍蝶,而是观察蝴蝶落到什么位置夜宿,等第二天清晨就能准确找到蝴蝶。特别是在山顶迎着刚刚升起的太阳,红日与蝴蝶同框,可拍出逆光的梦幻蝶影。秋季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极易形成露珠,蝴蝶全身会挂满“珍珠外衣”,晶莹剔透,在晨光的映耀下美轮美奂……

其次,蝴蝶在夜间是不动的,使用LED手电筒布光,侧光、逆光、底光,可随心所欲地拍摄。

最后,蝴蝶刚羽化出来时,需要一定时间晒翅,直到翅膀硬化后才能起舞。拍摄前可提前寻找到蝴蝶的蝶蛹,然后在羽化期实时跟踪观察,把握住羽化时的关键时间点进行创作。

掌握蝴蝶的避险规律

蝴蝶之所以怕人是因为你的动作过大,惊吓到它,如果它对你没有戒备之心,就会围着你翩翩起舞。在蝴蝶觅食或小憩时大可借助掩体慢慢靠近,两臂不要挥舞,更不要碰到周边植物引起声响——蝴蝶会感受到物体在移动时所产生的气浪。

没有遮挡物时,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远远地趴在地上匍匐前行,动作虽慢了点,但成功率却很高。特别是遇到聚集的群蝶觅食,可以双肘为三脚架,耐心地等待新飞来的蝴蝶加入觅食的队伍,或飞走又飞回,反反复复嬉戏觅食的瞬间。这时可把感光度调高、提高快门速度,确保把飞舞的蝴蝶拍清晰。

掌握蝴蝶的交尾规律

拍交尾的蝴蝶,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先找到“寄主”植物。一般蝴蝶交尾都相对比较隐秘,雌性蝴蝶一般只在寄主植物附近活动。要先找到寄主植物,而后寻找雌蝶,发现目标后耐心跟踪观察,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可发现几次蝴蝶交尾;二是根据不同蝶种进行判断。多尾凤蝶、中华虎凤蝶等蝶种迎娶“新娘”的方式很奇特,它们在空中飞舞寻找“新娘”,雄蝶发现雌蝶后,会直接在空中“抱团”再落回地面。寻找这些镜头,笔者总是站在蝴蝶活动较频繁的山头上,来观察飞舞的蝴蝶,发现“抱团”交尾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无论发现哪一种交尾的蝴蝶,都不要急着靠前拍摄,因为刚交尾时的蝴蝶警惕性特别高,它们发现有危险就会飞到更高、更隐蔽的地方。

掌握蝴蝶的产卵规律

拍摄蝴蝶产卵的镜头挑战性较大,把蝶和卵都拍清晰较难。不同蝶种、不同季节,雌蝶产卵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以丝带凤蝶为例,初春雌蝶会将卵产在马兜铃的根部,夏季则是产在高高的马兜铃上部叶片的背面。丝带凤蝶寻找寄主植物的方式也同其他蝶种不一样,雌蝶不是直接飞到寄主植物上产卵,而是在寄主植物附近不停地用前足尝试植物的味道,味道对了才开始产卵。

发现这一规律后,笔者的建议是见到雌蝶尝“百草”时,就提前来到所找的植物前,做好拍摄准备,静静地等待雌蝶前来产卵。

猜你喜欢

凤蝶交尾寄主植物
谈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红星花凤蝶
绿凤蝶
金凤蝶
不同生长阶段椰树叶片对椰心叶甲中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笼养黑鹳繁殖期的交尾行为
黑凤蝶
交尾团观察
提高中蜂处女王交尾成功率的办法
湘西产筒鞘蛇菰生态环境及寄主植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