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的出口贸易效应研究
2023-06-15殷晓红吴禹霏
殷晓红,吴禹霏
(辽宁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都是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张友谊[1]分析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动因和产生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探究双方的投资与贸易效应,一方面有助于双方全面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维护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推动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区域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快双方经济发展进程,扩大双方贸易投资的规模,使双方获得更多的“贸易创造”效益,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与贸易关系出发,研究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出口贸易效应。
一、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的现状分析
表1 展示了2010—2020 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OFDI 流量与存量规模的变化情况。王淑晔[2]也对中国对上述国家及地区OFDI 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总结。总体来说,无论是流量还是存量,中国在2010—2020 年间对东南亚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不断增长的。我国对该地区的整体投资都呈上升趋势,2018 年存量第一次突破千亿美元。
表1 2010—2020 年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规模
二、OFDI 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效应分析
由2006 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可知,OFDI的动因共有四种,即资源、市场、效率以及技术导向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东南亚国家发展情况与我国类似[3]。因此,结合我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的实际投资情况,本文将选取市场导向型OFDI 和效率导向型OFDI 进行阐述。
(一)市场导向型OFDI 对出口具有替代效应
根据1977 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可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仅产品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也较低,发展中国家便把这些优势作为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以此来发展市场导向型OFDI。中国跨国公司所制造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能够在东南亚国家抢占市场份额。同时,由于历史上中国人曾多次移居东南亚,因此东南亚国家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民族关联能够促进中国企业更快地适应东南亚的市场环境,这也是我国企业能在东南亚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与优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下行以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欧美等多地市场经济衰退,但东南亚国家这类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迅速,国内需求旺盛。中国抓住机遇,积极开发东南亚市场,通过在当地建立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的方式,直接生产和销售产品。这不仅减少了我国原本出口规模,对出口也具有了替代性。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市场导向型OFDI 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替代效应。
(二)效率导向型OFDI 对出口具有替代效应
1978 年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即通过效率导向型OFDI,将边际产业转移,减少了母国制成品的出口,带动了母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被投资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化进程缓慢。我国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劳动力成本也不断上涨,一些成熟的产业需要寻求新的市场。通过对东南亚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可以将我国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进行生产和销售,使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并降低我国的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增加盈利机会。由于我国企业直接利用东南亚国家的人力和自然资源进行生产与销售,这减少了我国对当地资源的进口以及产品的出口,具有出口替代性。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2:效率导向型OFDI 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替代效应。
三、对东南亚国家OFDI 出口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我国2010—2020 年共11 年的投资贸易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按照相关文献[4]进行整理和计算,基于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建立面板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得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的出口贸易效应结果。
1.模型设定
1962 年,Tinbergen 首次将引力模型用于国家贸易的研究中,得到了贸易引力模型。后来贸易引力模型也不断得到广泛运用,研究者按照各自研究的重点来选取解释变量,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本文基于上述研究,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变量构建了双向投资贸易引力模型,根据所研究的重点将模型设定为以下形式:
在式(1)中,α0为常数项,α1、α2、α3分别表示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EX为中国对东南亚各国当年的出口贸易额,GDP为东南亚各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ZGDP为中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SOFDI为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
2.数据来源
本文的回归样本为与中国投资贸易往来密切的东南亚国家,由于东帝汶暂未加入东盟,数据缺失较多,因此未将该国纳入样本范围。本文选取了2010—2020 年间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十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其中,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出口贸易额数据来源于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OFDI 存量数据来源于各年度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二)出口贸易效应检验
1.模型选取
首先,本文用随机效应模型(REM)、固定效应模型(FEM)以及混合估计模型(POLS)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的出口贸易效应模型检验回归
表2 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混合估计模型(POLS)中,Adjusted R-squared 是0.859 720,并且表中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都表现为显著,说明混合估计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但还存在一个问题,混合估计模型(POLS)对模型进行回归时没有考虑到误差项是否符合OLS 的估计假设。所以要进行Hausman检验和F 检验来确定最终模型。
2.F 检验
F 检验结果见表3。由表3 可知,Prob.的值为0.000 0,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拒绝建立混合估计模型。
表3 F 检验
3.Hausman 检验
为确定变量间的个体效应是随机的还是固定的,需对数据进行Hausman 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Hausman 检验
由表4 可知,Prob.的值为1.000 0,应建立随机效应模型,接受原假设。
4.估计结果及分析
根据以上检验,最终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来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研究。模型检验回归结果见表5。
表5 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的出口贸易效应模型检验回归结果
总体来看,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squared 的值为0.810 973,说明模型拟合较好。其中,GDP和ZGDP两者都与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额呈正相关,说明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也在增加,即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出口量与双方的经济总量成正比。
表5 中,SOFDI数据的回归系数值为负,表明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OFDI 存量与出口贸易额呈负相关,即对出口贸易具有替代性。这说明我国对东南亚国家的OFDI 一定程度上会替代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模型中的随机效应截距项表明,我国对东南亚国家内部的出口贸易效应也有所不同,按照影响从高到低排列为:越南、柬埔寨、新加坡、缅甸、马来西亚、老挝、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
通过实证分析可知,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具有出口替代效应。出口的减少意味着我国跨国企业的实力增强,能够在当地投资设厂,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同时也说明,中国在自身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自身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同时,充分发挥了东南亚国家的比较优势,这对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对东南亚国家OFDI 的出口贸易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产生的效果仍然有限。为更好地维护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经贸往来,推动中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加速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增加投资贸易力度
政府可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同时还可以减少企业投资与贸易的限制,增加跨国投资企业的融资途径、调整投资门槛等,以此来减少或者避免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贸易过程中面临的阻碍。政府在提高自身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同时,还要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联系与沟通,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发挥自由贸易区的最大作用,为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营造良好环境。当然,企业也要严格遵守国内以及贸易国的法律法规,诚信经营,扩大投资贸易规模,促进投资贸易的发展。
(二)因地制宜地选择投资方向
就东南亚地区来看,中国企业应该继续增加对东南亚国家资源、市场及效率导向型的直接投资。这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是传统能源,还有许多新能源有待开发。但由于该地区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开采利用资源。通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输出,不仅满足了我国对资源的需求,还提高了当地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推动了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东南亚国家市场广阔,投资潜力大,对于我国这种需要扩大市场份额、转移边际产业、提高劳动效率的国家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因此,中国应继续对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和租赁服务业进行投资,在满足当地需求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时,也需要实施差异化的投资战略。例如对于越南、柬埔寨等经济较落后且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可以将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边际产业转移投资至这些国家,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
(三)增强跨国投资企业的风险意识
东南亚地区分布着多个国家,各国国情也较为复杂。因此,我国企业应在充分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后再进行直接投资。首先,跨国企业可以专门设立市场调查部门,对目标投资市场进行调研、汇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跨国投资企业应建立风险防控系统和应对机制,对投资活动进行实时管控,定期对投资风险进行审查,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最后,企业管理者要学习先进的投资管理知识,储备相关防控经验,对风险的防控进行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