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分阶段治疗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3-06-15刘兴国周晟芳
刘兴国, 周晟芳
(北京市隆福医院北苑1康复科, 2治未病科,北京 100018)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典型症状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感觉降低或消失、口眼歪斜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听觉、味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目前,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以激素类药物为主,短期虽可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效果欠佳,且激素存在副作用大、禁忌证多等弊端[2]。中医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已有丰富经验,具有价廉、辨证施治、效佳等优势,越来越受临床关注。现代中医指出,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外感风寒致风寒袭络,则面部经络不容,筋肉纵缓不收,发为此病,因此周围性面瘫以风寒袭络证多见,治宜祛风透寒[3]。此外,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终点事件处于恒动变化过程,即不同时段疾病与机能处于不同状态,治疗侧重点亦应所有不同,分阶段论治更能体现中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针药结合分阶段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针灸方案,使更多周围性面瘫患者获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隆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选择北京市隆福医院2017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5]:存在口眼歪斜(一侧嘴角下垂,一侧眼睛闭不上)、吹口哨漏气、漱口时漏水、讲话漏风、流涎、流泪等典型临床表现,体检可见患侧面表情肌瘫痪、口角下垂、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眼裂扩大等体征,患侧面部牵拉至健侧,且露齿、闭目、鼓气、蹙眉、皱额等困难;中医诊断参照《针灸学》中风寒袭络证诊断标准[6]:外感风寒发病,常在夜间突然发病,患侧面部无力、麻痹、板滞,存在面部、耳后及耳下疼痛,流涎,口角歪斜,僵滞不舒,面紧拘急,眼裂闭合不全;食物留于患侧齿颊之间;脉浮紧,舌淡、苔薄白。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2)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程<3 d;(3)年龄≥18岁;(4)精神状态良好,且认知、沟通正常,可配合研究完成;(5)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既往有周围性面瘫病史者;(3)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中枢性面瘫、颅后窝肿瘤或脑膜炎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者;(5)精神疾病患者或无法配合者。脱落、剔除标准:(1)同时参与其他研究项目;(2)依从性差,无法遵医嘱配合治疗者;(3)无明确原因失访者;(4)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现有研究方案者;(5)主动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患侧、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常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30 mg/次,早餐后服用,1次/d,在连续服用1周后,减量至25 mg/次,25 mg剂量维持6 d后减量至20 mg,20 mg剂量维持5 d后减量至15 mg/次,以此类推,每次减量5 mg,直至停药。试验组在激素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针刺分阶段论治:(1)第一阶段:发病1~3 d,取双侧合谷、足三里、风池,常规消毒穴位,足三里以1.5寸(0.25 mm×40 mm)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行补法,合谷、风池以1寸(0.25 mm×25 mm)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行泻法,每个穴位留针30 min,每间隔15 min行针,每日治疗1次。(2)第二阶段:发病4~7 d,取患侧合谷、足三里、颊车、地仓、颧髎、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常规消毒穴位,合谷以1寸(0.25 mm×25 mm)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行泻法,足三里以1.5寸(0.25 mm×40 mm)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行补法,颊车、地仓以3寸(0.25 mm×75 mm)毫针平刺,透刺得气后平补平泻,颧髎以1寸(0.25 mm×25 mm)毫针直刺,得气后平补平泻,鱼腰、阳白以1寸(0.25 mm×25 mm)毫针平刺,透刺得气后平补平泻,攒竹、丝竹空以1寸(0.25 mm×25 mm)毫针平刺,得气后平补平泻,每个穴位留针30 min,每间隔15 min行针,每日治疗1次。(3)第三阶段:发病1周后,取患侧穴、针法同第二阶段,合谷、足三里、颊车、地仓、颧髎、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穴位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以高频断续波在患者能耐受的强度下刺激,治疗3周。在针刺治疗期间,取患侧翳风穴,以清艾条温和灸30 min,避免烫伤,每日治疗1次,留针期间进行,持续治疗至针刺结束。
1.2.2 观察指标
1.2.2.1 病情评分 参照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7]评估病情,根据患者抬眉、闭眼、鼓腮、噘嘴、示齿、动鼻翼6个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每个动作分值范围0~3分,另根据患者安静时面部对称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2分,总分范围0~20分,分值越高提示面部功能越正常。
1.2.2.2 中医主要症状积分 参照《中医临床路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相关评分标准[8],主要中医症状包括畏风恶寒、面部板滞、口眼歪斜、舌苔薄白,每项评分范围0~3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2.2.3 生活质量 参照中文版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E)[9]评估生活质量,量表包括面部感觉、面部运动、眼睛感觉、泪液分泌、口腔功能、社会功能6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2.2.4 不良反应 记录用药、针刺及艾灸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与结局,客观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
1.2.2.5 复发率 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统计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复发率。
1.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House-Brackmann面神经评定系统表分级[10]拟定:痊愈(H-BⅠ级),面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功能均恢复正常;显效(H-BⅡ级),面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功能存在轻微减弱;有效(H-B分级Ⅲ级),仍存在明显功能减弱;无效(H-BⅣ~Ⅵ级),面神经所支配区域功能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完成情况对照组1例违反研究方案,私自采用民间偏方治疗,予以剔除;1例自觉疗效欠佳主动退出研究。试验组1例晕针予以剔除,其余均配合完成治疗。最终纳入者包括对照组54例,试验组55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73%)较对照组(77.78%)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病情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ortmann动态、静态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ortmann动态、静态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ortmann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畏风恶寒、面部板滞、口眼歪斜、舌苔薄白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畏风恶寒、面部板滞、口眼歪斜、舌苔薄白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FaCE面部感觉、面部运动、眼睛感觉、泪液分泌、口腔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aCE面部感觉、面部运动、眼睛感觉、泪液分泌、口腔功能、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FaCE评分比较(分,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1例患者在首次服用醋酸泼尼松片后出现短暂性恶心,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试验组未出现醋酸泼尼松片相关不良反应,1例患者在首次针刺过程中出现轻微晕针现象,经医者安慰与心理干预克服,继续接受治疗,未影响疗程,另1例针刺后针处有轻微血肿,隔土豆片热敷后吸收,未影响治疗。
2.7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随访3个月,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为11.11%(6/54),试验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1.82%(1/5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可随气候冷暖骤变、生活节奏加快与工作压力增大而增多[11]。临床发现,周围性面瘫虽不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但其所致面神经损害极大程度影响了患者面部功能,且本病发病年龄以20~40岁年轻群体居多,患者极易因面容改变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其社会功能[12-13]。
目前,西医认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关键在于早期消除面神经水肿与局部炎症,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14]。目前激素类药物在面瘫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炎症早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可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抑制炎症症状;炎症后期应用激素则可有效预防粘连,进而减少后遗症发生[15]。但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不推荐长期应用,临床亟待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灵枢·经筋》记载:“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提示风寒、风热之邪是面瘫重要发病因素,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则邪气趁虚而入,侵袭面络,颜面气血运行不畅,凝滞于经络,无以濡养面部筋脉肌肉,故而出现面瘫症状[16]。周围性面瘫多见于风寒袭络证,风寒之邪多侵袭表面经络,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效果更为显著[17]。此外,疾病在发生、进展、转归的过程中特点不同,抓住时机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促进疾病早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8-19]。基于此,本研究给予针刺分阶段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疗效、Portmann评分、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提示针刺分阶论治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本研究辨证取穴,合谷主口目歪斜,针取合谷,疏利经气而通滞;足三里扶正祛邪,且经远端穴位刺激,能够治疗口喎之症,攻补兼施;风池属风邪入脑之冲路,风汇于此,刺之疏风透邪[20]。此外,在上述基础上局部取穴,颊车、地仓位于口颊部,主治口歪,能够刺激面神经下颌缘分支、口轮匝肌、咬肌;颧髎主治面痛、口喎,能够刺激面神经颊支与颧支、颞肌、咬肌与颧肌;鱼腰、阳白、攒竹、丝竹空主治面痛、面瘫,针对眼睑闭合不全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眼轮匝肌发挥修复面神经颧支、颞支的作用。诸穴合用,远近结合,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艾灸具有疏散风寒、温经助阳、活血通络之功效,在治疗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取翳风穴灸之,祛风散寒,翳风穴善治风寒之疾,且能够较好地刺激面神经支段,促进局部营养供应与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液吸收。在取穴基础上,结合周围性面瘫病机特点分阶段论治,第一阶段患者初感风寒之邪,风气尚在络,取双侧合谷、足三里、风池远端穴位刺之,配合艾灸,透邪外出,鼓舞正气;随病情进展,疾病进入邪气渐甚的第二阶段,在患侧局部施针,强化祛邪之力,一方面增加受损面部局部血流量与受损神经周边淋巴液循环,另一方面促进炎症吸收[21];第三阶段,疾病已处于恢复期,通过电针达到刺激受损神经兴奋的目的,收缩患处肌肉,强化患处肌肉力量,恢复左右面部平衡,进而加速康复,缩短病程。同时,疾病早期经络不通,病情不稳,针刺双侧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可促使邪气外泄;疾病中期针刺患侧穴位能激发正气,疏通经络;疾病恢复期时表邪已祛除,通过电针刺激能对受损神经产生进一步刺激作用,恢复患处肌肉力量。此外,从中医角度而言,疾病具备逐渐深入、循经传变等特征,故分阶段实施针灸治疗可抑制内传,促进机体功能康复,缩短疾病进程;从病理角度分析,疾病急性期可出现面神经缺血、水肿,随病情进展导致神经水肿程度加剧,神经受压程度随之增大,故疾病不同阶段给予对应的良性刺激和刺激量,不仅能避免二次损伤,且可疏通经络、激发经气、加速邪气排出。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试验组FaCE评分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后,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刺遵循辨证施治、分阶段论治的原则,标本兼施,扶正祛邪,从整体调理了患者内环境,故效果显著,祛除病因后不易复发,且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针药结合分阶段论治在周围性面瘫风寒袭络证治疗中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