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昔日暴涨明星股退市反思

2023-06-15熊锦秋熊蔚园

董事会 2023年5期
关键词:标的营业民事

熊锦秋 熊蔚园

跨界重组比较特殊,建议监管部门可要求其充分披露说明“是否有相应人才储备,是否能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能否对标的资产实现有效控制”等,没有相应条件不应放行

5月5日,*ST中潜(300526.SZ)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股票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作为曾经在一年时间内涨幅近20倍的明星股,沦落到目前的退市地步,有关各方都应从中反思。

中潜股份由于2021年度财务数据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亏损”退市红线而被*ST。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18亿元,净利润为-372万元,但其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一个原因是审计机构无法对光伏支架业务(营业收入7828.71万元)的商业合理性等作出判断。这些情形触及创业板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ST中潜股票上市交易。

*ST中潜的资本市场轨迹在A股公司中有一定的典型性。比如,公司主营业务为潜水装备等研发、生产、销售及潜水服务,上市后筹划了多次跨界收购,涉及大数据、软件、半导体、光伏等领域。公司因2019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等,遭到监管处罚。

回顾公司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的股价走势可以发现,其股价从11元附近起步,一路猛涨到219元,市盈率高达数万倍,股价似有被操纵迹象。2020年12月公司公告称,实控人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但实控人涉嫌的操纵标的尚不得而知。创下股价巅峰之后的中潜股份一路下跌,如今再退市,中小投资者亏损惨重。

*ST中潜的案例反映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予以反思。

一是进一步优化股票发行注册制。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当前国民经济最应支持的行业、领域,也应是证券市场需要重点支持的行业、领域,要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源配置和流动到急需的、重大的领域。目前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基本明确了自身定位、主要服务或支持领域,建议股票发行审核和注册部门,建立更加细分的支持上市的行业白名单,属于白名单内的行业企业,优先审核和注册,不一定要按照企业申报时间先后进行审核、注册。

二是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跨界并购。符合正常逻辑的并购重组,应是顺应企业经营业务发展需要、自然而然的并购重组。但一些A股上市公司却不务正业,不顾自身业务和能力的基本面,忙于蹭热点或“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总想着搞搞并购就可不费吹灰之力提升业绩。然而,不少公司开展跨界并购并无相应的人才储备,难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甚至对标的资产也难实现有效控制。最终,不少此类并购成为加剧上市公司亏损的沉重包袱。

目前上市公司要进行重大重组,需要充分披露说明是否符合“有利于上市公司增强持续经营能力”等条件。跨界重组比较特殊,建议监管部门可要求其充分披露说明“是否有相应人才储备,是否能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能否对标的资产实现有效控制”等,没有相应条件不应放行。

三是强化对市场操纵行为的稽查和追责。目前对虚假陈述的民事追责体系相对比较完善,证券法对市场操纵也规定了民事赔偿责任,但很难见到市场操纵民事赔偿责任落实的案例。为此,建议完善对市场操纵行为的相应民事追责制度。目前证券违法行为人所缴纳的行政罚没款可用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通过先行政处罚,再由利益受损投資者(或投保机构代表投资者)向证监部门提出申请,也可一定程度解决市场操纵的民事赔偿问题。

猜你喜欢

标的营业民事
“太空旅馆”营业中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论民事共同诉讼的识别进路
具有两个P’维非线性不可约特征标的非可解群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红周刊绩优指数100只标的股一览
加强民事调解 维护社会稳定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民事保全:价值回归与平等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