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金鸡湖,一张蓝图的深意
2023-06-14向煜
向煜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历史是一面镜子。一路风雨一路晴,蹒跚走过的路,既是今天的基石,也是明天的航灯。
从江南小城成长为“最强地级市”,规划之于苏州来说,尤其重要。春秋时期,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在苏州附近“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筑大城周四十里,小城周十里”,建造了阖闾城。此后苏州城几经战火洗劫,来到宋朝,一座名为“平江府”的规整壮丽的江南城市诞生。南宋时,摹绘当时平江府的城市地图《平江图》出世,就此奠定了苏州城的规划基础。时至今日,就城址与水道而言,苏州城与《平江图》几乎没有变化,令人惊叹。
1994年,另一张令人赞叹不已的规划图横空出世——苏州与新加坡合作,决定在城东建造一座新城——苏州工业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苏州人凭着敢闯敢创的实干精神,成就了如今的中国第一“园”。
没有“褪色”,规划图里的坚守
2022年的最后一天,金鸡湖隧道正式通车,3分钟从湖东“转移”到湖西的梦想照进现实。
这条隧道的故事可以往前追溯10年。作为国内最长的明挖法城市湖底公轨共建隧道,金鸡湖隧道采用了最大矩形断面结构——“四孔一管廊”,其中南侧两孔一管廊为双向6车道的道路隧道,北侧两孔为轨交6号线上下行线。这种结构,不仅提升了湖底空间的利用率,也大大强化了公路及轨交的运营功能,一举多得。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如此独特的设计,仅前期研究和规划,耗时就超过10年。这一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园区“一张蓝图绘到底”理念。
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故事,则要从30年前开始说起。1994年,园区打下了开发建设的第一根桩,从此这片土地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如今很多人都知晓,这些都来自一张规划图,但大家或许不清楚,当年那张价值三千万的规划图不仅包括了地上大家看得见的部分,连地下管网、道路交通、水电气等都有详细规划。
规划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开发建设伊始,园区就充分借鉴、吸收新加坡和国际大都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将规划的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放在首位,着力把一张张设计图纸,化为工作目标,以科学规划引导各项建设。
在适度超前的原则下,园区以“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取代彼时国内很多地方的“规划规划,纸上画画”“边开发、边规划”,为之后城市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规划即法”四个字也随着园区的迅速发展为人熟知。
在园区,“规划最大”,任何人不得凌驾于规划之上。创立之初,园区采用发达国家通行的办法,只有授权规划师可以审批各类规划申请,政府批准的规划必须公之于众。如果投资者提呈的规划设计书被规划师否定,可以有两次申诉的机会:一次是投资者超规划范围的“违规申请”,由规划建设局局长裁决;再次是投资者不服裁决,可向管委会主任“上诉”。行政管理层不能干预正常的规划审批,技术管理层无权更改通过法定程序确定的规划。正因如此,园区开发至今,领导班子调整过多次,但区域发展格局与当初规划设计几乎一模一样。
在如此之高的规划执行力下,园区始终保持住既定的科学功能布局、适宜的建筑容积率、错落有致的建筑高度、和谐多元的建筑风格,勾勒出了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有了早年间立下的规矩,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会有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两张图的故事了。那里摆放着1994年设计师手绘规划效果图和当下的金鸡湖实景图,两者相似度高达90%以上。“所见即所得”,图纸与实景高度吻合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园区的高瞻远瞩和近三十年来的坚持。
自规划始,演绎金鸡湖传奇
规划,是新加坡的强项。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进入高速发展期,为实现对全域土地开发进行前瞻性统筹,在1971年开始编制长期规划,作为指导新加坡未来40年至50年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的战略性规划,长期规划每十年修编一次,以灵活应对新发展机遇,保障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最佳利用。
目光聚焦园区城市建设,最令人折服也是“规划先行”,而演绎“规划传奇”的第一个场景应该是7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区的整体垫高。
作为水乡,苏州地势向来比较低,城东更是一个低洼地,即便不是汛期,也常常会出现到处水汪汪的场景。园区开发建设的元老们都记得,当初为了完成实地勘察,很多时候是需要划船进去的。
这种地势状况,显然是不利于招商的,更别提发展了。就此,新加坡合作方提出了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方案:70平方公里的中新合作区整体垫高几十厘米。
在当时,这个方案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毕竟这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对于彼时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苏州来说,很难承受。但是,一位新加坡规划师的一席话打动了所有的反对者:“如果有朝一日,苏南地区发生了千年一遇的洪水,而那时投资者乘坐直升机在天上飞,看到其他地方都淹了,只有苏州工业园区在水面上,这是什么感受?这才是他们愿意来投资的地方。”
这个理由打动了苏州。最后,中新合作区平均垫高95厘米。
这95厘米带来的,是狂风暴雨下也不会积水的园区,是汛期不担心水淹的园区,也是被垫高的园区人的视野。
园区人坚信,有些一次性的大投入,是可以一劳永逸的,最能体现这一点,就是那张高价的规划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张规划图不仅是超前,还做到全覆盖。一位参与过园区规划管理的领导曾说,园区不仅从中国国情和苏州现实出发,编制了高标准的、独具特色的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还先后出台了300余项刚性约束极强的专业规划,形成了严密完善的规划体系。并且,在那份设计图纸中,大到一个区域的功能板块,小到一处街头小景设置,都有详细的坐标和建设标准。
也正是这样的全覆盖,使得园区在明确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各项开发建设,创造了园区土地出让的高收益,创造了可预见低风险的投资环境,保障了投资者的长期利益。
当然,规划不等于僵化。在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园区基本上每过五年,就要对全区总规划进行一次全面“检讨”或调整,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而“白地”“灰地”的弹性制度,也为这座创新之城预留出了发展空间。
从以前到现在,每一次的规划,成就了如今的园区和苏州,成就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李光耀世界城市……一系列荣誉。
循序渐进,产业根基坚实铺就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产业发展从1965年至今大致经历了3至4次更替。基本是每10年一次产业升级转型,逐渐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发展到今天的知识型经济为主。其间,新加坡在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左右,先后进行了三次阶段性产业升级和转型。
翻开园区产业发展路径,从姑苏城的东部一隅走向创新之城,同样不是一蹴而就,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转折,都是其基于自身发展的深谋远虑,都是为今日铺就的坚实根基。
园区产业起步于外向型经济。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苏州人从田岸走向口岸,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跨越,走上了经济国际化的道路。
乘着这个“东风”,外向型经济在园区发展得风生水起。同时,园区也意识到,外资带来的制造加工业再强大,但不足以支撑长远发展。随着不断积累和产业基础实力日益雄厚,二十一世纪伊始,园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悄然转变,开始主动与高科技“结亲”。
2000年,一片茭白地上,建设者们打下了苏州国际科技园的第一根桩,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园区科技自主创新的伟业是从这里起步的。
更大的突破发生在2005年后。那一年,园区大手笔开始实施“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行动计划。从“引资”向“引智”转变,曾经的制造业高地,展现出了注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新面貌。
2006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后更名为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破土動工,第二年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开园,并于年底成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区域。2022年,园区生物医药产值达1368亿元,同比增幅15%以上,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虽然没有直接资料显示,园区于2006年开始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是借鉴了新加坡的经验,但翻看历史我们清晰可见,新加坡于2000年开始在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相信,对于定期前往新加坡参与培训的园区的领导们定是有所触动的。
不止生物医药。2006年,园区在国内率先布局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一步步建载体、引人才、招企业,构建日益完善的产业生态,推动从研究走向应用、从技术走向产业。十多年悉心培育,园区的纳米产业从“零基础”变成“千亿级”,并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以园区为核心的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Suzhou Industrial Park”衍生出Innovative的含义,园区这座名副其实的“创新之城”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铿锵有力的。也正因有了一步步细致的产业发展规划,才造就了如今的园区——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22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四,较上年度提升3位,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记者手记
岁序更新,描绘“一主两副”新蓝图
从1971年至2020年,新加坡已完成4轮长期规划实施,都对城市发展发挥了纲领性指导作用。2021年,新加坡启动第五轮长期规划的修编工作,目前已发布阶段成果。资料显示,此次规划报告的主题为“为梦想打造空间”,并从居住空间、就业空间、休闲娱乐、交通出行、遗产保护、蓝绿生态和低碳韧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策略。
欲事立,须是心立。欲心立,须有定力。从800年前的《平江图》到后来的园区规划图,每一次规划的背后,有地理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等加分,更离不开苏州人勤奋努力,蕴刻的是苏州的精神脉络。
翻开园区发展规划,目标同样清晰。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园区将进一步统筹空间、破解难题、持续创新,坚持“规划先行”“精致更新”“示范引领”,全意瞄准“四个一流”总目标,全力描绘“一主两副”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