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教学在海战伤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3-06-13刘意抒蔡丽萍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伤情卫勤考核成绩

刘意抒,蔡丽萍

海战伤救治能力是海军卫勤保障人员的重要技能,既包括外科创伤救治技能,又包括战场条件下的火线区域急救技能。海军军医大学是海军基层卫勤保障人员的主要培育基地,其教学培训效果直接影响海军基层卫勤救治能力。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实战化环境下的海战伤救治能力难以练就,火线救治能力与现实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现代化战争下,新伤情、新特点源源不断[1]。因此,对新形势下海战伤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模拟教学训练模式对提升海战伤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探讨[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将2020 年9 月参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海战伤技能培训的40 名本校学员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 名,均为男性,年龄20~22 岁。参与培训的学员均为同届在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因此,2 组学员在性别、年龄以及救治能力的理论基础掌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2 组学员培训课程均为理论授课以及实操教学。对照组学员采取传统的理论授课以及实践操作训练模式,即授课教员先理论授课,后学员利用教学视频进行操作学习,再自行训练[3]。

观察组学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模拟教学训练模式,即同一授课教员理论授课,再利用本院训练中心的战救训练仿真模型和特定环境进行“实战化”培训。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精细化设计战救背景。邀请院内野战救护专家以各类战场环境(陆地、船舶、海上、海岛)为背景,分别设计战场环境以及伤员具体伤情[4],内容涵盖气道管理、止血、包扎、循环支持、固定、搬运、保温、经骨髓腔输液、止痛以及基础生命支持等战伤救护技能。(2)不同背景环境下交叉训练。采取本模式培训的20 名学员分为4 组,每组5 人,4 组同时进行不同场景的战救培训,每个场景训练结束后互换训练场景,确保每组学员均能接受到所有场景的培训[5-6],熟悉各类场景中伤员的救治要点。(3)模拟战场环境。通过场景布置,利用音、视频技术以及仿真技术手段,为训练场地营造出一种逼真的战场环境,给学员增加真实的紧张氛围感[7]。(4)设置仿真模拟伤员。利用具备呼吸、循环系统以及躯干四肢战创伤救治模块的“假人”来作为训练伤员,可实时反映伤员的部分生命体征[8],作为学员施救有效与否的判断。(5)总结讲评。每组学员在每个场景训练结束后均进行小组讨论,做出总结,同时邀请教员进行点评,并帮助指出不足,为后期训练提供改进方向。

1.3 效果评价培训课程结束后,依据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学员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理论考核以培训时的理论课程内容为纲要,由带教教员出题,全体参训学员作答[9]。实操考核在模拟“假人”上出现各类伤情,学员需要迅速做出伤情判定以及正确的战救操作,通过考核成绩判断各组学员的培训效果。此外,还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来间接判断学员对此次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共发放40 份调查问卷,回收40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类考试成绩以±s表示,行t检验;满意度指标以百分比(%)表示,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总样本量为40),同时部分理论期望频数低于5,因此,采取Fisher’s 精确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学员均参加理论以及实操考核,其中对照组学员理论和实操考核平均成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分,± 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学员考核成绩比较(分,± s)

分组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20 20理论考核成绩86.3 ± 6.4 76.9 ± 3.4 6.742 0.021实操考核成绩88.1 ± 7.2 75.4 ± 9.2 7.921 0.017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比较调查发现,观察组学员的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学员对战创伤综合救治水平、临床思维改进、团队协作以及基础知识的理解等方面的认可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比较(例,每组n=20)

3 结论

战伤救治技能是我军卫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需要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完成战时官兵负伤的紧急救治,在野战外科学中占有重要教学地位[10]。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武器装备也在不断发展,伤员的伤情特征也在随着装备更替而变化,导致伤情发生的影响因素更加复杂,伤情种类更加繁多,复合伤越发常见[11-12]。

我军卫勤人员大多数毕业于3 所军医大学,由于当前处于和平年代,军医大学学员无法经历真正的战争,即使是基层卫勤人员对伤员的接触也仅限于常见内科疾患以及高发的软组织挫裂伤。因此,不论是在校学员还是基层在职卫勤人员均对真实的战创伤较为陌生[13],传统的训练方式对其真实战场救治技能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模拟教学主要是指利用各类技术性模拟手段,真实再现一个与实际环境相似的训练氛围,既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受训人员的训练成绩,又可避免真实环境可能带来的危险[14],满足受训人员的要求。

本研究采取模拟仿真伤情结合情景再现各类战场环境,既有“枪林弹雨”,又有铁丝栅栏等一系列模型和环境。因此,学员进行战创伤救治技能培训时,可体验“真实战场环境”下的救治步骤,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去操作一项战救技能;深刻认清战场救治不是某一个项目的操作,而是一系列复杂伤情的对应处置,需要卫勤人员的伤情判断、火线区域紧急救治、脱离火线的搬运操作,以及火线后的战术区域救治和医疗后送救治等综合技能实施。本研究发现采取模拟教学的学员培训成绩优于接受传统培训的学员,同时课程满意度也更高。

因此,针对战创伤救治采取模拟培训可以引导受训学员全面掌握伤员的救治原则,在提升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救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培训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伤情卫勤考核成绩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