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家长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调查

2023-06-13赵芳芳吕金昌陈东宛黄晓凤

现代食品 2023年7期
关键词:知晓率零食饮食

◎ 徐 彦,赵芳芳,吕金昌,陈东宛,高 彭,黄晓凤

(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300)

营养知识与健康营养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营养知识缺乏对积极的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有极为不利的影响[1]。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营养知识学习、饮食行为形成的重要阶段[2],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行为的建立具有关键的引导作用。本研究调查了北京市某区3 所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父母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状况,为开展家长营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区3 所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父母1 405 人。共发放问卷1 405 份,回收问卷1 336 份,回收率为95.09%;有效问卷1 216份,有效应答率为91.02%。调查前均已获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为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为小学生营养改善试点研究编制,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营养知识(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钙的最好来源、豆类食品的优点、儿童肥胖的危害等共计20 道题,每道题5分,共计100分)、饮食行为(每周吃早餐、新鲜蔬菜、水果、肉类及蛋类频次)、喂养行为(每周给孩子做早餐、喝牛奶、买饮料、零食及带孩子在外就餐情况)。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1 进行数据双录入并核查数据一致性。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进行两组均值的比较,方差分析进行多组均值的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小学生家长1 216 人,其中父亲492名(40.46%),母亲724 名(59.54%);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35 人(2.88%),初中278 人(22.86%),高中/中专379 人(31.17%),大专/职大355 人(29.19%),大学本科及以上169 人(13.90%);职业为家务154 人(12.66%),待业122 人(10.03%),国家机关、党群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73 人(6.00%),专业技术人员142 人(11.68%),商业、服务业人员518 人(42.60%),农林牧渔水利的生产人员32 人(2.6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75 人(14.39%)。

2.2 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营养知识平均得分(45.05±17.86)分,知晓率较高的前5 个营养知识为健康的饮料(91.79%)、钙的最好来源(73.62%)、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61.34%)、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59.48%)及儿童营养不良的危害(58.91%);知晓率较低的5 个营养知识为豆类食物的优点(15.90%)、营养丰富的早餐搭配(19.22%)、从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角度优选畜禽鱼蛋类食物(21.14%)、《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谷物为主”的含义(23.23%)及小学生每天喝牛奶克数(24.76%)。女性家长营养知识得分高于男性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05,P<0.001);不同文化程度家长营养知识得分随文化程度增长而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9,P<0.01);不同职业家长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0,P=0.293),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小学生家长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分析表

2.3 饮食行为情况

每周吃6 ~7 次早餐960 人(78.95%),吃4 ~5 次140 人(11.51%),2 ~3 次57 人(4.69%),≤1 次59 人(4.85%);其他食物频率见表2。家长饮食行为中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和牛奶的摄入偏少,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表2 不同食物的食用频率表

2.4 喂养行为情况

每周每天给孩子做早饭838 人(68.91%),每周4 ~6 天做早饭228 人(18.75%),每周1 ~3 天做早饭56 人(4.61%),几乎不做早饭94 人(7.73%);每周带孩子在外就餐次数:几乎不去363 人(29.85%),1 ~2 次798 人(65.63%),≥3 次55 人(4.52%)。其他喂养行为见表3。由表3 可知,家长的喂养行为虽有一部分人注意孩子日常的零食饮料控制,但依然有超半数的家长在零食、在外就餐方面较为随意,不利于孩子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表3 常见零食饮料喂养行为情况表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某区小学生家长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学生母亲知晓率高于学生父亲,与曾心靛等[3]、殷锋科等[4]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原因是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主要由母亲负责,孩子母亲较父亲更关注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更积极主动地获取营养知识。家长文化程度越高,营养知识知晓率越高,与陈文军等[5]、石全娟[6]的调查结果一致,可能是文化程度越高,对营养知识的汲取越积极,对健康知识的理解、接受程度越高。喂养行为中给孩子买饮料、零食、外出就餐情况比较普遍。营养知识和营养行为存在分离现象[7],可能原因是家长的饮食行为、喂养行为已形成固定行为习惯,短期内坏习惯的危害并未显现引起家长的注意,加之行为习惯的养成较困难。

综上所述,应加强家长的营养健康知识宣教,积极改变其不良营养行为,建立健康喂养行为,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营养习惯。可以采用以下方式。①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家校合作是提高学生家长营养知识水平的重要方式[8],学校可通过家长讲座、家校通、发放营养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营养健康知识,通过组织亲子营养餐等活动帮助家长建立健康的营养行为。②针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可以采用体验式宣教,让家长参与学校的营养教育、膳食计划、食物准备、制作,在家长参与过程中实时给予营养指导和宣教,让家长在体验过程中学习营养知识[9-10]。家长从掌握营养知识到指导饮食行为和转变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反复强化营养宣教的内容,维持营养干预的连续性,才能确保效果[11]。

猜你喜欢

知晓率零食饮食
春节饮食有“三要”
零食知识知多少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零食不能乱吃!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找找身边的健康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