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营造下诗性景观文化研究
2023-06-13王啸龙付婷
王啸龙 付婷
摘 要:浙东唐诗之路,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通过对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古村落与自然环境进行调研,挖掘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分析在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人、景观和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利用文化转向的方式,对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乡村景观进行改造,增强景观人文属性,形成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文化,从而带给人更具有诗性美感的景观感受。
关键词:乡村景观;景观文化;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转向
为了贯彻落实浙江“大花园建设”的要求,充分挖掘浙东唐诗文化,打造具有唐诗气象、浙东气韵的诗性景观,浙江省开展了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其中的浙东唐诗之路是浙江诗路文化带中一条融合了山川河流、诗词歌赋、民俗传说的山水人文之路。本文通过对浙东唐诗之路的走访调研,总结概括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分析在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人、景观和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探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文化转向问题,希望营造出具有诗性美感的乡村景观。
一、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乡村景观分类
万亩良田、涓涓细流、袅袅炊烟等景观,共同构成了美丽的乡村风貌。这些乡村景观可以大致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种形式,其中一些乡村景观以物质形式存在,逐渐形成景观文化,传承至今。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乡村景观大致分为聚落景观、自然景观、建筑景观以及农作景观四种类型。
(一)聚落景观
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中非常重要、突出的景观形式,正是由于我国乡村聚落的差异化,才产生了风格特色不尽相同的乡村景观。乡村聚落是乡村居民聚居地,是其栖居、交流、贸易、农耕、娱乐的活动场所。聚落景观主要由民居院落、空间肌理、街巷等多种自然人文因素共同构成。在长期发展中,祖先们根据地貌地势对村落进行布局,逐渐形成当地特有的院落结构、道路交通、水系网络。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高迁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建于元代,建筑保留了明清的风貌,是浙江中部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由于此地南高北低,阳光都被南方的高山所阻挡,于是高迁村祖先北建“七星墩”,南建“七星塘”,村中有形如弯月的月鹿河,“七星塘”“七星墩”与月鹿河遥相呼应,呈“七星拱月”之势。《吴氏家谱》记载:“此地有遥岭列翠,近水拖蓝,又有七星拱月,环绕村北,碧玉葱葱,地气佳也。”在村落内东、西、中三个方位,各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水坑,引自村旁的白水溪,使村落形成了独特的布局。
(二)自然景观
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分布着山地丘陵、湿地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类自然景观,丰富的自然景观也为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乡村自然景观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候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
天姥山、四明山、天台山、会稽山与鉴湖、剡溪共同串联起了浙东唐诗之路,吸引了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是集“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等中国传统世界观、审美观、生态观于一体的体验地。作为新昌一邑之主山,天姥山“苍然天表,千姿万壮”;四明山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被誉为天然氧吧;天台山多悬崖峭壁,石梁飞瀑十分壮观;会稽山曾聚集数位文人于兰亭开展雅集活动,可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鉴湖湖面宽阔,近处碧波映照,远处青山重叠,如在镜中游;剡溪为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境内主要河流,历来有“剡溪九曲”之胜景。各个村落依山而建,靠水而生,在山与水的共同滋养下,展现出具有诗意的乡村风光。
(三)建筑景观
乡土建筑是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由于南北方的气候、地形地势差异,形成各式各样的乡土建筑形式:福建“圆中圆,圈套圈”的永定土楼、云南的干栏式竹楼、安徽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黄土高原的靠崖式窯洞等。这些乡村建筑都是结合当地气候,并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搭建而成。乡村院落是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只是一片普通的空地,却承载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史,同时它也是邻里之间相互沟通的空间,村民可以围聚在院落内喝茶、下棋、聊天,孩童可以在院落里嬉笑打闹。
斯宅村的千柱屋是浙东唐诗之路上极具特色的建筑景观。千柱屋因为房屋建造有千根柱而出名,它以正厅为中轴线,分布5条纵轴线和3条横轴线,形成庭院式建筑布局;左右两边共有8个四合院、10个天井,各个院落之间贯穿相通;整座建筑的梁、柱、门、窗、墙上都有装饰,院落结构极具特色。千柱屋这种建筑结构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其整体是一个家族的栖居地,内部的门户却又各自独立,既有“大家”,又包含了“小家”,兼顾收与放、开与合,体现出典型的中国封建礼法和家族制度,走在这里就能看到整个斯氏家族曾经的辉煌和代代相传的人文精神。
(四)农作景观
农作景观能够直观展现乡村气息。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景观中自然离不开农作景观,传统农业的区块式种植方式,使农作景观呈现出独特的形态,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同地区的乡村农作景观存在差异,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不同,整体上形成了南以水稻为主、北以小麦为主的农作特色。随着如今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乡村农耕也结合现代化技术,开辟了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乡村农田不再仅仅作为耕种场地,还成为旅游观光体验地,农业生产与旅游业逐渐融合,乡村农作景观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浙江省天台县地区大力提倡片区化发展,位于平桥镇的张思村与其他村落共同组成张思片区,进行片区化发展,将铁皮石斛和桃园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并种植有火龙果、葡萄、黄茶等多种其他作物(图1)。张思村的桃园极具地域特色,每年盛夏桃香百里,许多游客都会前来体验采摘桃子的乐趣,该地由此成为农作体验的胜地。
二、山水诗在感受与互动中产生
山水诗是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由东晋诗人谢灵运开创,其脱胎于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玄言诗。诗人在观山阅水过程中有感而发,借湖光山水抒发内心的情感,在对山水的感受与互动中创作出诗歌。可以说,山水诗是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为景观文化赋予了诗性内涵。
(一)观览山河,有感而发
青山绿水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经过上万年的演化,形成俊秀、奇险、壮丽的山水风光,吸引历代诗人慕名而来、游景赏玩。面对高耸的山峰、湍急的河流,诗人感慨万千,产生无限的遐想,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这些山水诗不仅描绘了秀丽的河山,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游历山水,对于诗人来说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即艺术体验。诗人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产生对自然独特的见解和感触,当对这些秀丽山水的感受达到极致,便产生了创作欲望。诗人在脑海中不断进行构思,写下这些山水诗,传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李白曾梦中游历天姥山,用诗句描绘出天姥山的雄伟壮阔:“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面对会稽的山水,王昌龄在《送欧阳会稽之任》中写下“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作为山水诗派鼻祖的谢灵运,更是一生都在游历山水,面对山水有感而发,于是创作诗歌,每一首诗作都饱含着他对山水自然的向往。
(二)人景交互,在互动中创作
山水诗是在诗人与山水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同时这种诗人与山水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是诗人单方面对山水自然的感叹,也有自然对诗人的浸染。
古代诗人游览山河,创作出传世绝唱的山水诗篇,体现了自然与诗人之间的互动。对于壮丽山河而言,诗人的传颂使其闻名天下;对诗人而言,壮丽山河是他们寄托情感、抒发情怀的载体,正是通过观赏这般美丽的山河风光,从中受到感染,才创作出那些唯美、高亢的山水诗。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便将敬亭山化作以“人”形态出现的知己,两个“人”彼此对坐而望却不相厌,因而写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句。这种人与景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具有诗性内涵的景观文化。此外,这种人景之间的互动,在词人的创作中也十分常见,辛弃疾在《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看着青山妩媚多娇,猜想青山看着自己也应当有同样的感觉。
三、文化转向——从自然山水到景观文化
(一)文化转向与景观文化
“文化转向”一词是由翻译研究学派提出来的,指在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展开讨论,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关注语言本身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空间研究领域出现了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的文化转向,不再局限于对景观物质存在的表象探索,更多地关注景观给人类带来的“地方感”“场所精神”等景观文化意义[3]。
在人类与景观的长期互动实践中,自然山水不再只有自然属性,而逐渐有了文化属性,形成了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即景观文化。人与景观的互动过程包括营造过程和使用过程,在这两种过程的共同作用下,才完成了景观的文化转向。人们在营造景观的过程中会凸显景观文化,同时,景观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会影响人的情感。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逐渐将关注点从山水的自然属性聚焦到以“场所精神”等为主的文化属性上。
(二)自然山水属性的转变
乡村的自然山水景观令人为之驻足,但近年来,这类景观千篇一律现象凸显,乡村景观与现代化建设的生硬融合、改造,使得人们对如今的部分乡村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乡村景观营造流于表面,变得趋同化,缺少内在的文化精神,那么人们很难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乡土气息,难以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山水景观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文化属性,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很多诗人在游览山水的过程中会进行文学创作,也会想到前人留下的诗句,如游览泰山时想到《望岳》中的经典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景观的营造是一个主、客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景观文化是联系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景物之间的媒介。从人与景观文化的关系来看,人发展了景观文化,景观文化也影响了人。人在与景观的长期互动中,赋予景观人文精神,创造和形成了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这便是景观文化。景观营造不应只关注自然景观的本质特征,还应追根溯源,找寻历史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此外,应感受自然景观本身具有的乡土气息和乡土情感,将这种乡土情感和谐融洽地应用在乡村景观营造中。
四、结语
如今,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随着“大花園建设”行动计划的落实,浙江势必会打造出“诗画浙江”名片,打造出具有唐诗气象、浙东气韵的诗性景观。乡村景观营造是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乡村景观营造中,转变山水景观的自然属性,形成具有诗性内涵的景观文化十分必要。可以对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乡村景观进行适当改造,通过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强景观的人文属性,挖掘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内涵,形成具有乡土气息的景观文化,带给人以更具有诗性美感的景观感受。
参考文献:
[1]韩立国.乡土物质景观的传承[J].建材发展导向,2018(24):77-78.
[2]黄铮.乡村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张群.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设计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4]毕雪婷,韩锋.文化景观价值的解读方式研究[J].风景园林,2017(7):100-107.
[5]李晓黎,韩锋.文化景观之理论与价值转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风景园林,2015(8):44-49.
[6]徐桐.景观研究的文化转向与景观人类学[J].风景园林,2021(3):10-15.
[7]王竹,王珂,陈潇玮,等.乡村“人地共生”景观单元认知框架[J].风景园林,2020(4):69-73.
[8]翟天然.环境行为学视阈下的互动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9]李畅.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5.
[10]张东强,李海燕.基于文化景观感知的景观陶艺研究[J].绿色科技,2013(3):111-113,117.
[11]张群,裘鸿菲,高翅.浅析景观文化[J].山西建筑,2007(16):25-26.
作者简介:
王啸龙,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付婷,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