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在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2023-06-13李婷婷刘鑫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数字技术

李婷婷 刘鑫铭

摘 要:湖南湘西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还有宝贵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从功能性、地域性、商业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总结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价值,分析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存问题,论证数字技术在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价值,提出数字技术在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价值解析及优化重构研究”(19B458)阶段性成果、吉首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民间工艺数字化展馆设计实践研究——以春海苗族挑花艺术馆为例”(JGY2022014)研究成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的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由此可见,传统村落的保护引起了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积极响应和高度重视,其中,湘西地区共有六个村落入选。这些村落作为人居环境建设思想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多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宝贵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

公共空间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日常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体现出村落的历史变迁、价值理念与风俗习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逐渐式微,公共空间的功能逐渐丧失,与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和文化保护目标背道而驰,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问题日益严峻。如今,数字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数字技术运用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保护成为必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更是加快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如何采用数字技术对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进行保护与创新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存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活力丧失

湘西传统村落在发展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开始进入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传统的农村、城市边界开始模糊。人员流动速度的加快使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再加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传统村落里的公共空间逐渐无法适应村民的现代需求。农耕文明时期,村民多自给自足,或依靠血缘、宗族关系生存,此时的公共空间担负着村落内的复杂社会活动和各种功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空间环境系统。然而,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使村民的族群意识逐渐淡化,公共空间的使用人数逐渐减少,功能慢慢丧失。

由于城镇发展不平衡,湘西地区传统村落的人口构成发生了变化,大量劳动力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导致村落空心化问题严重。村落中,老年人和儿童的数量相对较多,这不仅使公共空间丧失了活力,而且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也有很大影响。不仅如此,劳动力外流使得村落中的闲置住房越来越多,这些住房因无人居住寿命缩减,最终走向消失。

(二)同质化问题严峻,千村一面

传统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我国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和7000多项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传统村落里。湘西是湖南省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受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公共空间形态,吊脚楼、马头墙、雕刻装饰等都各有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村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及村落保护意识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现代住宅的建设,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村落中公共空间本土风貌的完整性。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材料、工艺、结构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但也使村落的民族特色丧失,各传统村落越来越相似,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公共空间也在此过程中失去地域性,丧失了其应有的活力。另外,依附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濒临消失,“空心村”的出现更是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了传承人匮乏的困境。

(三)商业化过度,品质不高

自新农村建设政策提出以来,乡村旅游就成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湘西地区大多数传统村落都自然景色优美,历史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许多村落借此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了农村致富的步伐。村落适当发展旅游业,推动了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村民收入和就业机会。然而,某些地方盲目发展旅游业,各种林立的商铺让当地的古村落失去了固有的民风民俗,丧失了当地建筑的地域性,导致古村落的各项功能逐渐衰退。村落公共空间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游客就无法从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会感到不尽兴,便没有重游意愿。随着不少传统村落被盲目开发,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壞,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问题日益严重。

二、数字技术在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

应用价值

(一)促进村落可持续发展

对传统村落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保护村落原貌及文化的动态稳定。传统村落的活力是维持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往往是通过非物质方面与物质载体的有机融合实现。如何使传统村落中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保存得更加完整、长久?数字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技术可以激活村落公共空间的发展活力,进而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使用数字技术,可以让物理保护更加科学,比如:更快地发现建筑变形,从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针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外观、结构、地形等进行数字采集、建模、呈现,使其以数据的形式被永久保留下来;将数字产品应用到公共空间,可丰富其功能,增强其活力。与传统的保护理论和方法相比,在实现村落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方面,数字技术更加具有优势,一系列的数字技术能够还原古村落特定时间段的全貌及历史文化信息,且不会因时间的改变而变化。这种信息化管理有利于网络传播与展示,有利于推动村落的发展。

(二)助力湘西的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湘西具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些古村落,对进一步传承发展湘西文化特别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湘西自治州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4年)》中提到,要对传统村落集中成片区的非遗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并提出利用数字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播与推广,依托数字技术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首先,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机遇。2022年8月31日,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2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推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2021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达58.8%。这些数据说明数字技术在农村得到了推广与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与数字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数字技术也会更好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乡村振兴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应用路径。数字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视的问题。部分湘西村落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差,经济发展状况不太乐观,数字技术在乡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有助于挖掘传统村落的潜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三)有利于文化多向延展

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当前,相关部门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大都停留在建筑物上,对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地域文化很少关注,导致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面临发展困境。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湘西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带来契机。在时间上,可将公共空间中不同时间段的村落风貌及区域文化用数字技术表现,打造村落的发展时间链,供人了解村落的发展历史及公共空间的变化;在空间上,在对应时间真实再现村落的整体布局、形态及地理环境;在内容上,形成村落历史变迁的数字资源库,便于查找与管理。数字技术可让不同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永久存在,促进湘西传统村落文化多向延展。对村落来说,在不破坏整体的前提下,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都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对相关部门来说,村落的所有信息会实现可視化,治理水平将会大大提升。

三、数字技术在湘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

应用策略

(一)村落地理环境的数字化

湘西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地理环境、建筑风格等都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素材与资源的保存的,通过数字化转化,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这对于村落文化的活态传承及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无人机对传统村落的建筑、道路、水系等空间数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采集,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构建三维实景模型。运用三维建模技术不仅可以保存目前村落的整体空间状态,修复破损建筑,而且可以针对村落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建立数字档案,让村落中的民族文化得到永久保存。在实景三维数字化的基础上,将村落中建筑文化、民俗民风、历史变迁等信息的文字、图片、语音收集、整理好,形成多维数据信息,建设传统村落的数字化网页。另外,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广泛应用,互动式体验可让游客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村落文化,通过增强感官体验获得身临其境之感。

(二)村落民俗文化的数字化

相较而言,文字与图像的观看感受是有所差异的,对受众来说,图像性信息通过直观感知得到,且更易理解,印象更加深刻,而文字性信息则需要大脑进行思考、加工获得。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将文字以图片的形式进行更好的表达,让受众更易读懂传统村落文化内涵。

民俗活动是特定空间内事与物相结合所生成的具有特定精神内涵的活动。根据不同村落的文化特性,公共空间的功能可以分为集会与交往功能、祭祀与礼仪功能、防御与会客功能、交通与运输功能、民俗节庆功能。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只有少数的公共空间在转换功能,以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化需求,如寨门、街巷等空间。春节期间,湘西龙山县惹巴拉村寨会在街巷、寨门等公共空间表演土家打溜子。其中,“八哥洗澡”“鲤鱼飚滩”等传统曲牌表演是打溜子这一文化的表现形式。利用数字技术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动态展示,使这种只有在特定时间段进行的表演突破时间维度,并在其中设置交互点,与用户互动,让用户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可使用户体验更加深刻。

(三)村落公共资源的数字化

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与土壤、植被、水系、空气及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的优劣对传统村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应用智能检测技术、智能语音技术等,方便村民进行日常生产生活。如智能路灯的使用,当智能检测系统检测到道路光线昏暗,路灯就会自动打开,当光线充足时,路灯就会自动关闭,这样能节约人力与电力;村民在河边取水或洗衣服时,通过语音唤醒智能检测系统,对河水水位、温度、污染程度等具体数据进行检测;不同农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气候因子各有差异,通过检测系统可以准确知道土壤湿度、温度、大气温度等参数,从而在适宜的气候种植农作物,提高作物产量。

数字技术的介入,会使村民的生活更加方便,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密切。对传统村落进行科学规划和保护,可以通过智能系统获得传统村落的使用数据,归纳村落的时空规律,掌握村落的资源情况,为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四、结语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湘西传统村落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断探索数字技术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传统村落才能得到创新和持续性发展。数字技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打破了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壁垒,形成既能延伸传统村落文化又能振兴村落的保护路径。

参考文献:

[1]徐俊,陶林康,张希雅,等.基于文化特点的村落文化数字活化与保护设计:以新叶古村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2(04):9-11.

[2]“数字”点亮美好生活:透视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信息系统工程,2022(10):4-5.

[3]陈晓华,陈倩倩.我国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25-32,58.

[4]王云飞.青州东峪传统村落活力空间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2.

[5]郭鑫.乡村振兴视域下数字乡村建设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22.

[6]霍占军.张家口市传统村落保护评价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李婷婷,硕士,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刘鑫铭,吉首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与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数字技术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