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定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融合策略研究

2023-06-13姜兴达邵雅楠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古建筑可持续发展

姜兴达 邵雅楠

摘 要: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更重要的是,还肩负着传承当地人文历史的重要使命。河北石家庄正定古城古建筑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故结合正定古城的特点,分析其中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对策,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寻找古建筑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秉持长远目光,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以期在平衡中实现互利共赢,促进正定古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正定古城;古建筑;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石家庄市社科专家培养项目(2022zjpy45)研究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业在迅速改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拥有古香古色建筑的古镇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主要原因是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较高。我国古镇众多,与当前快速发展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光彩,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而且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程度的提升,大众对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的农村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古建筑群,加强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向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大量的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此,以正定古城为例,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在正定古城古建筑的保護与开发工作中,应综合、全面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情况、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因素,从而找到一条与古城自身特色相协调的道路。

一、正定古城概述

(一)地理位置

正定古城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古称常山、真定,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有“东出西联、承接南北”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正定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地貌特点比较单一,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而且滹沱河、周汉河、木刀沟从中横贯。在这片冲积平原上,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

(二)人文历史文化

正定历史文化悠久,汉高祖刘邦改其为“真定”,祈国泰民安,取“真正安定”之意。清雍正元年,胤禛即位,为避皇帝名讳,将其改为“正定”,并沿用至今。自古以来,正定一直是郡、州、路、府、县治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是一座城的根基,源远流长的文化必将成为城市的血脉,城市因文化而有鲜活的生命。在正定古城,人们到处可见历史文化古迹,古城也因塔寺林立而闻名遐迩。数据显示,正定古城内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处,这些古迹无论是建造年代、建筑风格还是文物价值,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都出类拔萃。

(三)城市布局

正定古城的原始守城、防洪规划十分严谨,其南邻滹沱河,城外护城河环绕,城内绿色植被繁茂,城中街巷南北纵横,古朴的民居和自然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古城格局呈秩序感的棋盘式布局,建筑多是正南正北规矩的格局。古城南北向与东西向十字街口结合,中心区域内四塔(即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广惠寺多宝塔、开元寺须弥塔)呈线形分布,整体规划相对连续,建筑高低以四塔为标尺,错落有致。正定古城内以开元寺、隆兴寺为主体建筑,二者将古城划分成了两个历史文化区域。

二、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正定古城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同时正定古建的基本框架十分严谨,呈轴对称形式。然而,尽管近年来正定古城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作收获了一定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传统街区街巷轴线相对清晰,但随着大规模商业区和住宅区的建设,南部地区保护相对完整,北部地区的传统风貌已经在城市化的大潮中渐渐湮没。这反映了地方历史风貌特色和历史古城发展及其生存环境保护相对滞后的现象。同时,现存的传统民居分布零散,总数稀少,无法形成具有规模的建筑群。古城内现代建筑密度过大,交通拥堵,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古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古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正定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策略

(一)适应地域环境

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全面考虑所处地区的实际地域环境。为使正定古城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应确保古建筑与附近的居民建筑保持统一的基调。例如:民居建筑的结构、材质、颜色等都可以和临近的古建筑保持一致,和谐统一的建筑墙体或市井门面可以给人以肃穆典雅的感觉,在视觉上实现正定古城整体氛围的有机统一。央视87版《红楼梦》的拍摄地正是正定县,当时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制作团队专门在正定建造了一座仿古建筑荣国府,开启了打造仿古建筑的先例。这在正定乃至全国都是首例,对正定仿古建筑风潮的兴起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契机。本土文化的传承要从每个个体做起,基于传统文化的根基发展古城旅游业,适应本土文化,让地域文化成为促进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可形成良好的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二)保留文化特色

正定古城的价值除了各时代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之外,还体现于其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多元素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正定留下了光彩夺目的序章,在这座古城中,传统文化有序传承和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符号和谐共生。当地淳朴的民风亦保持着传统礼仪之风情,民间的艺术、地方名吃、传统民俗都在这块冀中平原上繁衍积淀。比如,形式多样的民间花会,“常山战鼓”以它悠久的民俗战鼓形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名吃“八大碗”被列入中华老字号。这些无不是正定古城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和艺术成果都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体现,可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人民的凝聚力。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古城,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梳理,突出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纵深感,从而延续古城历史文化脉络。因此保护并不是机械的、材料的整合,而是保留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的彰显。

(三)调动居民参与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是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责任主体,当地居民是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在古建筑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确保大众的生活质量能在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古城发展、人民生活、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历史文化古城+”的创新发展模式。采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方式,多方协同进行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建立与古建筑文化相契合的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实现保护、利用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由此,让保护与开发既形成良性循环,又能满足人们生活、文化、娱乐的需要,形成文学、艺术等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的新业态,让古城中的古建筑在新的生活与审美方式中展现内在文化底蕴,创造性传承古城文脉。

(四)强化政府管理

对于正定古城古建筑的保护,政府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学校、企业等开展合作,将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作落实到项目中,发挥各专业所长,构建有效的奖评机制,为古城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完善而科学的策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支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发展古建筑保护与开发项目;另一方面,健全古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寻找适合古城发展的模式。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除了依靠政府资金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外,更需要社会层面和组织机构的协作。因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升各主体对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五)拓展古建筑文化展示空间

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现实的边界,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人类社会中的多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也应与之同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在于可为受众提供高效、便捷、个性化的古城旅游体验,改变单一的旅游产业结构,提升古城文化体验的丰富性。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宝贵机遇,拓展古建筑文化展示的空间,将使古建筑的发展产生质的变化。另外,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古建筑的保护一起抓,在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尺度内,不断优化旅游文化展示空间。

四、正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重视经济、轻视文化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错误观念。需求层次的攀升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人们逐渐从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延续转变为对高效生活的追求。为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少城市的建设逐渐从古城文脉的轨道上偏离。当人们的思想和需求发生改变,古城的历史传承和原始样貌都会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而渐渐衰退。坚持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对当前正定古城的文化传承和延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准定位

正定古城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精准定位,坚持古城特色建筑样式和街景空间,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资源,遵循历史规律。分析古城四塔八寺等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和保护文化艺术等非物質文化遗产。城内古建筑是正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这些具有特色的资源的修复与保护必须注重保留原始的气息和原有的文化信息,使人们能透过古城本土的符号与特征加深对正定的记忆。

(二)整体布局

正定古城文物众多且分布广泛,街道可以线的形式将古建筑和重点文物区等点串联起来。古城街道除了具有交通枢纽的作用,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使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聚拢在一起,形成有机统一的空间关系。从整体出发,是促使正定古镇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作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原则。由开元寺一路向南,有修复后的阳和楼、广惠寺和南城门,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古城的视觉焦点,让古城的文化与街区形态形成自然的融合,成为连贯的欣赏路线。路线周边商铺门面的风格、色彩等都与古城整体风貌相契合,流畅的路径和古香古色的建筑共同构成古城的统一布局。

(三)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是指使古建筑在保护与开发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并能够长久保存。古建筑在过去往往承担着不同的生活和生产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留下其韵味,使之发挥文化功能,为古城的发展贡献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需要对正定古城的老旧街区进行合理的更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针对主城区的空间环境,要进行整治,建设可供群众休息娱乐的公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针对当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要鼓励发展,延续古城文化和空间环境。正定古城古建筑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应当秉持长远的目光,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在平衡中实现互利共赢,促进正定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实情,再看发展中的正定古城,会发现其依然在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面对亟待解决的保护与开发难题,我们应当正确坚持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正定古城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有效性,并且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全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保障古城规划的科学性、适宜性、合理性。完善古城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地提出创新性的保护与开发理念,有利于推进正定古城的发展。

事实证明,在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地方发展的方式,注意文脉传承,以长远、可持续化发展为目标,在规划与保护的过程中要既求稳定又求发展,使古城延续文脉的同时焕发活力。正定古城文化博大精深,并且极具地方特色,对正定古城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古建筑的保护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意义,最重要的是肩负着传承当地人文历史的重要使命。历史文化遗产不可以再生,更不可替代,历史文化古城的发展要寻找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与时俱进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在新时代背景和乡村振兴视域下,让古城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正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正定县志[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

[2]张炬,张素钊.正定古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3]正定县政协文史委.千年正定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姜兴达,硕士,河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艺术理论。

邵雅楠,硕士,河北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中国绘画。

猜你喜欢

古建筑可持续发展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