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铁西工人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2023-06-13安琳莉张义函于涵艺刘博雅
安琳莉 张义函 于涵艺 刘博雅
摘 要: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以人为中心,提取特定景观关怀线索,進行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并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可以提升公共空间承载力、吸引力,满足公众使用需求。基于此,以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内公共空间为例,阐述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工人村公共空间使用体验、使用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景观关怀线索进行提取,提出有利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建议,以期重塑公共空间活力,建造独属于铁西工人村的具有人情味的优质公共空间环境。
关键词:公共空间;关怀线索;铁西工人村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市社科联2022年度研究基地“民生关怀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SYSK2022-JD-55)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城市更新进入有机更新的新阶段,国内以广州、上海等城市为代表的更新实践具有在地性特征,其更新实践经验不能直接照搬[1]。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21个城市(区)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沈阳入选名单。沈阳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拥有自身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为城市更新提供了良好条件。2021年12月,《沈阳市城市更新管理办法》正式公布,指出“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宜居、绿色、低碳、智慧、韧性、人文、活力城市,走出一条集约型内涵式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
贴近城市人民生活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的活动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过程中,人们活动需求和参与度逐渐被关注[3]。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曾积极倡导公众要参与景观营造,以促进文化传承[4];学者李利文认为民生逻辑、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支配着中国城市更新的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其中民生逻辑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和多元参与原则之下的感知竞争,主要目标是舒适和幸福,核心价值维度是获得感和满意度,主要关注人民需求[5];学者杨超指出,老城人居环境的更新改善涉及社交空间、景观风貌等内容,其系统化的精细织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6];王承华等学者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为例,探讨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更新模式,提出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应关注的三个视角,即脉络修复、触媒带动和内生动力激活[7]。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形式越来越多元,但如何使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与日常生活、地域文化有机融合,仍然是设计师和相关学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李佳阳等学者从小尺度、可以被人迅速识别的景观特征出发,以关怀线索为例,剖析了如何通过改变人们的感知和情感反应来促进生态健康,进行审美体验设计[8]。本文基于普通群众对公共空间景观的知觉和情感反馈,以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为研究案例,找寻人们熟悉、喜爱的景观设计元素,挖掘如何利用关怀线索进行景观更新,以期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宜居生活环境品质。
一、沈阳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及研究现状
沈阳铁西工人村始建于1952年,兴建的目的在于在提高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的生活,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建设时期的产物[9]。2003年开始了工人村改造工程,一期工程中的两个街坊成为现在的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10]。该街区作为辽宁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因开发强度不大,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建筑密度较为宜居、舒适[11],街区风貌保存得比较完整。目前,居住人口以外来人口和老年人口为主,呈现出老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加剧的趋势。2019年,沈阳市出台《沈阳市中心城区工人村单元(编码ENGRC)控制性详细规划》,计划将工人村建设成以居住兼具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主的现代生活区[12]。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早期的城市工业痕迹逐渐被覆盖,工人村迎来转型发展。对工人村的改造应在尊重并保护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即保留原始格局风貌、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进行适度更新[13]。学者刘丽华认为工人村是工业遗产社区的代表,是具有地方性特征的记忆场所,2006年至今,工人村记忆场所主要形成两种活化模式,即地方工业文化和情感记忆取向的工人村生活馆模式及地方发展取向的“养老服务+生活馆”的复合功能模式[14]。李宏轩等学者构建了以保护为基础、文脉延续为目的的街区改造路径,提出通过功能重组进行街区复兴,创造适老性生活空间,并通过文化创意展示提升街区发展活力[15]。李晓宇等学者提出根据工人村特色制定保护与有机更新策略,通过重塑历史建筑、保护特色文化、进行提升空间品质的设计、植入新经济业态等,促进区域发展、复兴[16]。鲁涵岳等学者针对工人村社区空间失能、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工业文化流失等问题,提出从功能活化、激活闲置空间、构建工业文化展示旅游线路等方面进行微更新的策略[17]。青天一等学者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工人村的景观环境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发现居民集中活动场地集中在公共空间,大部分居民对改建有自己的实际需求,社区文化的有效融入有助于增强居民归属感[18]。
大部分研究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从工人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研究工人村的更新设计,强调更新过程中的区域文化保护。本文找寻工人村中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景观关怀线索,即贴近民众生活的、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景观要素,探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二、铁西工人村公共空间使用体验、
使用需求及存在的问题
采用图片分析法、访谈法对公共空间人群进行研究分析,并发放调研问卷开展进一步研究。调查得知,工人村内空间主要使用人群为原住居民、租户、外来游客,人群职业以下岗工人、退休老人、上班族、摆摊商贩以及学生为主。受访者中42.3%的人会在公共空间中停留20—60分钟,停留时间超过60分钟的人仅占20%,停留时间集中在下午5点到晚上8点。生活馆附近的公共空间是区域内居民及周边居民、访客经常到达的地方。
(一)公共空间使用体验
笔者主要调研的群体为外来人员、区域内居民两类人群。调查得知,他们均对现有场地内历史建筑、景观建筑、晨练广场具有较高的记忆认知度和使用度。其中,外来人群对于植物现状、安全保障、服务体验等印象一般、满意度一般,而区域内部分居民认为建筑立面有危险,服务体验一般,安全保障不足,植物覆盖率较低。对于交通设施方面,外来人员、区域内居民的使用体验相似,印象中等。两类群体都希望区域更新时能保留现有建筑风格、空间布局。
(二)公共空间功能及使用需求
超出65%的人在外停留是因为休闲、散步,如果空间中植物丰富、景色优美,他们会增加停留的时间,但不是绿化率越高越好,60%的人认为30%左右的绿化率是最舒适的。受访者更愿意在树林、林荫下活动,亭廊休憩区、广场及运动健身区也是人们喜欢停留的区域。目前,受访者对公共空间内休息设施的使用需求度最高,其次是绿化设施,再次是卫生设施,最后是照明设施。
(三)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工人村公共空间功能分区混乱,使用功能不能满足现有人群使用需求,空间组织结构、组成要素混乱,空间呈现碎片化状态,连续性弱,使用率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暴露出空间设计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公共空间导视系统不完善,人文关怀不足,公共设施的功能有待完善,杂物堆积,环境中植物多但杂乱,难以给人带来良好的体验。空间中能够记录并展示区域特定文化背景、人们生活记忆的元素缺失,特色不突出,无法有效形成活力空间,对外吸引力不足,空间开发使用效能低,区域内空间活力不足。
三、公共空间景观关怀线索提取
分析调研结果,根据群众使用需求提取景观关怀线索关键词,如表1所示。关怀线索可以影响更新设计策略,在设计时融入关怀线索,结合群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进行高质量更新设计,能够提升群众使用体验,建立更适宜生活的公共空间环境。
四、利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建议
(一)构建多元协同机制
公共空间建成后的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接地气的文化品质空间的后续管理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此,应构建多元协同机制,通过发放多份调研问卷,进行群众生活需求调研,深入了解群众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制定设计方案。在优化方案阶段,需要采集多方建议,同时将修改权交给空间使用者,了解群众具体体验需求,并成立监督小组之类的“民意组织”,共同构建并维护公共空间。
(二)突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特色
铁西工人村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属于典型的老年人居多的居住型街区,既有一代人的生活记忆和文化特色,又有典型的北方寒地城市特有的景观环境。在进行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时,要适应目前居民生活习惯,可以结合提取的景观关怀线索,利用人们熟悉、喜爱的景观要素,唤起人们对新景观特征的认同,使其接纳一个新的公共空间。这其实是一种微更新策略,能使空间具有鲜明的在地性特征。
(三)社区公共空间活力重塑
在进行工人村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时,可以将工业文化与居民生活相融合,唤起居民历史文化记忆,使公共空间环境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应基于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结合居民使用需求,深入挖掘当地居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从增强居民归属感、提高空间识别度、突出场所特色等方面进行微更新,融入寒地城市特有的居民生活认知和历史文化元素,重塑公共空间活力,建造独属于铁西工人村的具有人情味的优质公共空间环境。
五、结语
本文以铁西工人村公共空间环境更新为例,探讨了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公共空间更新过程中需要链接的景观关怀线索,提出了利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建议。公共空间更新过程是多层次的,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新时代背景下,可结合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人群认知、情感记忆、文化传承、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公共空间更新,重塑公共空间活力,突出公共空间环境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炼军,张宇,钟婷,等.回归民生的城市有机更新实践与模式探索: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9(4):117-123.
[2]金连生,陈晨.多规合一语境下沈阳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规划策略[J].工业建筑,2021(11):45-53,126.
[3]程国宇,邓浩坤,张隆龙,等.城市更新中的绿地感知与社区治理:以广钢新城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22(3):572-581.
[4]刘悦来.陈从周先生与风景园林社会教化:文化启蒙和公众参与[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76-81.
[5]李利文.中国城市更新的三重逻辑:价值维度、内在张力及策略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42-53.
[6]杨超.文化景观空间体系:非历史文化名城型老城更新规划方法研究,以汤阴为例[J].城市规划,2022(5):81-92.
[7]王承华,张进帅,姜劲松.微更新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学刊,2017(6):96-104.
[8]李佳阳,纳索尔.以生态健康的文化可持续性为目标进行审美体验设计[J].景观设计学(中英文),2021(5):72-79.
[9]周大鸣,刘家佶.城市记忆与文化遗产:工业遗产保护下的中国工人村[J].青海民族研究,2012(2):1-5.
[10][15]李宏轩,刘忠刚.文脉延续下的沈阳铁西工人村改造实践[J].《规划师》论丛,2016(1):210-215.
[11]王鹤,郭宸,吕海平.寻找城市的历史基因:辽宁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综合评估[J].城市建筑,2017(18):29-34.
[12][17]鲁涵岳,秦莉雯,宗轩.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社区微更新策略研究[J].建筑技艺,2021(5):116-117.
[13]周梓卉,李振兴,陈红,等.工业遗产保护下沈阳市工人村的转型发展[J].城市建筑空间,2022(11):56-57,60.
[14]刘丽华.城市工业遗产社区记忆场所活化研究:以沈阳铁西区工人村为案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99-106.
[16]李晓宇,王红卫,孙明君,等.沈阳铁西工人村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探索[J].城市设计,2022(2):28-39.
[18]青天一,刘景琦,陈怡静,等.沈阳市单位制小区景观环境满意度调查与改建分析:以沈阳造币厂单位小区、铁西工人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1(5):167-169.
作者简介:
安琳莉,博士,沈阳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間景观设计。
张义函,沈阳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
于涵艺,沈阳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
刘博雅,沈阳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