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哈尼·帕拉斯玛感官建筑理论解读

2023-06-13张彩红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2期

摘 要:视觉中心主义是建筑领域受到关注的议题之一。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玛呼吁重视感官体验,特别强调触觉的价值和自我感知的重要性,并将自身观点凝结为感官建筑理论。研究感官建筑的概念,梳理其从视觉批判到感官重塑,再到实现精神完善的逻辑线,以此推演出知觉与建筑、行为与场所、思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延伸建筑学边界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尤哈尼·帕拉斯玛;感官建筑;视觉中心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知觉塑形:基于尤哈尼·帕拉斯玛感官建筑理论研究的空间实验”(SJCX22_1039)研究成果。

视觉文化的发展造就了光鲜夺目的视觉繁荣局面,其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视觉体验,但却有远离灵魂的趋势,让我们的意识、记忆与想象无处安放。如今,一些建筑试图单纯依靠外形获得人们的“惊鸿一瞥”,然而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具有短暂的娱乐性,而不具备实质的、能够长远存在的价值,其形成的视觉范式导致了精神体验的贫瘠。

芬兰建筑师尤哈尼·帕拉斯玛曾多次表达对视觉统治和建筑官能特质丧失的担忧,其认为一场视觉主导的、盲目的洪流是有害的。在帕拉斯玛看来,建筑是承载人们感觉、思考与意识的场所,并且在表达、储存与处理感官回应与思考中有重要作用。基于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帕拉斯玛获得了将建筑从视觉中心危机中解放出来的新思路,即建立一座感官的建筑。在《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中,帕拉斯玛根据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构筑了感官建筑的概念。

一、视觉批判:逃离“视觉之笼”

帕拉斯玛认为视觉主导的思想是建筑病症的诱因之一,图像带给人们的“盛宴”,逐渐吞噬人们的意识和判断。尤其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在城市规划中,规划者越来越青睐于理性和秩序带来的理想化和视觉化的格局,加之各种形式手法,世界越来越变成高速运转的机器。精致、清晰、有序的生活场景让人们深陷其中,一味地过着视觉生活,甚至厌恶本质和真实,容易使生活变成浮华享乐的视觉旅行(图1)。

自古希腊始,事物皆建立在可视性基础上,“视”“看”“眼睛”等作为视觉的代名词,被认为是人的感官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视觉中心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图像认知理念,它强调理性在观看中的主导地位,核心要义在于“视觉”与“真理”之间具有某种直接关联性,其中折射出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的交织与演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肉体之眼”的贬低和笛卡尔对“心灵之眼”的绝对张扬,显现出理性对视觉观看的主导。柏拉图将人的感觉分为审美感官“看”“听”与非审美感官“触”“味”“嗅”,并通过建立光线与视觉的联系,将视觉奉为至高的感官。其在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心灵之眼”的概念,并将感性与理性分离,为视觉中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视觉“拥护者”们通过将视觉比附于理性、视觉与光的并置,使视觉成为受青睐的感官。

超越其他感官的视觉霸权已经被许多学者洞悉,其中,一些学者对其予以谴责。反视觉中心论在欧洲思想史学者马丁·杰伊的《低垂之眼:20世纪法国思想对视觉的贬损》中得到了体现,其中探讨了视觉中心主义的发展与变迁。这种对视觉霸权的挑战促使其开始解体。除此之外,索绪尔的语言学以结构主义为依托,试图冲破视觉中心主义的桎梏;德里达等人将视觉中心主义和现代性、主体性相联系,成为人们理解视觉文化的症候式语境;梅洛·庞蒂认为人们的视觉向着存在的某一织体展开,眼睛寓于其中,正如人寓于自己的家中。

一些画家挣脱了传统观看范式的桎梏,观看将不再仅仅是一种对信息的获取,而是世界与情感、意志的联结。培根认为绘画不仅是对故事或信息的描绘,更重要的是表现出情感、情绪;勒文阐述了视觉与体验之争,提出了“真理的凝视”这一概念;既是建筑师也是画家、雕塑家和作家的柯布西耶曾大方承认建筑中的视觉意义,但并不单纯崇拜视觉,而是兼重视觉美感和触觉关怀。古希腊建筑在视觉上非常精致,有着多样的柱式、和谐的比例,然而其没有掩盖其他感官,其合适的尺寸、细腻的质感让人能够拥有许多感官体验。

事实证明,建筑的视觉性并不能完全压制其他感官體验,而弱化建筑的视觉性也并不是反抗视觉霸权的唯一方向。对于感官建筑的建立,关键在于构建“真理的凝视”。

二、在建筑中重塑感官

或许在视觉建筑俯拾皆是的时代,应平衡和梳理身体的感觉,把各种感官体验看作主动和积极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和消极的接受者。每一次建筑之旅都需要各类感官的合作,它们以其各自的特点解读建筑,不会凌驾于其他感官之上。梅洛·庞蒂认为感知并不是定量的视觉、触觉、听觉的总和,而要用到整个生命。

触觉是人类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赫尔德在《论触觉》一文中将触觉归属于作为“心灵底基”的“幽暗”领域,通过将触觉与视觉相比较,赋予触觉高于视觉的首要性和优越性。触觉具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因为它是人们真实的感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亲昵。人们总会忍不住伸手触摸好奇的事物,似乎只有在实际触碰之后才能获得满足。当人们关系较为亲密时,也往往以触碰体现友善。触觉还是对其他感觉的考验和纠正,当人们对视觉产生怀疑时,往往需要借助触觉进行检验。

吉布森将感知分为了五个系统,包括视觉感知系统、听觉感知系统、嗅-味觉感知系统、基本定向系统和触觉感知系统。其中,触觉感知系统能帮助人类分辨物体信息,也是信息传入大脑的最重要部分,它无所不在。许多时候,或许人们并未主动触摸,但已不自觉地有了一些触感。比如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寒冷的夜晚、湿漉漉的清晨,人们都未主动接触任何人与物,但空气中的水汽等已然与肌肤进行了无数次交流,触觉体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图2)。

建筑往往“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声音带来关联、包围与想象,静默则带来延续、留白和思考。除了视觉之外,人们也可以利用声音与建筑互动,可以通过聆听敲击墙壁而产生的声响,用声音丈量建筑的空间,用耳朵判断建筑的轮廓。听觉能让人们感觉到包裹感和真实感。静谧是建筑的一种状态,建筑往往从工人的敲敲打打中而来,而当工人离去后,它才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非常平静,比如雨水敲击声、落叶飘落而至的声音等。独处时的建筑似乎在召唤人们仔细聆听它的低语,如果静静听,就会听到建筑的心跳声。这就是寂静的魅力,是另一种建筑性格,是留白,是反问,不是回声的叠加,而是心灵的宁静。

气味关联情绪,总能瞬间唤醒人们对特定时空与事物的记忆。熟悉的气味会让人试图在脑海中捕捉一些熟悉却模糊的图景。可以说,气味是人们无形的记忆库,嗅觉是打开这个记忆库的钥匙。嗅觉脑区与语言脑区之间的直接联系导致了气味命名的困难。嗅觉感受建立在人的经验之上,当人们进入一间漆黑且陈旧的房间时,在视觉体验缺乏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感受到灰尘和潮湿的空气,这些丰富而富有层次的气味共同构成了时间轴。

味觉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触觉和嗅觉,如食物进入口腔之后才能被尝出味道。“味道”一词在汉语体系中除了实际品尝到的食物味道之外,还有韵味、风味之意。形容一个人时所说的“别样的味道”往往是对一个人给人感觉的总体概括,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模糊却完整的感受,是多种感知汇聚形成的隐性概括。建筑需要有“味道”,诉说身份和意味。

身体是所有器官的承载者,人与建筑的互动以身体感知为基础,人们通过身体认识建筑,感受自我与建筑的交流。建筑不是单纯的图像或片段,而像一部充实的电影,提供给人们不同的欣赏角度。在解读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主动调动感官与建筑“打交道”,感受是具有延续性的,通过这种延续性,建筑影像成为完整且不断发展的整体。

在运动过程中,人们会不自觉产生不同层次的体验,当人们在建筑中行进时,每一次前进与停顿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给人以变幻之感。“峰回路转”“移步换景”“柳暗花明”等都是通过身体运动产生的动态体验。

三、在建筑中完善精神

建筑让人们体察和理解永恒与变化的辩证关系,将人们安置于世界,并进入文化与历史的绵延中。在一座感官建筑的建造中,不仅要关注感受器官,还需聚焦人的意识和情感,致力于给人带来存在感和归属感。建筑是让意识蔓延的场所,也是获得对话和共鸣的场所。在其中,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感官被激活,更能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弥合,从而获得精神的完善。

记忆是人们在大脑中对过往的储存,大脑是一切感官的中枢,记忆是其中一条抽象的线索,因此记忆与感官的联系很难被否认。建筑是承载时间和记忆的博物馆,蕴含着历史积淀而成的缄默的智慧,有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只能展现出标新立异的建筑只有贫瘠而乏味的空壳,感官建筑則有着生命场景,熠熠生辉。

以视觉中心主义为原则建造出的建筑只能让人们产生一段时间的新鲜感,但当人们沉迷其中,便难以把握住心中的建筑尺度。因此,建筑建造过程需要放缓,这种缓慢并不是忽略建筑变革,只是在理解变革的基础上增强建筑的生命力,并延长其寿命,使其根植于文化脉络中,而非漂浮在虚无中,如此才能使建筑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是一种承载物,主体的感官感受会投射到建筑上。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座建筑,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种样子。建筑允许人们投射和想象,沉默并非是人与建筑失联的结果,反而是触及本质的反应,这与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描述的静谧与光明的概念有些类似。

建筑是人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人们能够明白自己为何站在这里,又为何存在。因为有这面镜子,人们可以无数次观察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获得存在的证明。犹太博物馆的沉重、布里昂墓园的沉静、光之教堂的神圣,都是被提炼出的精神。

四、结语

帕拉斯玛的感官建筑概念是厚重且引人深思的,其观点并非只强调表面的感觉,还强调一种基于感官平衡的进化和完善,这种完善不仅在于建筑的形态、细节,还在于精神。这里所说的精神是一种深厚的建筑品质,也是建筑的灵魂。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对感官建筑的深入挖掘能够使一些建筑摆脱虚无,有利于其更加充实并长存于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也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建筑的意义与价值,获得指引建筑学前进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帕拉斯玛.肌肤之目:建筑与感官[M].刘星,任丛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高砚平.赫尔德论触觉:幽暗的美学[J].学术月刊,2018(10):130-139.

[3]帕拉斯玛.思考之手:建筑中的存在与具身智慧[M].任丛丛,刘星,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4]帕拉斯玛.碰撞与冲突:帕拉斯玛建筑随笔录[M].乔丹,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5]王林生.“视觉中心主义”:视觉观看中的理性建构与解构[J].中国文学研究,2020(1):8-13.

作者简介:

张彩红,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