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去台空仙踪留
2023-06-13王爱国
王爱国
南京凤凰台起于南朝劉宋时期,对此,北宋《太平寰宇记》、清代《江南通志》的记载极为相似。凤凰翔集的传说固然令人神往,但真正为大众熟知是在李白登台写下《登金陵凤凰台》之后。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首诗具体的写作年代不太确定,但大抵在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都是隐喻,表达了李白对时局的忧虑、对长安的思念。但后人似乎没有看见李白的“愁”,而是醉心于他所描绘的美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山若隐若现如落青天之外;江水至此,白鹭洲将它一分为二。李白极目一望,把自然山水物象汇成了奇妙景观,从此,凤凰台声名远扬。
凤凰台在集庆门内,如今在集庆门城墙段有凤凰台遗址标示牌。宋代陆游去四川时途经南京,也曾登上凤凰台,他在游记《入蜀记》中说:“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江宁府”就是南京,“城内之西南隅”就是今天的门西,“犹有陂陀,尚可登览”表明一直到清朝,凤凰台还可以登临。不过世事变迁,凤凰台终究是消失了。
对李白而言,金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24岁的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第二年来到金陵,此后17年里又来了很多次,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金陵是一座破败的城,但前朝旧都的遗风遗韵是文青们的梦,所以李白来了、杜甫来了,杜牧、李商隐、孟郊、韦庄……很多唐代的诗人都来了。但李白和他们不一样,他喜欢这座寂寞的旧都,甚至在中年以后,几乎每年都会在金陵停留一段时间。金陵,不仅是故乡一般的存在,在《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中,李白竟提议迁都于此,可见他对南京的感情之深。
玄宗“赐金放还”李白,实际上是李白的长安失意,但正是因为这个失意才有了文学世界里凤凰台的得意、金陵的得意。据不完全统计,李白有两百多首诗是写金陵的,从这些作品看,李白几乎走遍了南京的名胜之处,如描写玄武湖的《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金陵三首》,描写钟山的《金陵歌送别范宣》《留别金陵诸公》,以及描写雨花台的《登梅冈望金陵》等。
谢安墩是李白不可不去的地方,谢安的旷世功业怎能不勾起李白心底建功立业的渴望?“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于谢安墩上远望,李白怀才不遇的苦闷似乎也被冲淡了一些。
孙楚楼是李白很喜欢去的地方,酒楼因西晋太守孙楚而得名,兴旺了一千多年,清代中后期毁败,2006年在十里秦淮收官处复建赏心亭时将孙楚酒楼迁移到此重建。
瓦官阁大约有60米高,是个登高远眺的好地方。“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登上瓦官阁,北面的钟山、南面的秦淮河、西面的长江都尽收眼底,李白的心情也激动起来。2003年,在城南花露岗复建的瓦官寺,只有原来的几分之一,不复当年盛况。
白门是都城宣阳门的俗称。“五月金陵西,祖(饯别)余白下亭”(《留别金陵诸公》),“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白门附近的白下亭,朋友们在这里送别李白,为他饯行。
劳劳亭,分别相送之地,“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除了这首《劳劳亭》,李白还有一首《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这劳劳亭也懂得李白的颠沛之苦吗?柳条不青,蔓草离离。如今劳劳亭在何处不得而知,说法众多。与劳劳亭一样的还有雁门山、岩山、新林浦、落星冈、征虏亭……
唐宝应元年,李白病逝于安徽当涂,广为流传的另一个版本却与金陵有关:夫子庙文德桥附近的秦淮河里月圆如璧,醉意朦胧的李白跳下桥去捉月而死。以这个传说为基础,闻一多创作了长诗《李白之死》,他诗意地描写月光:“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象(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池波一皱,又惹动了伊娴静的微笑。”同时也诗意地描写李白,“他挣扎着向上猛踊,再昂头一望,又见圆圆的月儿还平安地贴在天上。他的力已尽了,气已竭了,他要笑,笑不出了,只想道:‘我已救伊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