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古建之旅
2023-06-13李翊翔
汉江将首尔一分为二,城市里大多数景点位于汉江以北的老城区。在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后,首尔(当时称“汉城”)成为首都,尽管在历史长河中,首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其波澜壮阔的历史依然可以通过光化门附近的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宗庙窥探一二。
1 昌德宫首尔的遥远过去
这座贯穿了整个朝鲜王朝历史的昌德宫,见证了李氏王朝的辉煌,也见证了李氏王朝的末路。如今李氏王朝早已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独留这座王宫,在此望着人世间的千变万化。
不要看现在的首尔市中心遍布极富现代气息的街道和高楼,然而和古代中国一样,作为王朝国家首都的首尔,曾经一切国家活动都以王和王室为中心展开。首尔一共拥有五座朝鲜时期的王宫,即昌德宫、景福宫、昌庆宫、德寿宫和庆熙宫。而我们此行最期待的,就是昌德宫与昌庆宫。
昌德宫最早建于1405年,起初是作为朝鲜王朝的离宫使用,而在王朝后期则代替景福宫,成为王室使用的正宫。昌德宫经多次重建,宫殿的面积与建筑体量严格遵循与宗主国中国的宗藩关系,最大时有宫殿建筑达230多间,现存建筑13座60余间,包括敦化门、锦川桥、仁政殿、大造殿、后苑等。其中,昌德宫的正门敦化门,是目前首尔保留下来的宫殿正门中历史最為悠久的。而横跨在昌德宫的禁川(人工挖成的河水)之上,建于1411年的锦川桥(原名禁川桥),则是首尔众多王宫中最古老的一座石桥。1997年,昌德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仁政殿是昌德宫的正殿,建于1405年,曾是举行朝鲜国王登基、接见外国使节等国家重要仪式的地方。殿前花岗石铺地,三面环廊,内部有帝王御座。值得一提的是,在1908年内部装修时,殿内引进了电灯、窗帘等西式设备。位于仁政殿侧面的宣政殿,最初名为“昌德宫朝启厅”,是国王和大臣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随着宣政殿的办公用途搬迁到熙政堂,这里一般只作为安放已过世的国王和王妃牌位的魂殿。熙政堂初建时原名“正寝殿”,是国王起居的寝殿,但因为宣政殿狭小,而且还经常用作魂殿,所以熙政堂后来便代替了宣政殿便殿的功能。
大造殿是昌德宫的正式寝殿,也是王妃起居的地方。该殿曾被烧毁,后来重建。因为是王妃的居所,所以大造殿还有一个漂亮的后苑。殿东面的兴福轩,是朝鲜王朝召开最后的御前会议的场所,1910年8月22日,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在此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昌德宫东南隅的乐善斋建于1847年,为大妃的居所,朝鲜王朝的末代皇后纯贞孝皇后尹氏在此居住到1966年,末代皇太子英亲王李垠的遗孀李方子居住至1989年。
参观完乐善斋,昌德宫的常规旅游线路就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参观昌德宫后苑。
昌德宫后苑始建于1406年,耗时近60年完工,在壬辰倭乱中被摧毁,直到十七世纪初重建。后苑保留了地形原貌,在山谷中建造园林。首先抵达芙蓉池和宙合楼,正方形的池塘中央是一座圆形小岛,体现了“天圆地方”的思想。芙蓉池东面是瑛花堂,南面是芙蓉亭,西面是四井记碑阁,北面是鱼水门和一座二层阁楼——宙合楼。宙合楼二层的奎章阁,曾是朝鲜宫廷图书馆。穿过不老门,来到爱莲池和倚斗阁,可见昌德宫后苑种满了枫树,池塘中也长满了荷花,若是在深秋叶红时,或者夏日荷花季到来,景色想必是一绝。
演庆堂是仿造朝鲜王朝时代士大夫宅邸而修建的宅院,建于十九世纪,分别建有内宅和外宅。它虽然属于宫殿内的建筑,却不涂彩绘,其朴素别具一格。重檐的六角亭子——尊德亭,以石柱支撑,矗立在池塘中。亭子旁边是长条屋檐的砭愚榭,“贬愚”的意思是预防愚蠢、纠正错误,这里是世子读书的地方。
整个昌德宫的旅程到此为止。这座贯穿了整个朝鲜王朝历史的昌德宫,见证了李氏王朝的辉煌,也见证了李氏王朝的末路。如今李氏王朝早已消失在历史洪流中,独留这座王宫,在此望着人世间的千变万化。
2 景福宫以丹青色区分宗藩关系
景福宫之于首尔,相当故宫之于北京。不过,两座宫殿的面积、规格都不能相提并论。当时,中国与朝鲜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因此景福宫虽为朝鲜王室正宫,但其规格不过是中国亲王规制的王府。
清溪川在钟路区和中区之间,自西至东流淌在首尔市中心。它全长约为5.8公里,流经包括广藏市场、东大门等在内的多处景点和商圈。这项城市改造工程一共耗资3.84亿美元,拆除了高架桥和水泥路,使得清澈的河水重见天日。这里有着景色宜人的瀑布、天桥、人行道和各种公共艺术品,成了想要逃离城市喧嚣的首尔人眼中的乐土。
我们从清溪川前往光化门广场。广场位于光化门前,宽广宏伟。广场南端是李舜臣将军塑像,他是朝鲜半岛的民族英雄。十六世纪末,日本海军入侵朝鲜时,李舜臣率领朝鲜水师奋起抵抗,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铁甲舰——龟船,从而扭转了战局,帮助朝鲜王朝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广场东南角上,有一座纪念碑亭。这个纪念碑殿是为朝鲜王朝高宗李熙即位四十年而建,碑亭四周有古朴的石栏,雕有形态各异的石兽,在四周钢筋水泥丛林衬托下,很是特别。广场中间是世宗大王的塑像,世宗大王李祹是朝鲜王朝第二代王,1418年至1450年间在位,这段时间是朝鲜王朝的鼎盛时期。他在此期间创造了谚文,对朝鲜之后的语言和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光化门广场尽头就是光化门了,也是朝鲜王朝正宫景福宫的正门。最初被命名为四正门,后更名“光化门”,寓意为“光照四方,教化四方”。光化门始建于1395年,历经多次变更复建。日韩合并后,1926年日本在景福宫光化门与勤政门之间建造朝鲜总督府大楼,景福宫大多建筑也相继遭到拆除。直到1995年,韩国光复五十周年之际,政府以“清除日本统治时期象征”为由,拆除总督府建筑,大规模复建景福宫及其附属建筑,并在2010年8月再次复建光化门。光化门前有一对獬豸(xiè zhì),这是中国传说中的上古神兽,汉代《说文解字》《后汉书·舆服志下》,隋朝《隋书·礼仪志》《史记·司马相如传》等古籍中均有记载。相传它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善恶忠奸,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2008年5月,獬豸被选定为韩国首尔的吉祥物。
从光化门进入景福宫。这座北岳山下的王宫始建于1395年,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的“景福”二字,是首尔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宫殿之一。景福宫之于首尔,相当故宫之于北京。不过,两座宫殿的面积、规格都不能相提并论。当时,中国与朝鲜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因此景福宫虽为朝鲜王室正宫,但规格不过是中国亲王规制的王府。除此以外,景福宫所有的建筑均以丹青色来区别中国皇宫的黄色。
景福宫的正殿勤政殿是韩国古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是举行仪式、接受百官朝贺的大殿。殿前方的广场是百官朝会之地,广场的地面铺以花岗岩,分三条道路。中间的道路稍高、稍宽,是国王走的路,两侧的稍低一些,是文武百官走的路,此外还有品阶石分列于广场两侧。
位于景福宫内的国立民俗博物馆,是最具代表性的韩国生活文化博物馆,开馆于1945年。馆内数千件藏品展示了韩民族生活、韩国农业、韩国人生活等内容。
3 北村韩屋村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处
北村的韓屋,全部都是砖墙青瓦,依然有居民居住。在这个地方,既能看见具有6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能看见摩登大楼和繁华市区。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和谐共生。
北村韩屋村紧邻三清洞,位于景福宫、昌德宫和宗庙之间,是一处有着600年历史的韩国传统居住区。朝鲜王朝时代,以清溪川为中心,位于笔洞和北仓洞下面的地区称为“南村”,通常是平民所居之处;而位于嘉会洞和三清洞上面的地区被称为“北村”,曾经是王室高官、贵族居住的高级住宅区,如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面貌。
北村韩屋村占地很大,并有“北村八景”之说。因为我们是从三清洞这头开始游览北村,所以首先到达是八景中的第八景:三清洞石阶路。和我们平时看见的,由一块块石阶拼接起来的阶梯不同,这条石阶路以一整块大石头雕琢而成。走到台阶路上端,视野豁然开朗,往下方眺望可以看到北岳山、西南方向的景福宫和国立民俗博物馆。
游客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嘉会洞的同一条巷弄。得益于积极的巷弄保护政策,这一带的韩屋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在错落有致的韩屋屋檐间,还能看到N首尔塔等市区景观。
北村四景是嘉会洞31号丘陵,位置不太好找,要从一条极为狭窄的小巷进入。在这里可以把嘉会洞一带的韩屋尽收眼底。从“四景”下坡,穿过一条大马路北村路,再上坡,就到了嘉会洞11号。北村三景就位于这附近,除了可以观赏的传统韩屋之外,这里还有几处博物馆和工坊,可以体验或参观韩屋内部的结构。从“三景”去“二景”的途中,会经过中央高中学校,它是韩剧《冬季恋歌》和《鬼怪》的取景地。
中央高中正门对着的路,可以通往安国地铁站。我们没有走这条路,而是从高中正门处继续往东走,去北村二景。北村二景是苑西洞工坊街,因为距离北村的核心区有点远,所以来“二景”的游客特别少,工坊大多也没开门。我们随意逛了一下,沿着昌德宫后苑的围墙,一直走到了隐隐约约能看到有宫殿出现的地方,这便是北村一景——昌德宫全景。
透过低矮的围墙,可以看到昌德宫的仁政殿,若是踩上路边的石头墩,则可以看得更远。围墙、宫殿、参天大树,凑在一块,倒也是个不错的构图。北村的韩屋,全部都是砖墙青瓦,依然有居民居住。在这个地方,既能看见具有600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也能看见摩登大楼和繁华市区。古老与现代,在这里交融,和谐共生。
(编辑 陈致颖)
作者简介
李翊翔
环球旅行达人,马蜂窝蜂首级攻略作者、穷游网TOP50年度旅行者、携程签约旅行家,多平台签约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