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图瓦人
2023-06-13筱颖
筱颖
在西伯利亚高原的西南方,邻接蒙古国边境的地方是亚洲大陆的中心。历史上,它被叫做“唐努乌梁海”,在唐朝到清朝这一千多年间,这里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匈奴、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都曾来过这里,现如今,那里属于俄罗斯联邦,被称为图瓦共和国。
而距离图瓦共和国约一万公里的地方,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同样有着图瓦人聚居生活的地方。那里有仅存于世的三个图瓦人村落,分别是禾木村、喀纳斯村以及白哈巴村。图瓦人目前在中国仅存不到3000人,他们以游牧和狩猎为生,坐拥“最美”的山川,享有“最甜”的河流。
仅存于世的图瓦人村落之一图瓦人的“世外桃源”
翻越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向北出发,到达阿勒泰地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脉横亘于此,其南坡气候受到山地抬升的影响,降雨量相对丰富,造就了地表径流充沛、林木茂盛和草甸丰厚的地域环境,图瓦人聚居生活的禾木村,就坐落在这样的地貌环境之中。
南北走向的山岭与东西两侧夹峙,围绕着相对开阔的亚高山草甸阶地,其西侧的禾木河汇集高山融水,自北向南蜿蜒流淌,滋润着两岸的森林草场,禾木村坐落在河流东侧的阶地上,村落中木屋民居状若天空繁星点缀在草甸之上。阿尔泰山区丰富的森林、牧草和溪流等动植物资源,造就了生活于此的人们以狩猎与游牧为主。
禾木村是我国境内3个图瓦族人聚居生活的村落之一,另两个图瓦村落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也位于阿尔泰山区,具有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类似的周边环境,而禾木村是其中规模最大、距离最远的村落。
禾木村的木屋民居建筑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些房子被当地牧民称为“木刻楞”,全屋没有一颗钉子,也不用地基,造型古朴自然。修建木刻楞的建筑材料都取材于当地的木材,两个男性牧民协同劳动,仅需两到三天的时间和简单的劳动工具就可以完成主体建筑。每层木头中都填满了厚实的干苔藓,紧紧粘合上下两层的木头,以起到吸潮保温的作用。
喀納斯冬季漫长,雨雪丰沛,为避免积雪压塌房屋,木楞屋的房顶通常采用尖顶三角形的结构,积雪在房顶积攒到一定程度,便会顺着斜坡滑下来,落在房屋两旁的沟壑之中。小小的木刻楞,体现的是图瓦人源于生活的智慧。
千百年来,富有传奇部族历史的图瓦人与这片雄浑秀美的青山绿水和谐相依,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他们善骑射、滑雪,民风豪爽强悍。多信奉藏传佛教和萨满教,也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每年都要举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在节庆方面,图瓦人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既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也庆祝汉族人的春节和元宵节,还有当地独特的邹鲁节。
在图瓦人的家中做客,肉与酒是绝好的搭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是这个族群的底色。酒是用牛奶制成的纯奶酒,图瓦人家夏季放牧,奶源充足,主妇们用最原始的方法,将牛奶发酵成奶酒,装入木桶待用,三碗下肚,便是头晕目眩,如同脚踩棉花,飘飘欲仙。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曾经隐匿于山林中的禾木村逐渐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胜地。图瓦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意识到自己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珍贵性,开始由无意识传承图瓦文化发展到自觉性维护、传承并传播传统文化,图瓦本土文化借由这场东风,重新获得了“新生”。
祖先传说,敖包祭祀图瓦人共同的族群记忆
图瓦人,为突厥语民族之一,明代时属于兀良哈部落,到了清朝被称作阿尔泰淖尔乌梁海或唐努乌梁海,该地区现归属于俄罗斯。现代图瓦人主要聚居在图瓦共和国,也有少量族群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
关于图瓦人的来历,学界众说纷纭。图瓦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册。他们从何而来、谁为祖先、怎样生活等内容在文史资料上几乎没有记载,甚至“图瓦”这一名称如何形成都无处査寻。想要弄清图瓦人过去的历史,流传在图瓦族群之间的神话传说,是最好的突破口。
图瓦人中的年老者,常会向后辈讲述这样的故事:图瓦人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将军的部队成员。术赤领兵西征的时候,图瓦人的祖先随军来到了新疆。有的老人还会补充一些情节:譬如,术赤的部队越过阿尔泰山时遇到了柯尔克孜人,双方打得很激烈,且伤亡惨重。现在生活在新疆的图瓦人,就是当时受了伤的,不能继续前进而留下来的蒙古、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战士们的后裔。在阿勒泰的青河县等地,还能看得到许多石头堆成的墓,那是当年战死沙场的军人们的坟墓。作为图瓦人口耳相传的传说故事,这是他们共同的记忆,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的记忆,图瓦人坚信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走进图瓦人的家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挂有成吉思汗像,有的人家将成吉思汗的画像并排挂于佛像左右,有的人家挂于佛像的下面,可以说是他们民族祖先认同的真实写照。
关于这段图瓦人祖先传说的真实性,随着时间推移,早已无从考据。但是,对于聚居在一起的图瓦人而言,这段构拟的历史是值得崇信的,通过一代又一代图瓦人的口耳相传,深深地镌刻在后世族民的脑海之中,人们追忆着共同的祖先,也延续着对族群的认同。
除了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图瓦人的祭祀仪式,同样是族群共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瓦人的敖包祭祀活动源远流长,因为一些特殊历史原因,曾一度中断过,但不久之后便很快得以恢复。
敖包,是蒙古语,就是由人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祭敖包,是源于自然崇拜,即崇拜“苍天大地”或“天父地母”。一般情况下,祭祀活动中的祭敖包和祭天仪式是同时进行的。对游牧民族来说,天地是他们的生命线,没有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无从谈起安逸幸福的生活。所以,他们为了求得苍天的恩惠与大地的赐予,便堆积敖包作为灵魂与生命的象征,天与地的象征。
新疆阿勒泰图瓦地区的禾木村、哈纳斯村和白哈巴村的敖包会一般在每年的6月初至中旬举行。
举行仪式的当日,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或是骑马,或是驱车,从四面八方齐聚敖包会场。清晨时分,祭拜仪式开始。只见一张桌子面向敖包摆放,喇嘛坐于桌后,开始念经。前来参加敖包祭拜的人们在喇嘛两旁呈扇形围坐周围。在喇嘛念经声中,人们把带来的奶酒、奶酪和包尔萨克(一种油炸食品)等贡品放到喇嘛指定的地方。等喇嘛念到“赞颂阿尔泰山”的经文时,人们向着阿尔泰山的方向,燃起了熊熊烈火,贡品被置于火中焚烧,所有人跟着喇嘛高呼寓意召唤福气的经文。接着,伴随喇嘛颂赞天地的念经声,人们手捧羊头、羊心围绕敖包走了三圈后,将它们放置在敖包向阳的半腰处。祭祀到此,人们起身将寄托心愿的各色布条系到敖包顶上的长杆,再次呼喊寓意召唤祝福的经文,并围绕敖包走三圈后,人们齐齐下跪,面向敖包磕头祭拜。至此敖包祭祀活动告一段落。人们围坐于敖包周围,开始尽情享用敖包会的美食。
整个仪式场景,庄严肃穆,带有浓厚的宗教气氛。高大威严的敖包,端坐于宴席正位,既是人们顶礼膜拜、祈求安康的对象,也是宴席中的一员。包顶高耸的,缠满蓝色哈达的长杆,与天体相连。蓝色哈达,迎风舞动仿佛是“天地”的信使,带着人们的祈求与期望,飞向天际。
孤独的天籁图瓦人传统乐器“楚尔”
呼麦,是阿尔泰山原住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及以上声部,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据传闻,第一个呼麦的人就是图瓦人。除了独一无二的呼麦艺术,图瓦人还有一种令人惊叹的乐器——楚尔。
楚尔,又可以被称为楚吾尔,清代《钦定皇舆西域图》,是最早记载楚尔的文献:“绰尔,形如内地之箫,以竹为之,通体长二尺三寸九分六厘,凡四孔,距管端二尺一寸三分,次上一孔距离管端一尺九寸三分三厘,次上一孔距离管端一尺七寸二分,最上一孔,距离管端一尺五寸二分二厘,上口径九分六厘四毫,管末口径六分三厘,以舌侧抵管之上口,吹之成音。”
令人费解的是,《钦定皇舆西域图》上写着楚尔是由竹子制作而成,可是查阅西域相关典籍,都无法找到新疆曾经种植竹子的证据。即使与楚吾尔十分相似的哈萨克族民族乐器斯布斯额,也不是用竹子制作而成。
事实上,楚吾尔是用阿尔泰山下的扎特拉草(图瓦语又叫“芒德勒施”)制作而成。5月的阿尔泰山艳阳高照,草原复苏,一株株扎特拉草破土而出,给山坡披上了一层绿色。9月上旬,扎特拉草头顶上盛开了朵朵白花,一米多高的草茎在秋风中摇曳。每年这个时候,图瓦人都会亲自去湖边采摘扎拉特草,采下来之后,截去两端,置于通风处晾干,以备制作楚尔之用。
楚尔的起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图瓦猎人在追逐猎物时,来到了一片长满扎特拉草的草丛中,突然一阵大风刮过,一排扎特拉草被风拦腰切断。随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被大风切断的枯草竟然开始歌唱,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猎人突发奇想,砍下一棵扎特拉草,做成了第一支楚尔。
制作楚尔的扎特拉草秆,需选用上粗下细的。制作时,用刀在管身偏细的地方凿3个发音孔,管身的全长是3指加4指,长度大概60厘米,与演奏者臂长一致。测量孔间距时手指并拢横置,从下往上分别为4个手指、3个手指。上宽1厘米~2厘米,下宽1厘米,上端无哨片或山口吹孔,全靠舌尖控制风门的大小发出声音。一根楚尔制作好后,最多可以吹奏一年,第二年又需制作新的楚尔。
图瓦的牧人,都是吹奏楚尔的民间高手,他们坐在草原之上,含住楚尔的上端,其他牧民围坐在他身边,合着楚尔的声音,唱着歌谣:“五彩的花朵,绚丽的花朵,芳香四溢引来蜂蝶。初升的太阳明媚可爱,我的家乡百花盛开……”楚尔的音色深沉舒缓、悠扬婉转,一首曲子吹奏下来,曲调变化不大,但非常独特,美妙而神奇。
图瓦人始终相信,可以吹奏楚尔的人,就拥有着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族中的老人曾告诉小辈:猎人狩猎的时候如果吹起楚尔,猎物都会停止奔跑;牧人吹起楚尔,零散的羊群便会循声而来。
阿尔泰山区的冬天,寒冷漫长。楚尔这件古老樂器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图瓦人度过寂寞的寒冬。悠扬的笛声响彻天空,这是自然给予图瓦人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