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话里的“姑奶奶”

2023-06-13郭晔旻

环球人文地理 2023年4期
关键词:姑奶奶旗人小姑

郭晔旻

《现代汉语词典》中,“姑奶奶”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父亲的姑母;二是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儿。但在北京俗语里,“姑奶奶”有时候还可以指家中未出嫁的姑娘。

這其实是清代旗人语言在北京话里留下的痕迹。

“奶奶”一词在旗人的语言里并不是指祖母。据《清宫遗闻》记载:“按旗人男称爷,女称奶,乃极尊贵的名称。”在《红楼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在贾府里就被称为“琏二奶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书中“奶奶”一词,应是旗人用语。

同样在《红楼梦》里,也能找到称呼未婚姑娘是“姑奶奶”的例子。比如第四十六回里有这么一段话:“他嫂子脸上下不来,因说道:‘姑奶奶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得去?”这是丫鬟鸳鸯的嫂子对鸳鸯说。鸳鸯尚未嫁人,但她的嫂子仍称她为“姑奶奶”。到了五十七回,袭人哭道:“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紫娟也是一位未婚女子。

那么,北京旗人为什么会称呼未出嫁的女儿为“姑奶奶”呢?要知道,满族姑娘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父母、兄嫂都对她们表示十分尊敬。比如早晨哥哥遇见了妹妹,也要很客气地说:“妹妹您早起来啦!早喝茶啦”。民国初年的徐珂在《清稗类钞·风俗类》里就写道:“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京师有谚语曰:‘鸡不啼,狗不咬,十八岁姑娘满街跑。盖即指小姑也。小姑之在家庭,虽其父母兄嫂,亦皆尊称之为‘姑奶奶”。书中还特别注明,“小姑、姑奶奶指未出嫁之女儿”。

清代旗人对未出嫁的女儿如此尊重,其实出于一个非常现实的理由。众所周知,清代有“选秀女”制度,八旗出身的姑娘,在“选秀女”前不能擅自婚嫁,若被选中了秀女,就有可能成为妃子或者皇后。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旗人家庭既然有可能依靠姑娘“选秀女”而成为“皇亲国戚”,那么日常生活里自然也就对姑娘显得特别尊重,“姑奶奶”的称呼也就应运而生。

猜你喜欢

姑奶奶旗人小姑
班上来了“大姑”“小姑”
小姑家的鹦鹉
这让我难以拒绝
小姑脸红了
满族八旗被革命
一件难忘的小事
清代东北驻防官兵装备与操演枪械状况考
姑奶奶的智能生活
晚清东北旗人的婚姻与死亡风险关系探析
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