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一个爹,曹操难道是神经病吗

2023-06-13北溟鱼

意林 2023年8期
关键词:曹丕建安曹植

北溟鱼

在某部电视剧里,曹操以“大争之世”(一秒穿越到大秦帝国)为借口,撺掇着几个儿子明目张胆地互掐。我觉得这个曹操不仅Out of Character(网络用语,意为“不符合个性,预料不及”),智商还不高。

曹操主要的头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我看还漏了重要的一个头衔——教育家。曹操在对曹家孩子的教育上,有智慧也有决心,在乱世中甚至比之后治世的帝王更加尽心。

曹丕在《典论自叙》里面说:“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五岁开始拉弓射箭,过了一年,曹丕说自己六岁而知射。等到八岁的时候就能够在马上骑射了,运动中打靶比打运动靶难多了。关于曹丕的单人作战能力有三个例子。

一个是他自个儿向荀彧吹嘘:每发必中也没什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能于疾驰中快手连珠,趴在马上,躺在马背上,各种千钧一发之际射中靶心,下次我表演给令君看。

实战的例子就是打宛城的那次,哥哥曹昂跟大将典韦战死。他这十岁的小朋友骑着马颠颠儿地跑回来了。

还有用甘蔗跟邓展打架:

先是听邓展讲剑术啊,击剑的八卦啊,曹丕一边啃甘蔗一边一脸花痴地听着,然后手痒说,要不咱俩练练?于是邓展就跟这娃儿摆开架势打起来了,居然被这小子用手上的甘蔗三次打中手臂。曹丕又嘚瑟,一本正经地介绍经验道,为什么我只打手不打脸呢?嘚瑟了半天,邓展心里不爽啊,嚷嚷着再来一次,然后曹丕使诈,命门大开,引诱邓展深入,结果一甘蔗敲人脑门儿上……

曹丕在这年还“能属文,有逸才,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诸子百家之书,按照汉书艺文志的内容,一共有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对比东汉国家大学规定的研究生三年治一经的速度,没上过大学不等于没读过书啊。

要是曹操老早送曹丕去上大学,估计他每天都翘课,偶尔上个学,到了期末混个八十分回家。可惜他的家教老爹太厉害了,“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动作模仿加心理暗示,在曹丕幼小的心灵里还没有业余时间应该干啥的概念的时候,老曹让小曹觉得业余时间就该是拿来读书的,管你懂不懂,先拿着再说。

所以说,言传身教啊,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老曹这时候再抽他一鞭子:“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

在军旅中,诸事繁忙的老曹还不忘按时检查小曹的功课,与他一起探讨读书心得,人生感言。定省的时候曹操怎么说呢?他总是说,你现在年纪小,容易钻研下去,现在不好好读书,长大你再读就全忘了,长大了还能好好读书的,就只有我跟袁遗两个人。

是一种既期盼曹丕能够沿着这条路好好走下去,又担忧他“误入歧途”的感觉。就像曹操在曹植二十三岁的时候跟他说过的一句话,我当年做顿丘令的时候也像你这么大,现在想起来当年我做的事情都很妥帖,没啥好遗憾的,你现在也二十三岁了,要像我一样啊。(《陈思王植传》)

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中有一段曹操跟曹丕在书房里的对话,讨论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曹操说很少有人像蔡文姬一样用七言写得这么好,虽然你的《燕歌行》也很好,但你和你的文友们如何如何。这两段对话非常有质感。有一种属于父亲的舐犊深情,但又是带着批评性的,又慈爱又威严。

建安八年,曹丕十七岁,曹操带着曹丕去黎阳打仗。建安十二年打乌丸,建安十三年打刘表,都把曹丕带去观摩了。

虽然大儿子在战场上死掉了,但是曹操还是很坚决地要儿子去面对这个时代的残酷。打仗,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曹操有舍不得(官渡之战没带曹丕去),但是也很坚决地要曹丕面对这些。

并且,曹昂死后,曹操更严格地教导曹丕,要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曹丕二十岁的时候,曹操去打高干,让曹丕守邺城。之前是培养他在乱世战场上的能力,这是培养他治事的能力。这些都是读书得不到的,只有经过历练才能获得。成功的、失败的都为了以后打下宝贵的基础。

建安十六年,曹操果断地把曹丕推上了副手的位置,五官中郎将,丞相副,给他更大的空间和名分做长时间的实习,积累工作经验。丞相副就是副丞相,相当于曹操的高级秘书加跑腿的,曹操的班子開会讨论问题时,曹丕就在旁边听着,有啥事儿曹操觉得可以让曹丕试试就扔给他。比如官制改革,九品官人法。既给了他熟悉政事和曹操班子的机会,又给了他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有些事情可以尝试去做,做得不好还有老爹在后头擦屁股,给他抹平。

五官中郎将是管官儿的(虽然管的是候补官儿),但这个时候,曹丕可以光明正大地招聘自己喜欢的人才。

曹操之前一直是自己选人才来陪儿子们读书,比如建安七子,王粲、阮瑀、应玚等。现在他给他们自己选贤任能的机会。但是曹操这时候小小地作弊了,把邢颙扔给了曹植,之后又通过一点手段把刘桢也拨给了曹植。

曹操对几个儿子都很好,总的来说是个很温情的爸爸,把曹丕推上去之后就封了其他儿子为侯,然后给他们选家吏,招聘人才帮助他们,并且专门要求是“渊深法度”如邢颙辈。(《邢颙传》)邢颙的主要特点是有德行,曹操自己选助手是唯才是举的,但是对儿子,他希望他们身边的人是有德行的,能够把他们塑造成为有学问、有德行又有手段的人。

曹操对儿子是爱,但不是溺爱。封侯之后,他要派儿子们去治理寿春、汉中、长安这些重要的地方,虽然每一个儿子小时候他都很宠爱,但长大之后还是要根据他们的性格来选,曹操这时候说:“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诸儿令》《全三国文》)

所以说曹操对儿子的培养既有一视同仁,也有对长子特别的安排,中间他会有犹豫,从感情上说曹操更喜欢曹植、曹彰,但也因为他对曹丕有更严格的要求,所以对曹丕常常显得很严厉,但这种严厉又确实是源于父亲对长子的爱。比如他知道曹丕喜欢刀啊剑的,刚做好的五把百辟刀就先给曹丕一把。

这样一位温情而理性的父亲,被写成一个以“大争之世”为借口,撺掇儿子“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深井冰”,实在是很可惜。

猜你喜欢

曹丕建安曹植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建安区
论曹植对于形式美的追求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给曹丕的建议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
论曹植与《古诗十九首》无关
建安颂文沿承与新变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