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十三邀》中精英文化的大众路线构建
——从节目主持人许知远谈起
2023-06-12安纬
□安纬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开始忽略人文思想的存在,走向娱乐化,许多带有“精英”标签的节目收视率低下,尤其谈话节目,如《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老牌节目也逐渐式微。随着网络的发展,许多网络谈话节目开始兴起,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截至目前,谈话节目《十三邀》自开播以来,从第一季做到第七季,七季节目评分平均达到8.7 分,节目评分呈上升趋势,第五季、第七季达到9 分以上。除此之外,《十三邀》的全网总播放量超13 亿,而节目也集结成书,并且《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一书被评为豆瓣2021 年度高分图书第四名,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多条推文阅读量达到10 万+。
“确切地说,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精英’是指社会为其设置专门职业或特殊身份的知识生产传播应用者。”[1]《十三邀》由知识分子许知远为节目主持人,而节目访谈对象多数是各领域的成功人士,如顶流明星、著名诗人作家和音乐家等。可见,《十三邀》这档谈话节目可以说是对精英文化的呈现。这样的精英文化却出乎意料地得到高度评价,与节目中精英展现出的反差与节目的真实性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节目《十三邀》以的真实性为落脚点,从主持人、访谈对象两类精英者呈现出真实的“笨拙”;用受众生活的日常环境构建心理认同;直面精英的个人焦虑、迷失和困惑三个方面打破精英人士与普通大众的隔阂,使精英成为众人,肯定众人,引发大众的思考并消解大众的焦虑,给予精英文化新的关注和思考。
“笨拙”的精英
反差通常能够使人们更具好奇心,也可以使节目更具真实感。布莱希特说过:“在塑造英雄人物时要考虑到英雄人物有时也会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非英雄行为,在塑造胆小鬼时也要考虑到他有时是勇敢的,仅是英雄或胆小鬼一句话来概括人物性格是很危险的。”单一就会虚假,许知远的精英形象和文人标签就好像布莱希特所说的“英雄形象”,而他在节目中的外在形象和他不同于专业主持人的行为就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非英雄行为”,精英的反差更能使节目贴近受众,使精英贴近普通大众。
在谈话节目《十三邀》中,最有标志性的精英人物就是主持人许知远。作为主持人,许知远或许有些陌生,但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记者、一个书店老板、一个知识分子,许知远或许都更有知名度,也正是这些身份使许知远精英的标签无可置疑。在第一、二季的片头中,许知远自称:“我是个不太靠谱的作家,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我像个笨拙的发问者……”作为一个精英者,他对自己的身份有着不一样的描述,这也为许知远在节目中所呈现出的“笨拙”反差埋下伏笔。的确,精英与大众的距离太远,不能够触及到那些最广泛的大众,但许知远的反差使他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呈现在节目当中,让观众感受不到这个距离的存在,这种反差使得他在节目中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这一反差存在于节目的方方面面。首先,节目中不管和访谈对象去逛景点、去书店亦或者去咖啡厅,总能够看到那双黑色的人字拖像长在许知远的脚上。其次,许知远本人的一头半长卷发,蓬松杂乱,甚至在被风吹后面对镜头使他有些不知如何整理。此外,镜头下坑坑洼洼并不帅气的那张脸以及手插裤兜的动作,似乎怎么看他都与知识分子的文质彬彬并不搭边。而在他采访张楚那集中,因等待时间有些长,他非常自然地找了一个路沿石边上一蹲,拿出一根烟一叼,像极了街边的“三无青年”。这样不修边幅的形象与受众印象中的“主持人”有很大差别,也正是这种差异调动了受众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同时也让受众产生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好像是自己身边的一个朋友,由此拉近了受众与主持人和节目之间的距离。
看似“笨拙”的精英不仅仅呈现在形象反差中,大多数谈话节目通常非会弱化掉主持人这一角色,以便于访谈对象能够更好地融入节目,表述出自己的观点,讲述自己的经历。现在的主持人通常以一种附和者的形象出现,这让访谈对象能够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和阐述。这样的主持人常被冠以“倾听者”的标签,受众看不出提问者的情绪,看不出他们是否有相反的观点,只能感受到他们的认同或共情。这种共情通常以面部的微表情呈现给大众,在面对访谈对象进行讲述的间隔之中,观众感受不到主持人的存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主持人“不在场”的谈话象征着一种成功。
但是,《十三邀》这档节目恰恰相反,主持人许知远完全在场。“节目主持人不是简单的‘运载’工具,不是消极、被动地传递信息,而是具有较强的能动性。”[2]许知远作为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不仅会表达与访谈对象不同的想法,也会接受访谈对象的提问,并且在谈话过程中也会展现出自己的不自在与紧张,甚至出现谈话空白。这些都是他的真实情绪,是他“真性情”的表现,是作为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主持人的真实呈现。事实上,这是一种对于情绪管理不到位的表现,受众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的尴尬,这是许知远作为主持人的“不合格”表现。然而,这些“不合格”的表现未必会产生不好的结果,至少在《十三邀》里反而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呈现,节目之所以把这些采访过程中的空白、紧张、对问题的反复练习等镜头毫无保留地剪辑进节目当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让大众觉得精英文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如在节目中,许知远会直接对着镜头说:“别,我烦你。”在采访姚晨那期中有很多的谈话空白,在采访哲学家陈嘉映时许知远会紧张地搓手臂,在节目中遇到粉丝合照时他小步后退的动作展现出他羞涩的一面。这是一种没有表演性的真实表现,有效拉近了受众与许知远的距离,也让这档精英节目实现了大众化传播。
无隔阂的存在
《十三邀》这档谈话节目呈现给受众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通过镜头内容和拍摄场景都可以感受到,而也正是节目的这种真实的呈现也使得精英文化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得精英和大众更加亲密。“无论是节目形态正在经历着丰富与混乱或是陈旧与翻新,还是节目类型正在经历融合发展,都经受着互联网思维的影响。”[3]《十三邀》作为在网络上播出的谈话节目,更像是真人秀、纪录片和文化类节目的一种融合,而纪录片和真人秀都讲究一个“真”字。对于访谈对象及许知远本人,节目中有对生活、工作场景的展现,有对个人爱好的呈现,有对真实情感和情绪的表达,而这种“精英”最日常的真实,极大满足了受众的“窥伺心理”,节目自然也就得到了受众的高度关注。例如,在对谈姚晨、罗大佑、张艾嘉、赫拉利、罗翔等节目中都有许知远和其他节目中的工作人员探讨当期的访谈对象,或是许知远本人对于访谈对象的疑问,或是许知远对于访谈对象想要谈论什么等,这些都是不应该或者说不需要出现在镜头之前的内容。如在访谈蔡澜时,第一天访谈结束后,在一个巷子里,许知远面对镜头说蔡澜把自己的敏感都锁在箱子里,工作人员问他会不会试图打开箱子时,许回答说不知道,这需要能力。而这种真实的表达更能够让受众感受到节目是真实的,人是真实的,并不是在为了节目而发起谈话。这些只是许知远本人对于某个访谈对象的一种好奇,而这种好奇被真实地呈现了出来,能够让受众带入进去,成为节目里面的人,带着思考去看节目。
节目中的谈话环境并不是固定的访谈空间,也不是说着固定开场白的访谈形式,《十三邀》中的真实世界更加体现在访谈空间当中。通常许知远会约在访谈对象熟悉,或者他认为访谈对象会喜欢去的地方,像学校、故乡或曾经工作的地方等;也可能是访谈对象喜欢的娱乐场所,像咖啡厅、书店、茶馆等,也可能为了方便访谈对象直接约在他们的工作室或某见面会的现场等。这些谈话场景更加随意和自由,也更加贴近受众,而当受众在节目中看到这些场景时会增加亲切感,减少距离感。比如在和建筑家马岩松访谈的时候,他们骑着共享电车去往一家名为“馋猫烧烤”的烧烤店,两人边吃边聊。在访谈蔡澜的一期中,两人在蔡澜熟悉的居民楼食堂里吃了火锅,第二天又去早茶店品尝港式特色早点,而这些场景中除了许知远和访谈对象之外,镜头的后景中全是熙熙攘攘的人,满满的烟火气,这些场景都是与大众非常熟悉的场景。这种共同的情感场域能够给予大众心理认同感,使大众与节目产生更强烈的共鸣,进而成为稳定的收视群体。
成为众人,肯定众人
《十三邀》当中呈现最多的是现实,这是谈话节目中精英和屏幕前大众的联系桥梁。《十三邀》中目前所播出的93期节目中,有74 期主要访谈对象是在各个行业中有所成就的人,有3 期是关于某个群体和某段历史中的人,当然在名人访谈中也会对访谈外的人的采访目的就是为了缓解这个快节奏时代下大众的焦虑,呈现时代中个人命运的复杂性,因为就现实来说,精英也是大众。
精英也是大众。 节目中的精英都有着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但许知远都以同一个视角进行切入,即“偏见”的视角进行访谈。许知远的采访非常真实、直接,他知道自己想要问什么,他对每个访谈对象都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分析,对于不同的访谈对象就有不同的问题,但成功是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对精英的体现,失败自然也属于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年纪轻轻就写出堪称经典著作《台北人》一书的白先勇,他焦虑于自己能否突破,他与父亲聚少离多,整个人带着孤独的底色。烟花艺术家蔡国强谈论自己的压抑,关于自己小时候独特的经历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红极一时的深夜电台主播胡晓梅对家庭的愧疚和对听众的无力,经历过身边人的自杀。著名的咏春拳大师叶问之子叶准,一头白发,一直颤抖的手和居住的几十平方米的房子,让受众感受到所有人都会面临衰老和疾病。
这些访谈对象某种程度上更是经历了非普通人的焦虑、失望、无助,同时也在某种层面上揭露了某些社会问题、社会压力,这些都是大众能够感受到或者正在经历的,也确确实实在反映不同工作、不同生活、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各种人所面临的现实。正是这些共同的情绪让受众觉得精英也是普通大众,实现了精英与众人的互通,使得精英成为众人。
普通人:同样坚定的表达者。节目《十三邀》中对于普通人的访谈也非常让人印象深刻。在《寻找谭嗣同(下)》一期中,在寻找谭嗣同的路上,许知远遇到了40 多个年轻的同行者。他采访了其中之一,一个20 多岁的女孩,她喜欢谭嗣同,在清明节或谭嗣同的忌日时会在他被杀的菜市口给他烧纸,烧世界地图,烧书,烧一些她认为谭嗣同会喜欢的东西。节目中感受得到许知远觉得有趣,也谈得舒服。而在关于二次元的节目中,许知远同样采访了二次元爱好者,她们带许知远看自己的Cosplay 排练,排练中她们重塑了赵云长坂坡救阿斗的形象。历史不会改变,但现实中人们可以给它更好的结局,这是二次元文化爱好者对美好向往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两期节目中也不止对于大众的访谈,还有对于谭嗣同真正的研究者和漫画、动漫创作者的采访,而不管是精英还是大众,她们都在告诉人们要坚持自己真正的热爱。许知远用不同的方式在肯定每一个人,在诉说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止境,对历史是,对现实也是。现实延续历史,现实成为历史,新的现实也是,精英从大众中而来,又隐于大众之中。
结语
纵观《十三邀》七季节目内容,可以发现节目的初心没有发生变化,对时代的呈现和对历史的追寻没有变化,呈现时代中个人命运的复杂性的主题也没有变化,节目组的所有人都在努力将更真实的精英者和世界的模样呈现给每个人。在很多期节目中,人们都可以看到关于商业大亨、诗人作家、顶流明星与大众的相通之处,他们也会面临很多日常的琐碎和社会所带来的压力,而这些问题、压力和焦虑都是大众能够感受到或正在经历的,也确实在反映不同工作、不同生活、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各种人所面临的现实。《十三邀》这档谈话节目以精英文化的呈现方式给那些处于焦虑、紧张的大众更多面对生活的勇气,采用的这种问答和自由随意又发人深省的分享,可以让受众获得一定的启示。谈话节目《十三邀》将主持人许知远个体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焦虑通过和名人的交流表达出来,将个体忧虑转化为引导,消解大众的精神焦虑,以这种方式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间的壁垒打破、弥合,扩大受众群体,以此把握住节目社会、经济的双重效益,实现精英节目的大众认同。
总之,节目中不仅展现出精英者作为精英的一面,也反映出他们笨拙的一面,同时用真实感染受众,用受众生活的日常环境构建心理认同,消除访谈对象与普通受众的隔阂,直面精英的个人焦虑、迷失和困惑,达到使精英成为众人、肯定众人的目的,为受众带来新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