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遗活化理念的罗泾十字挑花文创产品设计
2023-06-12于媛媛陆琰
于媛媛,陆琰
(上海商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400)
1 罗泾十字挑花的来源
罗泾十字挑花技艺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大约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宝山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从不绷架、不打样、全凭经验挑制到如今十余种图案花纹的诞生(如八角花、柏枝花、蝴蝶花等,并由这种独立纹样在土布上再次构成多姿多彩的重组纹样),均随着布匹的流动之势而被挑出。而这一古老的技艺,不仅穿越了百年来到我们的身边,更是成为非遗被后人所传承并发展着,乃至今日在这个传统文化日渐流失的年代,它依然是上海人民记忆中重要的一笔。从旁人观赏的角度来看,十字挑花看似简单,甚至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十字绣,但当追其根源,深入研究其背后针法原理后,才能明白其精妙之处,不仅是手眼的配合,更是在此基础上的脑力的极速转动,缺一不可。与许多民间艺术不同,十字挑花起源于农耕文化,承载着百年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当地妇女对于美好事物以及幸福生活的期待,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了一种极具特殊魅力,并且是实用与审美兼具的一项传统手工艺。
2 罗泾十字挑花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与很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十字挑花也面临着传承及其发展瓶颈等问题,但在2007 年入选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十字挑花的传承与发展确实也再次受到了高度重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如今这个信息数字化高速发展的年代,许多年轻人在接受过新鲜事物后,对于学习传统手工艺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认为收入低且没出路,从而拒绝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更不要说像老一辈那样将其当作一辈子的修行。因此,随着老一辈人的逐渐老去,传承工作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不仅需要老一辈传承人对年轻一代的指引与技法的传授,更需要激发新一代年轻人的兴趣,鼓励他们接受传承并大胆创新。因此,十字挑花的传承与发展就不能再依靠传统的方式,而是需要将其年轻化、现代化,在其实用性的基础上兼具艺术性,而实际上两者兼具并能够巧妙结合的产品还不是很多,所以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更要避免其同质化现象,例如在刺绣类产品中,许多刺绣衍生产品都比较雷同,吸人眼球并极具当代韵味的刺绣产品有待提升。所以更要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塑造一个独特、新颖的品牌形象,在极具文化创意性的同时,更能根据当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不仅能够符合如今的市场需求,更能在不降低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将其变形而不变质的传承下去。然而,对于文创产品来说,精细度也同样是重中之重,在如今这个工业化的时代,机器生产早已替代掉了手工制作,虽然其效率能够大大提高,但对于十字挑花来说,其精华所在便是一个“挑”字,而机器却无法做到真正的手工“挑”制价值。因此在其精美度上会严重的大打折扣,从而成为没有温度与情感支撑的机绣品,更不用说是文化价值。而罗泾的十字挑花技艺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遵循非物质文化遗的保护规律,创造出一条独特新颖又基于当代活化理念的传承路径。
3 罗泾十字挑花的特征分析
罗泾十字挑花作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罗泾人民创造以及传承至今的一项十分珍贵难得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其独有的风格与内涵都离不开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的情感共鸣与辛勤付出,人们常常会将图案挑制在土布所制生活用品上,如兜头手巾,如图1、系身钩、肚兜,如图2,等衣物或帕巾上。其丰富多彩的纹样不仅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表达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寓意,在罗泾十字挑花的图案中,经历长期衍展与演变,不同的图案都有者独特的含义,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动植物相结合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寓意上的表达,如喜字花、寿字花,以及老年人衣物上多会挑制狗花,如图3,来驱魔镇邪;甚至是勾勒以假替真的饰品,如在儿童衣物上挑绣出百家锁的图案;以及对传说故事的描述和心中意愿的体现等等。在其图案的表达上,通常以简洁的线条、朴实素洁的形式来表达抽象形似的追求,仅仅是寥寥数笔,却也能将实物的本质刻画的十分清晰、活灵活现。
图1 兜头手巾
图2 肚兜
图3 狗花
4 罗泾十字挑花的针法
挑花是指众多刺绣针法中的一种,也被称为“挑织”。同时与众多刺绣工艺一样是一种装饰性极强、极具特色的古老技艺。罗泾十字挑花往往在制作时不会拘泥于设定好的模式纹样,正如那句“看到什么就挑什么,挑出来像什么就叫什么。”恰恰说明了罗泾人民内心情感的丰富与不尽的创造力。其基本针法包括“行针”“蛇脱壳”“绞针”,如图4、图5、图6,外观呈十字型(十字型相对简单,便于当地劳作妇女学习并易于把握运用,同时在绣制时耗材相对较少,耗时也相对较短,更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并由这种基础的针法在土布的经纬线之间来回挑绣,通过“数纱”而保证其形成很多整齐而又细小的十字,最终构成心中所想的种种图案。而这种“挑”的手法需要保证每一针的方向都始终向前,通过将布的方向掉头而改变走向,或是保持布的方向不动,针的方向只能竖直向上或向下,这不仅保证了图案在正面的完整性,更保证了其背面针迹的直线排列[1]。其针法的精妙之处更在于使用尽量少的断线并能够挑制完整的图案,这也恰恰考验着挑绣者对于针法的灵活运用以及对于整个图案的布局规划。尤其在传承人郑晓蓉老师的指导下后,我们更是明白了其中的不易与需要注意的细节,例如由于通常从右上方照射的光线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更加的舒适的感觉,所以如今的挑花中多是十字中的“捺”压在“撇”之上,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统一美感;以及在挑花过程中,为使绣线始终保持平整不扭劲,可将其先绕过手指,让手指与线之间形成摩擦,得到一个缓冲,再抽拉已挑过的线。种种挑花细节,皆是老一辈传承人以及绣娘世世代代所积累的经验。
图4 行针
图5 蛇脱壳
图6 绞针
5 罗泾十字挑花的活化传承路径与文创再设计
文创之所以称之为文创,是由于其第一属性来自于文化,其次才是创造与设计,这也是为什么文创产品往往会给人在心理上带来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将传统文化精髓具体化、生活化,并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与故事并产生情感共鸣,发挥其隐藏价值,并结合当代人们的审美与需求,才能使其借助产品慢慢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而所谓活化传承,主要强调了文化的生命性和内生精神的延续,传承的根本主体在人而非工艺本身。活化的传承自然不等于一成不变的传承,在保持此种文化内生精神延续的前提下,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作调整创新实属必要[2]。
因此,为了更好的传承并发扬罗泾十字挑花,挑星绣梦项目小组在熟练掌握挑花的技艺后,致力于将十字挑花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在传承挑花技艺的基础上,延续其内在精神文化表达,对其进行灵活运用的同时进行创新再设计,从而让十字挑花这一古老技艺活化传承于新时代,使其呈现出更加鲜活的特色与魅力。而十二星座作为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题,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更是群体共鸣寻找价值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其覆盖人群在近年来也越来越广泛,因此项目小组最终选择以十二星座为主题,设计了一套风格年轻化的十字挑花文创产品—挑星绣梦,如图7、图8、图9。在其包装设计上,色彩主要取用靛青,藏青,长春,花蓝,艾绿,粉凤仙,樱,若竹等中国传统色,整体以蓝色调为主,表达传统稳重感的同时,更传递了素雅之感,设计风格上也采用时下流行的扁平风格,将传统纹样元素与城市变化相结合,农耕文化与挑花女形象相结合,并提取传统服饰细节(如挑花女头上佩戴的兜头巾和手上拿的绣布),生动描绘出了劳动妇女对于十字挑花技艺的细致和热爱。在十二星座文创产品的设计上,将现代星座元素与分解重构后的罗泾十字挑花传统纹样相结合,并延用十字挑花的纹样特色与风格,使用“行针”“绞针”“蛇脱壳”三种基本针法将简洁朴素的线条与星座本身形态进行有机结合后以抽象的形式在布面上进行表达,同时用扇形的外轮廓及其柔和的线条,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律。例如在水瓶座的设计中,瓶花的“瓶”字与“平”谐音,有平平安安之意,故取其外形,与自我的水瓶座相应和,并且瓶底的钱币花更是寓意着好运、财富。还有在天秤座的设计中,腰菱花不仅具有旺财、旺运等寓意,由于其外形好似莲花,也常常是高贵、雅致的象征,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与天秤高贵典雅的气性、和蔼可亲的性格相符合,并且也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因地制宜、能屈能伸。因此将腰菱花的花瓣进行简化变形之后设计成天秤左右的托盘形状,巧妙地将天秤和腰菱花进行了融合。在进行细节调整、材料的搭配以及结构的稳定测试后,功能上更是巧妙的将扇子与胸针结合,从而在实现功能性的基础上更注重了其时尚性与趣味性的开发。此外,整个系列作品不仅可以作为胸针在各个场合进行佩戴(如:参观博物馆、日常出游等),更可以作为迷你扇子拿在手中把玩儿,进一步增加其趣味性。同时整个系列创作更是获得了第七届“汇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二等奖与上海市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这不仅激励了项目小组继续研究开发更多与当代人们生活相关的趣味产品,如宠物配饰、电子产品配件等,更让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其他领域的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使项目小组在接下来的产品研究开发中汲取灵感,把十字挑花与更多趣味产品进行结合,从而更加灵活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图7 外包装设计效果图
图8 胸针实物图
图9 胸针设计效果图
6 结语
本项目研究立足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材料和设计理念相结合,同时将材料与传统手工艺结合,用现代化美学对已有非遗挑花图样、色彩、工艺进行解剖和重构,结合新生代消费者群体消费心理和需求,运用在不同的平面载体上,展现罗泾十字挑花文化的特色美。同时结合当今时代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在传承技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如今年轻一代的审美与生活需求,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在保护其面向未来的生命力的同时,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罗泾十字挑花在现代化生活中彰显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情感共鸣,从而对该文化实现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