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传统建筑技艺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3-06-12李燕
李燕
关键词:传统建筑技艺;数字化;非遗保护
1 非遗保护与传统建筑
1.1 传统建筑技艺的概念和构成
传统建筑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不断实践中产生、传承和发展而来的,是人们的精神遗产、文化遗产。传统建筑技艺涵盖了传统建筑的造型与结构设计、建筑加工工艺流程、建筑装配、外观装饰工艺等内容。传统建筑技艺作为在长期建筑劳动中总结出来的一项手工技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也涵盖了古代人民的审美意象[1]。传统建筑技艺以木材为主,以榫卯结构为主要的构件结合方式,将木材、石材等材料进行加工构造成建筑物,这并不是简单的建筑施工,而是将传统建筑的空间、结构、材料、装饰、文化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体系。传统建筑技艺多是匠人在建筑建造中的长期经验累积,并通过师徒传授完成技能的传承,这种活态的传承必然会造成技艺的缺失,因此,对于传统建筑技艺的保护十分重要和迫切,2009年“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目录,足见国家对此项传统技艺的重视与保护。
1.2 非遗传统建筑技艺的保护价值
传统建筑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传统建筑的形体注重形式美法则的运用,通过视觉上的美感效应,将整个传统建筑的造型统一性、材料的性能、空间感受等,集中建立在建筑的工艺、材料、组构的过程之中,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审美价值,对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工艺美和实用美有深远的影响[2]。传统建筑中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价值,例如曲阜刘氏古建筑的木作营造技艺、古建筑木雕等,是以木材为材料、榫卯结合的传统技艺,涵盖了木构架的构思、下料、加工、制作组装、装饰等环节,对研究传统建筑的造型结构及营造方式有重要意义。非遗建筑技艺是中华文明的延续,也是传统文化的历代传承,文化价值深厚,精益求精的鲁班精神和匠人精神为非遗古建筑研究提供了范式。
1.3 传统建筑技艺的保护现状
现存的古建筑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数量每年在不断减少,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留存下来的极少,能够使用的更是屈指可数,据不完全统计,传统建筑每年减少百分之五以上。同時,对非遗传承的技术研究、人才投入不够,致使一些悠久的传统建筑技艺逐渐不被人们熟知甚至消失。在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列入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目录后虽然加大了保护的力度,但是在建筑的传统技艺中,需要对建筑材料、尺寸、加工与装配等进行严格的把关,依靠工匠的传习来实现,因此造成了传统技艺保护难度大、保护效果不好、工艺的保护不到位的缺失,并且在代代传承的过程中,容易受匠人的因素影响造成技艺断层与流失。可见,对传统建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虽然社会上做了很多努力,但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仍然困难重重。
2 数字技术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2.1 传统建筑技艺仿真的数字化
在对于传统建筑的复原与呈现中,以往是以图纸与效果图来呈现复原建筑的完成效果,难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传统建筑的仿真系统,既可以将建筑仿真模型投射在环境中,更加真实地看到传统建筑复原后的效果,同时也可展示建筑建造的整个过程,增加了沉浸式的交互体验。例如“保国寺大殿虚拟仿真系统”是宁波保国寺大殿建筑的计算机数字化复原模型,其虚拟仿真系统再现了保国寺这一宋代木构建筑的整个建造过程以及场景。并且利用计算机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采用沉浸式体验方式,可利用VR设备进行沉浸式、全景的真实体验,不仅有利于多角度观察,同时形象地还原了保国寺建筑结构的巧妙性。
2.2 城市建筑技艺复原的数字化
传统城市的复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地貌、局部特征等地理位置的规划,针对现有遗址进行传统城市复原,如果采用传统的测绘、手工模型等手段建立数据,会造成局限和失真等问题。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建筑遗址复原中,利用复原绘画、虚拟复原模型、VR虚拟展示等,通过漫游等方式,可以对复原后的遗址进行全方位观测与展示。统万城城市遗址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的都城,历经千年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重塑当时的辉煌就利用了计算机数字还原技术,在对现有的遗骸进行数字搜集、整理、分析后,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城市景象图和虚拟展示影像。根据当时历史记载的河流、地势、人文等因素,科学的数据分析,得到了当时城垣、角楼的布局与样貌。通过对现留存的夯土台遗址和当地的特殊土质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机数字还原技术,还原了当时的楼阁建筑建造过程和内部构造,同时,对修建当地木结构阁道的传统技艺进行数字化分析,根据南北朝的设计风格,推测出当时建筑建造的斗拱搭建方式,这对于研究当时的建筑特点和建造技艺,有长远的价值。
3 传统建筑技艺数字化保护的原则
从传统建筑技艺中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除了技艺的技术层面,还包含了建筑材料、建筑文化,以及传承匠人的手工操作技术和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消亡的情况,传统建筑技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传播中也会经历创新、发展和濒临消失。对传统建筑技艺的数字化保护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真实性原则。尽管是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传统技艺进行记录、复原,但是在记录过程中,要保存原古建筑中的建造方式和呈现形式,真实记录和再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建造技艺特色[3]。传统技法强调的是严谨,传统的建筑构件,如斗拱、梁架等形态,是严格按照数据和尺寸进行组合的,因此在进行数字化形式记录中需要真实严谨的记录。其次,在对传统技艺进行数字化传承和保护时需要注重整体性原则。这不仅包括了对传统技艺信息的完整搜集和分类整理,同时也涵盖与之相关的建筑环境、传承人档案等相关内容的整合,传统技艺是涵盖在建筑设计的体系之中的,除了本身以外还包含了建筑环境的保护,建筑和技艺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对传统建筑技艺进行数字化保护时,要全面、系统地做到保留传统技艺、保护建筑文化内涵,体现严谨的工作态度。
4 传统建筑技艺保护的形式--创建“传统技艺留存数字资源库”
4.1 建设的整体思路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流变和传播,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要对其进行留存和保护会不仅受到环境、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传承人自身的限制因素也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存,最大限度地记录和还原传统建筑技艺,可以通过创建“传统技艺留存数字资源库”来实现。采用计算机技术,以“集、运、管、服”四位一体,实现了搜集资源、运营平台、管理资源、服务推广等内容,对不易留存的传统建筑技艺转化成数字化的形式予以保存,避免了环境等外部因素或传承人自身原因的技艺失传、记录不完整,同时,建立资源库平台,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由于数字化的资源更易传播和学习,通过多元化的展示形式,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形式进行传播,继续传承和发扬[4]。并且形成此模式的范式,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有效途径。本次“传统技艺留存数字资源库”创建的整体思路、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如图1所示。
4.2 建设内容
1) 计算机数字资源库的数据搜集
建立计算机数字资源库和相关档案系统,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传统建筑技艺进行图文采集、数据转化、文件留存等操作,这里包含了对建筑技艺的静态采集和对传承人的活态采集。
静态采集。对留存的古建筑进行研究,分析其采用的传统技艺,采用三维扫描、BIM模型、VR虚拟展示等形式,将其数字化转化和留存。在古建筑的技艺留存中,现存的古建筑大多历史悠久,并在各个时期的建筑呈现不同的特点,对于记录和保存传统技艺需要按照时间与空间分布进行转化与留存。例如徽派传统民居建筑结构技艺,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采用的是流行的“穿斗式”,随着徽派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宋代在建筑搭建采用了“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并在明清朝时期增设了“天井”的建筑布局,徽派建筑技艺同时包含了木雕、石雕、砖雕等丰富的形式。在对徽派传统民居建筑结构技艺进行留存中,需要考虑不同时期的古建筑技艺特色,进行分段记录,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摄影语言的采集方式,使数字化影像尽可能的详尽、准确。同时,对徽派建筑的木雕、石雕、砖雕等进行图像采集时,可将建筑中的图像符号进行处理,在了解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其象征意义进行分类,建立档案数据,对其进行数据轉化和留存。
活态采集。对掌握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人沟通和交流,将其掌握的传统技艺进行记录和保存。建立传统技艺传承人或组织的档案系统,对匠人的传统技艺进行记录和保存。一些传统技艺是口手相传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例如,被列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氏曲阜古建油漆彩画传统技艺,已历经五代传人,其古建彩绘是对木建筑进行油漆彩画,所用的材料、工艺十分讲究,并且需要学徒长期临摹与练习,师傅从旁指导,没有完整的技巧记录,对这种非遗技艺时需要计算机扫描图纸、录像记录,将其最大限度地还原,同时为传承人和组织建立的技艺留存系统,这往往需要更多更长的时间。为了真实记录和还原有些技艺可采取数字仿真技术,将技艺的制作流程制作成虚拟展示,“活态”地去真实记录其技艺的传授和制作过程。
2) 数据留存与平台运营
在建立数字资源库对传统建筑技艺进行留存后,建立较为完善的平台运营机制。在进行规范化的数据采集之后,在平台中需要对数字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录入,数字资源库在基本数据的框架上,针对非遗门类进行传统建筑技艺的目录创建,数字资源库的收录和运营需要具有相关专业和制作经验的机构承担,计算机数字化信息如图纸扫描、照片、记录视频、文字描述、虚拟仿真等进行平台数据上传,将这些传统建筑技艺的基本理念、技能展示、传承形式、工艺手法、匠人信息等相关数据资料得到保留[5]。
3)多元化展示与应用
创建“传统技艺留存数字资源库”可用作资源存储、推广和应用,同时也需要多元化的展示途径与应用。一是,大型综合博物馆的数字展示。在国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等大型场馆中,进行图文、场景、投影、数字屏幕等传统数字展示方式,以及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3D展示方式进行展出和体验,沉浸式的交互体验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建筑技艺。二是,以线上平台的形式对传统技艺进行展示、宣传。例如在线上学习平台或虚拟数字展厅中开设传统技艺展示区,可以浏览相关的传统建筑技艺的视频、虚拟展示动画等,使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传统建筑技艺,扩大受众群体和宣传,同时,设立线上数字化的小游戏,增强兴趣和吸引力,例如在了解和学习建筑榫卯结构后,通过游戏完成虚拟建筑构件的组合,在游戏中达到学习和了解传统技艺的目的。三是,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化展示平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将线下与线上的数字化展示相结合,在线上将展品、场景转化为数字资源,以互联网实现跨地域的展示,如浙江省博物馆的数字展厅非遗展“漆器艺术展”,线上线进行漆器展品展示,同时融入数字化漆器的制作过程展示、图案绘制流程等互动形式,使传统文化的展示形式更多元。
5 多领域拓展
对传统建筑技艺的数字化研究,对传统技艺进行搜集、整理,并加以数字化保护、多元化展示和推广,这种形式也为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提供了一项新的有效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文化,与其他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保存和传承都更有难度,借助于传统建筑技艺的数字化研究成果,对一些不易保存、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以及数字化保存,实现三维扫描、BIM软件呈现、VR虚拟展示等,进行云平台管理,同时建立传承人档案,对其个人的手工技能进行音频、视频拍摄和归档整理,以多元化的输出和展示模式,在日常展览、教育、科技、建筑、手工等领域进行展出,达到更好的推广和学习效果,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保护、传承和发扬。在数字化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的缺失,计算机数字化的实现需要依托数据采集、摄录,但有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本身内涵了解不足,容易造成文化缺失,因此,在对其他领域的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表现时,注重寻求文化与数字化的双重结合。
6 结束语
总之,对传统建筑技艺进行数字化记录,将建筑木作、石雕、彩绘等手工技艺等进行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处理,不仅体现了技术手段应用于传统文化保护,同时更多的是对于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思维和模式的转化,推进对传统建筑技艺以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数字化、智能化。计算机数字化形式的传统技艺保护提高了准确度和效率,也起到了很好的展示宣传效果,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