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思想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2023-06-12黄河
黄河
内容摘要:“诗意的栖居”思想构建的是人类栖居的“乌托邦”,其体现了人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部分古诗文十分切合“诗意的栖居”思想。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类文本进行解读,结合现实社会加以分析,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诗意的栖居 初中语文 教学意义
古诗文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是我国文学史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时过境迁,依然展现出它的生机与活力。古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对理想社会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也与西方哲学家提出“诗意的栖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引导学生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古诗文从“诗意的栖居”的角度进行分析,如《陋室铭》《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等,能够很好帮助学生丰富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的“诗意的栖居”
(一)“诗意的栖居”的内涵
“诗意的栖居”思想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意栖居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它对现实的实践活动有着普遍性的理论指导意义,诗意精神应体现在生活各处以创造更美好的现实生活,同时现实美好生活的创造反过来也能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丰富。
1.诗意的栖居提出的文化背景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紧随资本主义庞大的扩张欲望不断发展。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成为人们心中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以数学为基础的物理学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变革,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自然环境恶化,人性扭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出现全面的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生活的便利,物质生活的丰富是不可置疑的,但是也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空虚,并迷失了自我。十七世纪以来,德意志浪漫哲学思潮得以发展,它是基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浪漫哲学的传统主题,一百多年来,始终未曾偏离人生、情感与理性和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1]。在卢梭看来,工业革命使人的本性受到了玷污,人应该回到原始的淳朴自然之中。席勒认为,现代文明把人的生存分割成了碎片,现代化的机器已经剥夺了人类生存和谐和想象的热情。海德格尔曾批判过工业革命对人的生命及精神的负面影响,人在不断创造价值的同时却被科技所异化,且技术的滥用加重了环境的负荷,资源被肆意掠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54年海德格尔在一次演讲中,在对荷尔德林一首诗歌“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阐释基础上提出了“诗意的栖居”。与其说是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不如说是借着荷尔德林的诗歌来发挥、印证自己的哲学思想[2]。
2.诗意的栖居的内涵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海德格尔,目睹了科技进步给人带来的灾难,他提出“诗意的栖居”是为了解决人们精神心灵上扭曲,找到人失去的本性。海德格尔认为“诗意”的本质是一种“筑造”,栖居是指在大地上的逗留,是一种存在状态,而这种栖居的方式则是要将天、地、神、人这四方之本质保护下来,人这个终有一死者方可得栖居的自由状态,这实际上是一种关注天、地、人、神的一种哲学,海德格尔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个丰富的空间,人存在与大地之上,遵循着天地神的规律,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诗意地栖居”实质上是尊重和保护所有存在者的自由存在,以维持万物和谐的状态[3]。“诗意的栖居”不仅仅是立足于现实,更是追求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生存于天地之间。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审美体现,而是工业社会以来人的一种共同追求。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应该唤醒起内心人性,不该因物质的丰富而迷失道德的准则,使内心价值的判断受到干扰。海氏的“诗意栖居”理论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所采取的一种批判的态度。同时,这种态度还是在面对“日常生活”时的一种超越,因为“诗意栖居”将此在从“日常生活”导向了一个充满了可能性的生存世界中去了[4]。
(二)“诗意的栖居”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诗意的栖居”不仅仅是西方哲学的独创,中国古代的哲学历来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们也提出了中国的式的“诗意的栖居”。从先秦老庄哲学中,我们看到了其顺其自然、不与万物相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庄子的妻子去世,他却鼓盆而乐,认为自己的妻子是回归到了自然之中。魏晋时期,面对无法安放的身体,玄学兴起,药、酒、飘飘然的姿容,再加上士人的优美的文字,诗意化的人生便开始了。陶渊明在田园劳作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人的觉醒在陶渊明这里已经达到一个远远超出魏晋士人的高度,己经达到寻求一种更有意义的人生和更高远的人格境界的高度。他所营造的“世外桃源”,是中国式的“乌托邦”,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陶渊明以后,这种“桃花源式”的诗意的栖居之梦,为历代的人们念念不忘,津津乐道。王维、李白、苏轼、曾巩、梅尧臣等都留下了对桃花源的文字。
“诗意的栖居”思想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些课文中就有直接的体现,其中主要集中在古诗文之中,表现了古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失落,从中寻找一种寄托,如《桃花源记》《饮酒》《陋室铭》《野望》《归园田居(其五))》等诗文都表现了一种诗意的栖居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诗意的栖居”思想,培养学生诗意的生活。
二.“诗意的栖居”思想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启发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思考
“诗意的栖居”思想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理想栖居状态,首先,其解决工业革命以来,最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例,不少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桃花源记》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栖居之地。桃花林、池塘、桑树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物质空间,池塘为人的生存提供了食物的保障,桑树为人的衣着提供的保障。再加上周围桃花优美,这是多么诗意的生活。这里没有过度的砍伐,人们合理的向自然索取,享受着“天”对“人”的馈赠,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醉翁亭记》中,人们跟随者太守欧阳修感受山林之乐,其乐融融,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栖居者不会因为杂草长上窗台,青苔出现在台阶而去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这是大地的赠与。“诗意的栖居”不能回避人与自然,并且要正確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文章都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的相处,尊重自然。
(二)启发学生对人与社会的思考
“诗意的栖居”不仅仅思考人与自然的问题,还需要讨论人与社会的问题。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的栖居”,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工业革命带来的人性的危机。陶渊明、刘禹锡等人文章流露出一种避世的思想,是因为在现实的社会中找不到了寄托,所以才会构建桃花源以明志,借陋室而抒怀。现实的社会找不到寄托,就把内心的追求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展现,桃花源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地之间不设障碍,可以互相通达,鸡和狗的叫声体现了桃花源中邻里的和谐关系。学习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活在社会这样一个大集体之中,应该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今,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里大小的高楼拔地而起,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少的人流涌入城市之中,现在尽管不少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会给楼盘取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仅仅依靠一个诗意的名字,这样就可以给栖居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诗意了吗?坚硬的钢筋混泥土,隔断的不仅仅是邻里的空间,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壁障。中国的古话“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本应该是互相帮助,胜似亲人的关系,在现在的城市中很难见到了。我们再来看看古诗文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一个外来的陌生人,桃花源中的人都能够“延至其家”“设酒杀鸡作食”等,这是一种怎样的其乐融融的场景。陆游的“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也是一种人与人之之间和谐关系的体现。没有了人与人的和谐,诗意的栖居也就无从谈起。
(三)启发学生对优秀人格品质的思考
诗意的栖居与人格品质紧密相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放弃彭泽县令,过起自己理想的田园生活。于是,陶渊明为后人树立起了洁身自好、为人正直的人格品质典范。刘禹锡在《陋室铭》一文中,以“陋室不陋”,突出了自己的德行高尚与铮铮傲骨。所以,笔者坚信向往诗意的栖居,心中有桃源之梦的人,人格品质是不会差的。相比陶渊明、刘禹锡等人的年代,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物质生活已经十分的丰富了,可是因为追逐利益,多少的人而忽视了道德的存在。
作为学生,不一定要求其每一个人都达到圣人的品质,但是最基本的善恶是非需要能够分辨,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诗意的栖居,要求人们远离各种阿谀奉承和尔虞我诈。为自己的精神寻找一块圣洁、自由、宁静的寄托之所,而不是每天的为了房子、票子等而不停的奔波,人精神的财富是最大的财富。所以,杜甫在其茅屋被破坏之后,依旧心想着天下百姓能够得到“广厦千万间”,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是一种诗意的超脱。
三.诗意的栖居思想下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诗意的栖居”思想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文本入手,走出文本,引导学生获得对人生的思考,帮助其人格品质的形成。
(一)结合背景,知人论世
在部编版语文初中的教材中,无论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饮酒》,刘禹锡的《陋室铭》,还是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这些文章都或多或少的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栖居状态,这种栖居是诗意的,在学习这种诗文的时候,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创作缘由,作者的风格进行了解,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如刘禹锡为我们描绘的陋室,并不是一下子心血来潮。结合背景后我们就会发现,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期间,三次搬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西汉儒生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主要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内容。孔子生活的时代,战火连绵,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把自己理想的社会状态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前面也有提到,陶渊明构建的桃花源也是有其背景原因。把握了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后,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只有当学生了解了作者创作时的人生经历及社会背景,才能够深切地感受与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才能够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结合文本,理解文意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诗意的栖居的选文基本上是文言文或者诗词,这些诗文都是作者看透现实后的真情流露,是中国文化的基因。由于,文言文和诗词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一类的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为进一步的品析文章做铺垫。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主要涉及的篇目有《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醉翁亭记》《陋室铭》《饮酒》《归园田居(其五)》《野望》等,一些其他的文章也涉及到古人一种理想栖居状态,如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陆游的《游山西村》等。
(三)结合语句,品析意境
明白了诗文的大意之后,一些重点语句,需要教师进行强调,让学生明确,古人为我们描绘的诗意的栖居是怎样的?进而感受诗文中的意境。如《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语句是对桃花源具体的描绘,这里环境优美、安定和谐、自给自足,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是真实的社会状态,我们看到陶渊明所呼吁的“真”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自我本性之“真”,一个是远古社会之“真”。而回归自我本性和回归远古社会正是陶渊明追求“真”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概括出桃花源的社会特点。
(四)结合现实,拓展思考
结合现实,进行思考,属于拓展的环节,也是“适宜的栖居”思想对初中语文教学意义的重点所在。引导学生探究诗意的栖居对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有促进作用。学生走进诗词,走进文本深层,就会自觉结合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视角,去重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精神更加充盈,生命更加润泽,达到人文素养和个人情感的双向提升。如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曾经“毒奶粉”事件到地沟油,再到食品中的塑化剂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利益的驱使,人性和道德的丧失的反面例子。诗意的栖居是不允许出现这样事情,人应该明确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这些事件,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评论是非,在无形中,学生语言表达,思辨能力,质疑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总之,“诗意的栖居”思想不是一人、一国、一个时代的追求,而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一定就要安居宁静的山野,比邻优雅的园林,享受隐逸的生活。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愿望。从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以“诗意的栖居”为思想的引领,在具体的一些诗文中渗透“诗意的栖居”,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也是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引领。无论是在物质资源匮乏的过去,还是在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带来人类精神世界日益空虚的今天,“诗意的栖居”需要永远的存在于有梦想、有追求的民族心中。
参考文献
[1]邱丹丹.海德格尔与陶渊明:死亡与栖居之研究[D].兰州大学,2014(4):23.
[2][4]杨光.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理论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20(5):28.
[3]谢佳珍.诗意栖居与世外桃源的耦合研究[J].南京林業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38.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