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医科院校军事英语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6-11潘俊峰师智启

高教学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能力影响因素

潘俊峰 师智启

摘  要:調查军医大学学员对军事英语的接受度,并对接受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科学有效地对医科院校军事英语教学进行干预,提升军事英语教学效果。在文献研究、访谈分析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编制军事英语学习意向李克特五级计分调查问卷。将统计数据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对学习意向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学员军事英语的学习意向与性别无显著关系(p=0.426),但是与学员需求度、英语成绩以及是否有军籍显著相关(p<0.05);②教材内容、教师能力、考核方式分别对感知可用性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路径影响系数分别为0.403、0.114和0.492;教材内容、考核方式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路径影响系数分别为0.152、0.380;③主观规范对感知可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未表现出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087、0.010;④感知可用性、感知有用性分别对学习意向有直接正向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687、0.162;感知可用性还通过感知有用性为中介对学习意向有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076。结论如下,①军队医科院校需对有军籍和无军籍学员军事英语课程设置区别对待;②军队医科院校需加强政策对教师、教材和考核的导向作用,提升学员的学习意向;③通过提高教师能力、优化教材内容和改进考核方式来提升军事英语课程的感知可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提高学员的学习意向和军事英语水平。

关键词:军事英语;接受度;影响因素;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001-06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acceptance of military English by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acceptance, with the aim of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intervening in military English teaching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ilitary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view analysis and expert discussions, a five-level Likert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for military English learning intentions. The statistical data was analyzed by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o reveal Influence factors of learning intention. Results, ①Students'military English learning inten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gender (p=0.426), but with learning needs,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military status of students(p<0.05); ②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er'competence, and assessment methods respectively have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perceived usability, and the path influence coefficients are 0.403, 0.114, and 0.492,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the path coefficients are 0.152 and 0.380 respectively; ③Subjective Norms show no direct influence on perceived usabilit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the path coefficients are -0.087 and 0.010 respectively; ④Perceived usabilit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have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learning intention, and the path coefficients are 0.687 and 0.162 respectively; Usability also has an indirect influence on learning intention through the mediation of perceived usefulness, with a path coefficient of 0.076.Conclusion ①Different military English cours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meet different needs of military and non-military students; ②Medical universitie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guiding role of relevant policies for teachers, textbooks and assessments to enhance students'learning intention;③Medical universities also need to enhance the perceived usability and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military English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learning intention and military English proficiency should by improving teacher'competence, optimizing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mprov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s.

Keywords: military English; acceptance; influence factors; technique acceptance model; teacher ability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维和任务、跨国联合卫勤演习、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日益频繁,军队医科院校英语教学需满足对外执行国际多样性卫勤保障任务的实际需求[1],培养具有较高国际交流能力的优秀军事医学人才。因此,军队医科院校结合2019年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颁布的《军队院校教学大纲》要求,开设了军事英语,以弥补传统英语教学与军队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但是有研究显示学员学习军事英语的主动性不够。如高黎等[2]以解放军理工大学为例,阐述了通用军事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挑战,认为随着专业相关课程的陆续开设,学员学习压力增大,不愿意在军事英语课程上投入太多精力;此外,相较于通用英语,学员有知识上的盲区,难度有所上升;综合多方因素,部分学员出现了“倦怠”甚至是“厌学”情绪。黄珊[3]在《基于军事英语学习效果的学习机理与教学策略的研究》中认为很多学员没有认识到今后的任职岗位与英语的关系,导致学习主动性不足。那么,军事英语课程在军队医科院校的开设情况如何呢?本研究拟分析军队医学员对军事英语课程的接受度,并分析影响接受度的相关因素,为更科学有效地对医科院校军事英语教学进行干预,提升军事英语教学效果。

一  研究模型构建

技术接受模型(Technique Acceptance Model,简称 TAM)由美国学者戴维斯(Davis)提出。该模型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使用态度决定了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意向。而使用态度受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感知易用性包括用户特征、系统特性、任务特征和组织结构等外部变量。感知易用性和其他外部变量又决定感知有用性[4]。随后, Venkatesh等[5]拓展了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社会影响和认知结构是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元素。技术接受模型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接受度解释的重要理论依据。

本研究将技术接受模型运用到军事英语接受度的调查中,提出了“军事英语接受度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一)  主观规范

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来看,人类的行为受环境因素影响[6]。在本研究中,环境因素即主观规范,指周围同学或学校领导和学校相关政策对学员军事英语学习意愿的影响程度。

因此,研究假设H1:主观规范对学员军事英语学习意愿有显著正影响。

(二)  课程内容

有研究证实平台功能性中的内容质量,包括课程内容、课程视频、课程组织和课程资源等对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7]。在本研究中,军事英语课程内容质量则包括教材内容、教师能力和考核方式。

因此,研究假设H2:课程内容对学员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影响。

(三)  感知易用性

Davis等[8]将用户使用系统的容易程度定义为感知易用性,并认为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影响感知有用性和使用意向。在本研究中,感知易用性是指对军事英语教材知识内容、课后练习及教学活动感知的难易适合程度。

因此,研究假设H3和H4:感知易用性对学员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影响;感知易用性对学员学习意愿有显著正影响。

(四)  感知有用性

研究者普遍认为,感知有用性比感知易用性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意向[9]。在本研究中,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感知有用性对学习意愿的影响,包括军事英语课程是否会提高学员英语应用能力,是否有助于提升学员工作任职能力,是否会提升学员军事认知能力。

因此,研究假设H5:感知有用性对学员学习意愿有显著正影响。

二  方法与数据

(一)  问卷设计

军事英语学习意愿调查问卷具体设计分为了四个阶段:①结合文献研究,初步确定军事英语学习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②随机遴选几位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军事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以及什么因素会提高其学习意愿,然后进行整理归纳,结合文献研究的結果形成初步调查问卷;③邀请三位专家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审阅修改;④在正式调查之前,先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以确保问卷不存在表述不清楚的题项。结合反馈意见,形成最终调查问卷。最终形成的问卷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收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学校、性别、是否军籍学员和英语成绩,这部分主要是用于了解不同军种军医大学学员对军事英语的学习意愿是否存在差异,性别、军籍、英语成绩是否影响学习意愿。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调查内容涉及个人感知、课程教学、主观规范和学习意向四个板块(见表 1)。各板块测量项目,使用李克特五级计分量表(1为非常不同意,2为不同意,3为不确定,4为同意,5为非常同意)。

(二)  调研对象

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展开调查。问卷均匿名填答,从而保证能够获得客观有效的数据结果。2020年8月17日至9月1日,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698份,问卷回收率100%。

(三)  数据采集

研究采用单因子CFA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10],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教材内容、教师能力、考核方式、主观政策和学习意向等22个测量指标构建单因子模型进行验证性分析,模型拟合指标很差(χ2/df=18.49,RMSEA=0.158,CFI=0.766,TLI=0.742,SRMR=0.066),因此,可以判断本研究可能不存在较大的共同方法偏差。

(四)  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MPLUS7.0进行验证性因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运用SPSS25.0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ANOVA分析对影响学习意向的人口学变量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本文选择教材内容、教师能力、考核方式和主观政策为预测变量,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为中介变量,学习意愿为结果变量。

三  结果

(一)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用SPSS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教材内容、教师能力、考核方式、主觀政策和学习意向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水平,保证了此次研究问卷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收集于同一来源(即军校学员),故本文使用MPLUS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评估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表2所示为七因子模型各指标(χ2/df=6.98,RMSEA=0.093,CFI=0.928,TLI=0.912,SRMR=0.047)均比其他模型效果好,说明七因子模型的实际数据拟合效果最好。因此,本文所涉及的七个变量之间彼此独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同时再次证明了不存在明显的同源偏差问题。

(二)  英语学习行为意向单因素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到,学习意向与性别无显著关系;有军籍学员学习意向显著高于无军籍学员;陆军军医大的学员学习意向显著低于另两所军医大学员,海军军医大和空军军医大无差异;学习意向与需求度显著相关,需求度越高,学习意向越高;学习意向与英语成绩显著相关,425以下的与其他组别无差异;425~500、501~550、551~600之间无差异,但是显著低于600以上。

(三)  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

表4报告了本研究所涉及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从总体上看,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教材内容、教师能力、考核方式、主观政策、学习意向的水平处于一般到较好之间;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本研究的理论预期基本一致,故研究假设得到初步支持,为下一步进行假设检验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四)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研究的假设模型拟合度较好,在未修正情况下,RMSEA=0.096,CFI=0.922,TLI=0.907,SRMR=0.058,基本上达到学界认可的RMSEA<0.1,CFI>0.9,TLI>0.9,SRMR<0.08等主要指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已有假设,总结并检验所有假设可能导致的结果(表5和图2),发现教材内容(JC)、教师能力(JS)、考核方式(KH) 分别对感知易用性(PK)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路径影响系数分别为0.403、0.114和0.492;教材内容(JC)、考核方式(KH)分别对感知有用性(PY)有直接的正向作用,路径影响系数分别为0.152、0.380;教师能力(JS)对感知有用性有直接的负向作用,路径系数为-0.091;主观政策(ZG)对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未表现出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087、0.010;教材内容(JC)、考核方式(KH)、教师能力(JS)通过感知易用性(PK)为中介变量对感知有用性有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89、0.230和0.053;感知易用性(PK)、感知有用性(PY)分别对学习意向有直接正向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687、0.162;感知易用性(PK)还通过感知有用性(PY)为中介对学习意向有间接影响,路径系数为0.076。

四  讨论

(一)  军队医科院校有军籍和无军籍学员军事英语课程设置需区别对待

从表3可以看出,学习意向与性别无显著关系,但是与学员是否有军籍显著相关。有军籍学员学习意向显著高于无军籍学员。而学习意向与需求度显著相关,需求度越高,学习意向越高。说明随着我军特色军事变革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全方位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参与跨国联合卫勤演习、国际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为军籍学员营造了外部氛围。外部氛围越浓学习意向越高,这也是陆军军医大学的学员学习意向显著低于海军军医大学和空军军医大学学员的原因之一。

无军籍学员是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招收培养的地方本科生,学员在校期间无军籍,身份与地方普通高校学员相同,毕业后不入伍,可按相关规定报考军队文职人员,也可面向社会自主就业。

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依据需求差异区别设置。

(二)  军队医科院校需加强政策对教师、教材和考核的导向,提升学员的学习意向

从表5可以看出,主观政策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没有直接的影响,即学校重视以及环境影响不会对学员自身学习英语产生影响。但是,主观政策和教师能力、教材内容、考核方式三个预测变量之间都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主观政策能对教材内容、教师能力以及考核方式要求产生影响。教师能力、教材内容和考核方式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决定军事英语学习意向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从政策层面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的优化和考核方式的导向作用,提升学员的学习意愿。

(三)  军队医科院校需加强培训力度,提升教员的军事素养

军事英语教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理论还要具备军事基础知识,在军事英语教学中用英语了解、分析和解决军事任务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员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中的判断力、领导力和执行力[11]。而大部分从事军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并未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军事英语课程的学习和培训,其中大多数是由于教学需要,自己进行军事英语的学习,缺乏专业的军事知识,也缺乏相关实践经验,所以对军事英语的教学也只能浮于表面,不能为学员创造更真实的军事英语应用情境。所以,要重视军事英语教师的培训,尤其要加强相关军事理论培训,如军事英语或专门的军事理论培训班、研讨班等,并鼓励英语教师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活动。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军事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将英语语言知识、军事技能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员军事素养,真正做到为战育人[12-13]。

(四)  军队医科院校需加强内容优化,提升教材与职业需求的切合度

教材内容要紧贴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要以ESP教学理念为指导,选取的教材应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习者对语言目前或者将来的用途[14]、学习者在未来职业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情境主题、可能使用的语言功能及语言技能[15]。因此,开设军事英语的院校应结合学员未来职业需求并本校实际,挑選有大量真实资料和情境的教材,更加贴近今后在岗位上应用军事英语的情境,将教学内容、角色和场景高度融合,加强学员应用军事英语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从而满足我军“走出去”战略对具备国际视野和对外军事交流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11,16]。

(五)  军队医科院校需改进考核方式,发挥考核要求的导向作用

考核要求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响最大,反映了受访学员目前对军事英语学习的认知还处于考核引领的层次,更多是为了应对考核。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引导和课程质量的提高来提升学员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我们要发挥好考核要求的导向作用,优化军事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和构成,用考试科学引导学员的学习行为。院校可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确定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充分发挥虚拟技术的应用价值,真正做到以考导学,以考促学。

参考文献:

[1] 吴新炜,倪梁靓.新军事变革下军队院校外语课程设计策略研究——以海军军医大学外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南方医学教育,2020,31(1):36-38,32.

[2] 高黎,贡卫东.通用军事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反思——以解放军理工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6(6):59-61.

[3] 黄珊.基于军事英语学习效果的学习机理与教学策略[J].海外英语,2019(2):121-122.

[4] 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5] VENKATESH V, DAVIS F D.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2):186-204.

[6] Bandura A.Social learning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1977.

[7] 李雅筝.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及课程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8] 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8): 982-1003.

[9] ADAMS DA, Todd N P A,et al.Perceived usefulness, ease of use and usa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replication[J].MIS Quarterly,1992,16(2):227-247.

[10] 汤丹丹,温忠麟.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2020,43(1):215-223.

[11] 蔡莉,刘缔.军事英语课程建设中教师能力结构探究[J].海外英语,2014(16):87-89.

[12] 陈琛,周芬芬,胡一南.基于课程思政的军事英语“一体两翼式”教学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4):143-147.

[13] 王荃,王群,周颖.CBI理念下军事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以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为例[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20,22(8):73-76.

[14] 赵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3):39-45.

[15] 张晓丽,张津.ESP教材评价方法探究——以酒店英语为例[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2):29-31.

[16] 薛淑妙.情境教学法在军校军事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0(20):169,171.

猜你喜欢

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能力影响因素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