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媜:形象的文字更有力

2023-06-11江小鱼

关键词:稻浪黑色生命

江小鱼

近年来,作家简媜的文章大量进入中考阅读,其文字的纯粹与干净,表述的形象与生动,让中学生耳目一新。

简媜的文章选材广泛,花瓣草叶间,擦肩而过时,仰首俯视中,事无大小之分,人无尊卑之别,或在她笔端风情万种、惹人疼惜,或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令人深思。简媜的文章令人亲切,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即不论什么选材,她都描述得极为形象,且讓读者很有代入感。

中学生学写作时,从简媜的文章中可以吸纳什么呢?

当然是以最形象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独特的体悟与认知。要做到语言形象,就要细腻,细腻了才能真切,真切更容易直击人心。

愿同学们像作家简媜那样,以最形象的语言与表述展示自己的思想,在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能发现美好、留下思索。

【作品展示】

小 红 虫

简 媜

现在想想已有二年多了,但那只小红虫就像是我的朋友一样,深深地让我记忆着。

那年我高三,最机器化的年龄,每天窝在图书馆死啃活啃得不知天昏地暗。(高三是怎样的?“最机器化的年龄”“每天窝在图书馆”“死啃活啃得不知天昏地暗”,语言简单又形象,读之让人充满同情。)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背地理笔记,昏昏沉沉之际,突然发现一只很小很小的小红虫,比一粒沙子还小,慢慢地爬上我的笔记簿。我感到很新鲜,从来没见过这么小的虫,我几乎要怀疑是不是眼花了,把随手一点的红原子笔水看成是虫。但它真的在动,我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是真的小虫没错!多新鲜!我不禁趴在桌上看得出神。好可爱的小不点儿,它一定是刚到这个世界不久,瞧它红得那么弱,步伐那么轻细,只要我大力点儿呼吸,怕不把它吹到十万八千里远才怪哩!(作者表现小红虫的“小”,先从颜色与步伐上细致描述,而后在想象中“大力点儿呼吸”都能吹它到“十万八千里远”,进一步凸显它的小,这种表述具体又形象。)它没有固定的方向,似乎是漫无头绪地在摸索,它一定没搞清楚它站的地方到底是什么玩意儿。不过,我发觉它对颜色的辨别力很高,尤其是黑色,只要一碰到黑色,就马上变换方向,而且动作急速,仿佛相当惧怕的样子。(描写小红虫对黑色的恐惧,观察与想象并用,“只要一碰到”“马上变换方向”“动作急速”“仿佛相当惧怕”,形象到连读者也对小红虫怕黑的特点心生疼惜。)最后,它终于穿过字与字之间的空隙,到达笔记簿上最大块的空白地方,它似乎很喜欢白色。我想,它是不会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人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它。它在白色的纸上安步当车,一点也意识不到是否有突发性的危险。我伸出一根指头慢慢地往下靠近它,希望它知道我的存在。可惜它没有经过光线投射下的黑影。我的指头一直随着它移动,而它仍是不知不觉。

我不知道小虫的世界里,有没有第三空间的存在,我的指头在它的上面猛动不停,它还是没知觉。这可惹恼了我,有几次,我几乎要直直压下去。对我而言,这是个很简单的动作,但我没这么做,说不上来为什么,杀一只虫还不至于有一秒钟的罪恶感,但我就是没压死它。不过,我打算给它一个难关,惩罚它对我的妨碍,如果它通过了,我就把笔记簿让给它去逍遥;如果没通过,只好不客气地请它另谋出路。我在桌上敲几下,算是通知它了。(形象地写出了人的唯我独尊心态、受到伤害的过程及高高在上的心理,最后一句“我在桌上敲几下,算是通知它了”,更表现了人的自以为是。)于是,拿起黑色原子笔,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大圆圈,然后慢慢涂黑,让黑色一步一步向它逼近。它的反应立即可见,急速地四处乱撞,碰到黑色就掉头,像被包围在熊熊烈火之中的人一样,只会乱冲乱撞,那样地惊恐、焦虑、无助。(形象地写出了面对黑色的包围与逼近,小红虫的可怜境地。)我想它现在的心情,大概跟我有一次走在地下道,突然灯全黑了,畏惧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一样。

我的笔尖继续逼近它,它反向逃避,我转向又逼近,它错乱的程度几近疯狂,只会团团转,只会在渐渐缩小的空白里慌乱得不知所措,它那样地惧怕黑暗。我想,如果它知道上帝,我相信它会死命地喊着上帝,而这时候,我无疑地是它的上帝。(既写出了“我”的恶作剧对小红虫的伤害,也表现了“我”以上帝自居的狂妄,直白又形象。)最后,一团漆黑当中只留一点点空白让它立足,我囚住它了。我怀疑它是否能走出去,它是如此地畏惧黑暗。也许对一个小生命,这么做太严苛了。我在想要不要释放它?突然,出乎我意料地,它静了下来,在仅存的空白里一动也不动,仿佛死去一般。我不禁纳闷起来,然而更让我惊讶的事发生了,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它竟然动了,不是在空白里转动,而是一步步慢慢地往黑暗走去,很笃定地,朝着一定的方向,很镇定地走,没有慌乱、没有焦虑,更没有畏惧,像一只走惯黑暗的虫。(细致入微地描述出小红虫从镇定到坚定不移地开始行动的过程,此刻的小红虫宛如英雄——悲壮又笃定。小红虫的形象就此树立,让读者恨不得走进其内心一探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它把黑色透视成白色,让它那么肯定黑暗之后就是白色?它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虫子罢了,它怎么能够……它终于走出黑暗,我囚不住它,认输地把笔记簿让给它。

我想,它已有资格去走遍一个地球。(对小红虫精神作高度定义,书写了“英雄史”的小红虫配得上这样的赞誉。)

(选文有删节)

读简媜的作品,读者常常有种如同与自己对话的错觉。她所描述的人、叙述的事,宛如在我们身边或眼前。

这种阅读效果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简媜语言表述的形象性。任何一个物象在她笔下都不会是干巴巴的名词,都会展示出形象而生动的一面,让读者感同身受,几乎触手可及。就像“海浪,像满脸虬髯的彪形大汉,浪尽天涯,带一支沙哑的歌。稻浪,像一群年少可爱的稚子,一队单车,在田野间自由来去。”“海浪”与“稻浪”形象到铺展开一轴画卷,读者恨不得跃身其中,成为浪漫的海浪、幸福的稻浪。

同学们,大量阅读简媜的作品吧,你会发现自己打开了一扇窗,窗外,都是极为形象的美好。

【教师范文】

活成一棵树多好啊,数十年、成百年、近千年地静默着、挺立着。风吹,日晒,雨淋,霜欺,雪压,它是忍受,更是享受。年年凋零,年年绽翠,看风云变幻,看朝代更替,看悲欢离合。树们定已閱尽人世悲苦,却依旧在红尘中独歌、独舞,不曾悲观,不曾绝望,更不曾心碎到腐朽化作尘埃!

树们看着世事变迁,却不曾暗淡自己的心情,它们如若是女子,也定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女子!

没有青色或白色的树皮,直接就是赤裸裸的树身,且是爆裂到狰狞恐怖的树身。似乎每一道裂痕都在诉说着存活的不易,似乎每一道裂痕里都流淌着沉重的往事。然而观其树冠,旧绿新绿,都骄傲地摇曳着,每一片叶子都是绚丽成花的精灵。

树们历尽沧桑,却依旧洋溢着对生命的渴望,如若是男儿,也定是不为浮尘所动的磐石男子!

(节选自张亚凌《活成一棵树》)

【学生范文】

悼念一条鱼

王笃行

这是一条以顽强的意志赢得我的尊重、值得我悼念的鱼,也是一条因我而丢了生命的鱼。

它先被砸晕,而后被剖开鱼肚取出内脏,最后被刮净了鳞片。可它还狠狠地跳着,想从厄运里逃脱。那卖鱼的男人拎起它又重重地拍了一下,它才停止了跳动。

“30块。”那男人很利索地将它扔进袋子里,平静地说,“放心,死了。”

回来的路上,它似乎是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在封得严严实实的袋子里一个劲儿地跳着、扭动着——它想冲破这层阻碍,寻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它在尝试、努力,其实都是无用的挣扎。这条已被剖去了内脏、刮净了鳞片的鱼儿,即使逃出去也不会活的。在我看来,那不过是它无法忍受痛楚罢了。

上楼后,我把正挣扎的它放进水池里不再理它。过了好一会儿,它终于不动了。它去了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那里,没有杀戮,无须挣扎。

然而我却没有想到一条鱼的生命竟然如此顽强:它在被我倒进有水的盆里的一瞬间,又蹦了起来,狂暴地、愤怒地、绝望地。它扭动着身子,肚皮里往外渗着血,盆里的水渐渐发红,它还在跳着。就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它的扭动并不是对痛楚的逃避,不是疼痛下的挣扎,而是一个生灵对生命的渴望!

它徘徊在死亡的路上不愿前行,却也不能退缩,它,只能在时间的流逝里渐行渐远。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不甘心、不屈服的。它把满腔愤怒化为力量,奋力扭动着。它是对命运的不公做出抗争,还是对人的残忍表达不满?

我用工具刮它残余的鳞片时,它还在挣扎,虽已气息奄奄,仍不屈服。看鱼的意志,看鱼的坚强,人在它的面前多么渺小!

在我举刀准备将其切块下锅时,我知道,一切终于结束了。这条追求自由、渴望生命、迟迟不肯放弃的鱼,终于去了另一个世界。

一个没有痛楚、无须挣扎的世界。

【评语】

小作者通过“鱼店杀鱼”“带鱼回家”“厨房再处理”三个过程中鱼的反应,写尽其生命的顽强,对鱼每次反应的描述,语言形象细腻,再加入对鱼心理的形象推测,更丰富了鱼不甘不屈、与命运抗争的形象。

猜你喜欢

稻浪黑色生命
金色稻浪醉心田
西江月
黑色
黑色星期五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稻谷飘香
那个黑色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