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传统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总体构思

2023-06-10沈杏培凌建辉

文教资料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文科创新

沈杏培 凌建辉

摘 要:近年来,高校普遍存在传统中文专业课程面临课程内容守旧、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学生学习热情淡化等问题。“新文科”的视野为传统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创新路径。本文立足高校当前中文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聚焦中文课程整体创新这一中心议题,为高校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文科 传统中文学科 创新

“新文科”是时代的产物,是教育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要求。以新文科的理念指导教学改革和创新,成为当下学界的一种普遍共识。以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为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学中师生主体的变化,传统中文专业课程面临课程内容守旧、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学生学习热情淡化、中文教学效果不如人意等情况。“新文科”视野提供了一次重新审视并调整中文专业课程的重要机遇,本文在新文科视野下,回溯新文科和内涵式发展的内涵,立足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聚焦中文课程整体创新这一中心问题,力图解决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整体升级和教学创新的重要议题。

一、学术史视野下的“新文科”与中文课程整体创新的内涵

“新文科”一词的提出要追溯到2018年8月,中共中央发文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1]。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初步显现。2019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至此,“新文科”成为当下高校学科建设的热点关键词。

学界也有人将这一概念与美国西拉姆学院提出的“新文科”相联系。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认为:“2017年美国西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他们所阐释的新文科主要是专业重组,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2]但国内学者对于“新文科”之“新”的解释远不止于此。黄启兵、田晓明在论文中指出,类似“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的提法早在1926年便在美国出现[3],而随着学术研究的综合性不断加强,专业重组、学科交叉确实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除此之外,纵观各位学者对“新文科”的理论阐释,这种本土提法更多是意在推动传统文科适应新技术、新时代、新格局,最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科学体系。

与法学、经济学等应用型文科专业相比,传统中文专业(文学、语言学)面临着“新文科”更大的挑战。面对市场资本主义逐利思维的侵蚀,文学的式微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其中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学科内部的原因。现代大学的专业设置导致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这固然有利于研究的深入与专精,但也因此造成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内部的隔阂与学科壁垒。在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尺下,传统中文专业受到的掣肘也越来越大,实质上削弱了中文学科对人的精神关怀。最终导致教育体系下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新文科”的提出为解决这些长期困扰中文专业的问题提供了契机。

“新文科”建设身兼两个历史使命,一者借此契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学科体系,二者提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培养与新时代相符的社会主义专业人才。新文科的理论探索就沿着这两条路径不断延伸。

首先,“新文科”概念提出不久,学界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对“新文科”的内涵、特点、发展路径作总体阐释,以便把握正确方向。但若从学科角度分析,“新文科”包含现行国家规定的十三个学科门类中的八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文科门类众多,各具特色的特点决定了新文科建设必须分类推进,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新文科”话题的深化必然会涉及各种学科新的研究范式的探索,从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思路都面临巨大的变化。其次,新文科的理论探索不能止于纯学理层面,最终也要落实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应更加自觉与紧迫地探寻人才培养的新进路,包括课程内容、培养方式、评价体系、学生创新能力诸多方面。“新文科”势必带来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创新浪潮。

中国语言文学课程在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中大致分为语言类和文学类,语言类的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类课程一般包括中國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影视文学、文艺理论等课程。中文学科由于历史比较悠久,而在高校形成了比较体系化的课程安排。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传统中文课程需要一次新的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课程的授课方式、教材的优化和遴选,还包括中文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中文课程的教与学的整体创新等重要问题。新文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中文课程的整体升级和教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我们应该紧扣新文科时代命题,在中国语言文学课程体系升级建设与创新教学过程中落实各项要求是本课题研究重点,具体来说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一)明确多重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传统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比较模糊混乱,同时也导致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无法有效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素质要求的达成。面对新形势,中文专业的本科教育应设置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即培养有道德、有人文关怀的具备综合写作能力的中文专业毕业生。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既为社会提供具有中国立场、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学术研究人才、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也能向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输送具备人文素养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革新教育观念,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新文科教育理念的贯彻,最重要的提升的是教师的观念、能力和素质,如此才能够保障教育观念落实。教师一方面不仅研究要专业知识,更要关注社会、改革等重大问题;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重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坚持以生为本,突出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在新文科理念之下,教师的终身成长成为重要的议题,教师的成长与素质拓展成为传统中文学科在教育和教学实践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三)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构建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

创新课程内容,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融入教学;在淡化专业界限的基础上,融通学科内部,突出专业特点;设置跨学科的通识课、选修课,整合文史哲等交叉学科内容。面对新媒体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中文学科亟须新一轮的自我更新,传统中文学科重知识、重讲授、重考试的课程培育理念,要向重思想、重启发、重科研转型。

(四)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建立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

结合具体问题或时事热点话题,辅以新科技手段,通过设立专题讨论展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与教学;完善与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分组讨论式教学;借助组建读书会、学术沙龙对学生形成良性激励,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建立合理考评体系,推行公平公正的考试评价模式

重视过程性考核,严格评分标准,遵循多元化评价原则;通过公正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注入活力。

二、新文科视野推进中文课程整体创新的目标定位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了新文科的总体建设目标,即“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不断增强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提升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高校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全面建设新文科,高等院校应积极主动作为。本科教育是大学之本,为了响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号召,顺应社会发展大趋势,我校中文系应进一步完善本科生教育的培养方案,创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紧紧抓住课程这一最基础、最关键的要素,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促进教研结合,推动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中文学科体系。在这一总体目标之下,传统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试图达到以下学术诉求。

第一,打造一支师德高、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和教学骨干。坚持“以生为本”,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突出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促进教研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人才梯队,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知识更新。

第二,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学科融合的新路径,创新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加快传统中文学科的升级改造。课堂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关注新兴研究问题和领域;做好学科交叉,广泛借鉴各种新型研究范式;探索开放式课程教学模式,利用新技术手段重构学习成果导向、问题导向的課程体系。

第三,探索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专业学科壁垒,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塑造既有广博知识面又有知识深度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标举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维,发挥文学修身铸魂的重要作用。

有了研究的目标后,根据目标导向原则,可以由此聚焦本研究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第一,以新文科的理念和方法,对传统中文专业的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主干课程进行升级优化,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同时探索教学创新的新路径和新举措。

第二,从教育对学生的引领效果来看,通过课程优化、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努力改变由于学科细化出现的专业壁垒、知识体系狭窄的弊端,以及人才培养“博通不足”甚至“专而不精”的困境。

第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剔除中文学科的功利导向及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坚持立足中国、融通中外。

三、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的学术旨归

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是在新文科的背景下,以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作为抓手,对中国语言文学传统专业进行课程优化、内容升级、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更新等几项核心内容作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分析传统中文学科教学和教育过程中的老化、守成和效率低下的现状,切实推动中文学科和中文课程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主要以“中文课程体系优化”和“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两个方向的工作为抓手,形成初期建设成果。

(一)中文课程体系优化

第一,整体上搭建由浅入深的课程体系。本科教育首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逐步提高专门化程度,紧密衔接本科—研究生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设置面向全体中文学生的中华文化经典精读的通识课程,专书专读,回归原典。

第二,通识课不以研究性讲解为主,目的在于使学生完整接受经典文化熏陶,在夯实基础、养成扎实学风的同时初步接触古代汉语、文学史、语言文字运用的相关知识;在理解传统思想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中西结合,在生活实践中对传统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树立文化自信。

第三,适量减少文学史、语言学史等通论课的教学课时,教师既可根据自身学术研究成果自主选择具体问题,也可紧跟前沿学科成果或时事政治,增设专题研讨课,鼓励学生充分借鉴相关学科的视野、方法、理念做学科交叉的深度融合尝试。

第四,设置创作实践课,包括文学创作、文艺评论写作,将科研论文写作训练融入所有课程中,并根据专业实际设置实践课程。

(二)中文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第一,组织教师针对当前影响学科发展前景的国际、经济、社会、技术等前沿问题进行学习与讨论,提升课程与社会现实的融合度,提高学生兴趣和课程实用性。

第二,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严格规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不能简单以学生讲授代替教师讲授,重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激发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科研兴趣点。

第三,课程考核建立精细反馈模式。教师对课堂讨论、课程论文须提出详细批改意见及未来学习指导建议。

第四,鼓励教师课外组建读书会、兴趣小组,学生遵循自觉自愿原则加入,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达到教学相长。

第五,融合信息手段,充分使用慕课平台共享国内外高水平中文专业课程;适当运用翻转课堂等新科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这种系统性、全方位的研究,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真正的创新。

第一,理论创新:把“新文科”的科学理念和重要思想具体落实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专业课程升级,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以新文科的理念重新优化传统中文主干课程的教材遴选、学制规划、教学方法和培育人才等环节中。

第二,模式创新:在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我校综合性高校的学科综合优势,以跨学科思维探索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的诸多可能性,以全学科育人理念旨在整体提升传统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第三,内容创新:顺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课程内容的升级和教学内容的变革全面充实中文传统专业的内涵,推动中文专业本科教育的更新升级,实现教学知识体系的更新换代,切实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3] 黄启兵,田晓明. “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75-83.

[2] 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 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 [J]. 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基金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新文科视域下传统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 (2021NSDJG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文科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