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传奇的时代回响
2023-06-10许成希
许成希
近几年文物保护建筑的修复开放举措令人欣喜,是对于历史记忆的一种梳理,也是谦卑承继。与其陷入关于历史的是非命题中,也许更加迫切需要的是面对这些历史记忆,认识、反省,参与到其中共谋建立新的对话。
介入的现场
上海文物保护建筑群、工业遗产建筑群的逐步修缮、重新开放,勾勒出海派文化充满生命力的、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人文风景线。
梦回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方巴黎”,中西兼顾,摩登升平,文化碰撞使得前法租界区域的历史片段充满张力。20世纪初法租界当局与中国政府在行政管辖区域达成了新的扩张协议,公董局在法租界西区引入西方最现代的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以武康路为中心整体设计、规划。在这时期,涌现出如邬达克等的大批世界级的卓越建筑设计大师,国际前沿的工艺标准、精益求精的技术造就了法租界建筑的鼎盛时代。中外商贸交流繁荣,文化交融胜景包容,是当时各界人士聚焦之所。“走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觉美妙极。”—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也曾是复兴西路62号修道院公寓的座上客。
这里见证了一代传奇,也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人文风貌的更迭。透过墙壁砖瓦的缝隙,百年梧桐的枝桠是可见可感的历史风景。近几年文物保护建筑的修复开放举措令人欣喜,是对于历史记忆的一种梳理,也是谦卑承继。与其陷入关于历史的是非命题中,也许更加迫切需要的是面对这些历史记忆,认识、反省,参与到其中共谋建立新的对话。
参与的对话
法国知名策展人、评论家尼古拉斯·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sd)的《关系美学》“因强调将艺术置于社会关系和在地语境(Local context)而成为社会介入式艺术的圣典,强调艺术/艺术家对于当代社会、当代政治、当代伦理道德的真实回应”“艺术世界的本质,跟任何社会领域一样,是关心性,能够通过一个不同联系系统去了解它”,通过建造新的时间空间关系,探索艺术经验如何构建人类与世界的关系,而援引伯瑞奥德的方法论及问题意识具体到此次“归家之途:拉丁美洲艺术家群展”(下文简称“归家之途”)项目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则是如何激发出策展脉络与叙事场域的“共活性”(convivialité),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共振,以及这种“共活性”如何产生持续社会影响力,成为参与对话的关键。
作为“归家之途”艺术项目策展人,以人类学方法关注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是我长期关注的一个方向,当介入到展览叙事的现场,也通过在艺术静态展览结构里去纳入其他的文化类型以实践视觉艺术、音乐、建筑、商业等不同领域之间的协作。而这一次,借展览之机,策展团队介入到衡复风貌街区中,试图以公共艺术项目为引,通过一次艺术展览多点多形式同时进行的实验,建立起一种介于严肃讨论以及商业现场之间的具象的文化体验,并借由该公共艺术策展项目的实践与探索,让艺术走出白盒子,构建当代文脉的灵活性的探索。将这些拥有卓越历史记忆的场域连接,历史的片段之间不再是孤岛。当策展团队介入到历史保护建筑群的场域中去建构新的发生,其实面向的不仅仅是视觉艺术,还是建立在真实的建筑遗产之上的、承载了深厚历史文脉的现场,它们本身是浑然一体的。我们期盼发生在这里的对话能发出历史的回响,同时也能呈现当代的时代精神,而如何贯通两者的联系以及呈现一些变迁是展览策划初期的一个重要议题。
步入位于永福路52号的上影集团园区,四周被高高低低的绿植环绕,中间可见一座别致洋楼玉立其中。策展团队惊叹于在这西班牙风格建筑的隐秘别致,细致铁艺装饰雕刻着最早期的屋主R.Bunchard先生以及当时负责该建筑设计的知名建筑事务所哈沙德所想所及的世界风景,木质弧形窗户是西班牙典型风格元素的“帕拉第奥式窗”(Palladian window)[帕拉第奥(Andrea Palladio,1508-1580)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同时也是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爱奥尼亚柱式与科林斯柱式毛茛叶元素的西班牙螺旋形石柱共同铸起西班牙传统建筑美学的坚实堡垒[爱奥尼亚柱式(Ionic)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都为希腊古典柱式],外墙面鱼鳞状水泥拉毛工艺繁复将华丽铺开。这座由美国哈沙德洋行建于1932年的花园洋房,1996年经历大型翻修工程,在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2018年由上海电影集团牵头再次修缮并于2019年完工。
受文保历保建筑性质的限制,团队在展陈设计时遇到了许多客观约束。从以静态办公/接待为主到艺术品展陈的功能转换,许多空间运用上的矛盾也随着展陈设计的介入凸显出来。在项目前期,策展团队非常关注建筑本身的设计意图以及原始功能结构排布,以求在推进展陈方案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延續建筑的形态以及精神本身,从而确保展览的介入尽可能地避免鲁莽之嫌,而更多是邀请建筑场域,邀请这里的历史记忆加入进来一起共谋和对话。区别于白盒子的艺术展览的呈现,策展团队前期研究策展方案对于艺术品陈述的思路定位以及设计都通过对发生现场的客观建筑情况、历史记忆的体察与考量出发做了相应的调整,展览构思如何与这里的厚重历史文脉构建对话、融合?新与旧如何穿越时空交响才最动听?
“归家之途”展览叙事从宏大抽象的陈述中回归到具体,通过一个具体的线索去了解、是以他者身份的观看,审视的同时也观向内心,构建一个具体的文化现场。“家”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它可以是意象的,它甚至不需要有非常具象的指向。从最初的对话开始,艺术家与策展和设计团队进行了非常开放的对话,创造性地思考,最终的展览提案是多次会议与持续合作的成果。展览的主展馆永福路52号,作为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的旧址,其承载了上海电影的光辉历史,见证了无数优秀影视作品的诞生,在上海电影历史和中国乃至国际电影人心目中是“家”一般的初心之地。一切都使得展览对话的开始,更像是一场归家同行,如何从艺术对话进行的现场出发将过去和现在的即将发生进行文化精神的连接成为策展团队最重要的功课。
“归家之途”汇聚了来自中国、欧洲、美洲超过10个国家的艺术家讲述拉丁美洲的历史片段,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值得与美洲以外艺术家的作品并列,从而体现这其中关于人类历史、地理、文学、哲思中智慧的普世性。这几年集中了拉丁美洲多国与中国建交重要年份的历史背景是这次展览的所谓“天时”。回望历史,拉丁美洲与中国距离遥远,也是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最晚、历时最漫长的地区,而“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也使得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基于这一背景,我们邀请到了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多国驻沪领馆的文化方面的支持,他们非常欣慰看到本土民间力量对于来自他们国家或者地区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于传播践行付诸的努力,从而促成这次展览的“人和”。不同介质和表现形式的作品与物件从远方来到这里,促成了艺术与文明交汇的一次独特对话。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交汇之处一起出发,每一个展览空间成为看见世界,眺望远方,洞察文化的摄影机和留声机,每一件艺术品都成为自由流淌的光线,为人类家园和跨物种生命共同体“共织未来图景”。来自拉丁美洲本土艺术家从脚下的土地出发,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他们对于生长的热土的敬畏与爱,传统出发去记录、去创作,实际是一种“反哺归家”。拉丁美洲以外地区的艺术家来到这片土地去进行研究、创作的学者/艺术家,则是另外一种视角。他们以他者身份参与到文化的叙事当中,以融入又跳出的方法去观看他者文化,他们的作品更多可以看到对于“家”的反思。“归家之途”的叙事虽是以拉丁美洲艺术为主线,策展团队同时邀请了中国本土的艺术家以及艺术项目,希望能从另一角度激发中国大陆地区观众的共鸣;也希望能通过展览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项目的可借鉴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作为一个引子,去帮助更多其他中国少数民族的族群建立保护和延续传统文化的方法思路。拉丁美洲离我们是如此的遥远,但是当深究这些同处于高山地区的原住民或者少数族群的文化叙事,会讶异于这之间惊人的相似处。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类普世性智慧,以及一种文化共性,同时也是历史脉络中人类开疆辟土路径的缩影。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文化叙事的现场,不仅仅是呈现拉丁美洲的文化、智慧、精神,同时也能给观众带来一些启发,回到我们的土地,我们这片广袤富饶、精神深厚的土地,我们正在建立和失去些什么?我们需要保留和丢弃些什么?
而除了静态展览的主展馆(永福路52号)以外,“归家之途”展览同时还与永福路200号的雍福会,以及拉丁美洲驻沪各国领馆联合主办了拉丁美洲电影周以及音乐会现场。雍福会是中国海派米其林餐厅的卓越先锋,庭园的主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起曾是英国领事馆所在地,2001年主理人汪兴政先生用了三年时间着手改建,将这幢30年代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与一千八百坪园林融合为一卷东西方风貌交汇的精妙图景:门口入庭院的石板路蜿蜒玲珑,步随水流、虫鸣树摇,庭院里参天古树像撑开的巨型庇护伞,庇护这座精神之所。明亮风格的彩色玻璃,丝绒质感的华丽沙发,意大利20世纪的华丽灯饰,完整从江南迁移至此地的“六艺堂”楠木雕花木梁,永远拥抱多元、打破界限的密训酒吧,以本帮菜系为舟游历世界风味,庭院的花园文艺青年们捧杯重叙怀旧电影,也起舞听世界歌唱。星移斗转,移步换景,这里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是这座城市“懂经”之客穿越城市林立高楼再推开帷幔曲径幽深来到的避世之地,它有它独特气韵和风骨,是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变迁又连接了世界精神的乌托邦之地。
策展团队邀请了来自拉丁美洲的本土音乐家带来安第斯山脉的赞歌,以及来自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古巴、及哥伦比亚的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和哲学的不同类型影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拉丁美洲电影展映,通过声音以及影像致敬世界风土和记忆。跨越半球的音符和光线构筑的一场琉璃盛宴在雍福会深秋的花园庭院徐徐展开。去体验安第斯山脉地区的艺术脉动和音乐传统,将视野聚焦到这孕育出丰富的音乐传统的文化中。在这片土地上音乐不分流派且生生不息,人们对于音乐创造的灵感来自土地、自然、信仰,音乐赞颂的是来自内心的自由之地。在雍福会庭院树下摇曳生姿的夜晚,是一场去向遥远土地的声光远行,也是一次近在咫尺的促膝会面。这一切发生在雍福会,一声声奏出历史记忆的回响,也是醍醐灌顶的全新乐章。
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方法使得展览的叙事也变得更加地丰富和立体。每一位艺术家都有着非常个人化的方式,但绝不仅是个体的精神胜利,华丽繁复的作品细节里展开了对于国土的回忆叙事,观看作品也像去读他们的“家书”,观者也许可以暂时会放下寻找可识别的民族学线索,而去仔细体会他们在创作上展现的无畏和对“家”厚重的历史记忆的追溯,关于对于历史、哲学、社会以及政治的反思以及对话,也许只有艺术可以优雅地完成。
至此,關于“家”的回忆与想象始终是这次策展构思的重要脉络。展览叙事介入的每一个作品、每一个空间都是这场对话的参与者,是与历史的对话、与现在的共谋。
结语
“时间并非伟大的工匠,相反,大多数时候,它损毁它所触及的一切”。城市化伴随着经济发展、地理空间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经济发展和地理空间建设常是无视城市与自然的边界的,截断河流、填海造陆、推平土地、伐尽树木,铸起一片钢筋森林,当这些看似坚不可摧的被时间侵蚀后,拨开废墟我们看见的是匮乏,方才意识到始终需要建立一些不朽,比如历史的精神性,我们也许需要向历史发出拷问并得到一些更加审慎批判的更新方法去建立城市多元功能、实现城市商业活力同时承继历史记忆。历史建筑的改造、重建以及参与交织着过去与现在,陌生的关系通过在场的发生实现连接,从而为我所用、相辅相成,我们需要这样的过程去重新认识和梳理与历史的关系,在文明的来处汇合,去找到精神的归途。如何让历史文脉在当代找到它的叙事载体,正如现在常被讨论的“永续”,也许我们迫切需要的即是找到“永续”的文化长存之道。
一代有一代的传奇,而这其中的当代精神还祈盼交由此时此刻来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