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偕行和与时俱进的上海文化

2023-06-10韩生

上海艺术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海派上海文化

韩生

作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的重要展览的一部分,“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上海文化的质感和内涵,规模和分量。这个展览从中国画视角体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整体生态,比如,不仅仅有大师作品,还有海派绘画对长三角和全国的辐射影响、“海纳百川的画家队伍”不同地域构成、画作拍卖价格变化图表、当时的物价比照等。这就以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视阈,从二十世纪早期海派绘画为切入口,超越了一般绘画艺术展。

“海派文化”是约定俗成的用语,这一概念被媒体广泛传播而逐渐成为上海文化和艺术的代名词,也引起了不少艺术学者的担忧,因为真的作为城市文化正式的IP,这并非严谨的学术规范概念,特别是当这一用词泛化使用在多种界域就会带来局限性,甚至也会带来误导。用“海派”来界定上海特定的文化、艺术、学术有其积极意义,既凸显了地域文化特色,同时也会带来弊端,甚至会局限和矮化上海文化内涵。艺术流派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的艺术家形成的群体。从绘画领域来说,程十发先生提出“海派无派”也可以理解为对之诠释和修正。

“海上画派”“海派绘画”是主要在绘画艺术领域的词汇。从绘画、戏剧等具体的艺术领域用“海派”概念尚适合,但用于宏观的地域文化概念则需斟酌,建议学界对约定俗成的“海派”词汇作严谨的学术定义。

作为综合文化影响的“海派”词汇主要从戏剧领域开始,又拓展到时尚、建筑、餐饮、甚至中医、律师等领域。最初的“海派”一词带有贬义和调侃,其中也包含着中国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转型经历的接受和适应过程。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老专家王昆老师讲了一个在1960年见到的一幕: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时期,统战部组织文艺界专家每月举办一次研讨和餐会。其中有一次,青年教师的王昆在华山饭店门口负责接待专家来宾,见到前来参会的应云卫对东道主熊佛西说:今天要报我的一箭之仇,你在报纸上说我是“海派”。熊佛西搂着应云卫的肩膀连说道歉。从中可以看到,直到六十年代,“海派”一词还是负面的概念。而在京剧领域,周信芳、童芷龄等海派京剧艺术家使得这一词汇成为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标识。

无论贬义还是褒义,上海文化都不能以“派”来界定,因为其内涵远远超越了一个地域文化的微观的概念。中央乐团一位作曲家说上海“集长江文明之大成”,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其中强调了上海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而上海又成为接受和融入现代世界文化的前沿,实际上成为了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

所以,上海文化既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时间概念。空间区位的得天独厚,自然禀赋和文化底蕴的高度合一,是现当代中国的百年发展成果和形象之焦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哲学观的包容与和谐理念又成为当今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普世价值观念的影响和贡献。这一理念越来越成为新的共识。

建筑学家常青说上海的开放与理性,从容与接纳,发展到“主动选择式的海纳百川”。现代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人们说,三千年中国看西安、六百年中国看北京,百年中国看上海。而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多元文化之集大成者。

现当代中国的上海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使命和责任。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既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排头兵,也是促进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平台和引擎。其中,长三角地区的戏剧艺术为中国戏剧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当我们回顾近百年的长三角地区对中国现代艺术作出的历史贡献,大量的史实呈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图景,比如中国戏剧文化的许多概念是从上海出现的:中国国剧—京剧。1876年京劇进上海,上海《申报》第一次使用“京剧”一词,取代“皮黄”成为至今使用的剧种名称,并形成海派京剧;越剧1917年进入上海,曾称作“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等,1925年首次在上海《申报》使用“越剧”名称,在上海完成了当代化和适应都市文化的改造,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中国话剧初现是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建立的春柳社演出,同年在上海建立了春阳社,这一外国引入的新型戏剧曾使用“新剧”“文明戏”“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洪深创办复旦剧社,1928年提议的“话剧”一词成为正式剧种名称;还有中国第一个音乐高等学府于1927年在上海成立,即今天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中国电影的摇篮在上海,1896年,上海出现了名为西洋影戏的电影,首次展出的地方是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1917年上海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难夫难妻》,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电影制作机构,至三十年代聚集了一百三十多家电影厂……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部正式从巴黎迁入落户上海……

所有这些都是近一百年以来在中国出现的新生事物,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话剧”“越剧”“电影”等词汇在一百年前中国还没有出现。而今天的上海文化发展的引领性地位正体现在全新的领域,比如游戏,上海本地的游戏企业和作品产品已经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米哈游公司的《原神》游戏在2021年获得全球大赛金奖,三名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在2011年创业,现在成为全球第三,近两年收入264亿。游戏《原神》吸引了150多个国家的玩家,而这一游戏超越了一般的打斗拼杀,而成为一种包含着美术、音乐、戏剧、影视、新媒体等要素的新型的艺术品种,并在作品中体现了中国哲学观和文化价值观。许多外国玩家为了玩这个游戏而学中文,他们在留言中说:他们宣扬了自己文化,也尊重了别国的文化。在新开服的以阿拉伯和印度埃及文化为背景的“须弥”场景,有一个阿拉伯国家的玩家留言:感谢中国艺术家,这是近年来阿拉伯人第一次不以恐怖分子的形象出现在艺术作品中。

因此,上海文化不仅是地域文化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时间概念。“何谓海派”的文化探索命题,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历史和国际案例以作参照。

中国文化历史的第一次“百家争鸣”时代,出现了稷下学宫与 “稷下学派”,这是社会急遽转化和变革,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重要阵地,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兵家等云集,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里程碑。稷下学宫形成了稷下学术精神,主要表现为:“关注现实、明道救世的务实精神,兼容并包、相互交融的自由精神,彰显个性、实现价值的主体精神,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民本精神,尊道贵德、礼法并重的和谐精神等”,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国际案例中,“芝加哥学派”就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经济学、建筑学、传播学、数学、气象学等许多不同学科学派的统称,因源自芝加哥大学而得名。

上海文化超越了地域属性和具体艺术形态的文化内涵,对“海派”一词需要深入研究和科学界定。

在上海合作组织提出的“上海精神”列入2018年度国际时政类十大流行语。国际概念的“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成为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基础和灵魂。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上海精神”体现了先进的文明交流形态,也非常符合这个城市自身的秉性。世界历史上能够形成并称得上“学派”的城市并不多,“何谓海派”的命题是一个大题目。

猜你喜欢

海派上海文化
上海电力大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谁远谁近?
海派剪纸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