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神奇 笔底生造化
2023-06-10
“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常理,窥自然之和谐,悟万物之生机;饱游饫看,冥思遐想,穷年累月,胸中自具神奇,造化自为我有。是师法造化,不徒为技术之事,尤为修养人格之终身课业”。这是20世纪中国美术大师黄宾虹的一则笔记,这不仅是他的一生艺术创作心得,也启引我们一条如何看待传统、承继传统的现代化之路。黄宾虹显然是深感彼时绘画风气之弊病,直指出丹青之事不应只是摹古,而应是师法自然—也即观照当下、脚踏实地,理论契合实际去实践;正所谓:“日日摹古,终不知古人法度所在,即与名作昕夕把晤,亦与盲人观日相去无几。真山真水不知欣赏,造化神奇不知捡拾,画家作画不过东拼西凑,以前人之残山剩水堆砌成幅,大類益智图戏,工巧且远不及。”在百年后的今天,这则呼吁依然振聋发聩。
前驱者并不孤独。时代风潮已势不可挡。
百年前新文化运动的风雨洗涤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沉疴,带来新风气、新思想。文化艺术之发源地之一的上海美专,以刘海粟为首的新青年正酝酿并掀起中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革命。引入西式学堂和教育模式也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改革风气之先的大胆与包容。正如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上海美专作为时代精神标杆,其意义远超乎美术史的范畴,它可视为中国现代主义精神觉醒的标志之一。且在实践过程中,刘海粟并未全盘西化,而是选择有的放矢,提出旅行写生、走入自然、师法造化的方式,并倡导学生要实地领略祖国自然山川,实地描绘名山大川。这自然也与黄宾虹的观点遥相呼应。
这是一个时代的思潮。当下热议的“传统与当代”议题,似乎不自觉会陷于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的窠臼。那为什么较少有人去关注中国绘画在20世纪的现代化之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呢?虽然也有权威学者认为,所谓“现代化”是舶来观念,不必过于执着于这种讨论,但“现代”作为历史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也是相对于“古代”“近代”而形成的时间逻辑,在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还是应正视。而“海派美术”正是这一阶段的鲜活案例。
历史所塑造的美学面貌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呈现。显然,美学的尺度虽然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但与实体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它与环境的自然、历史、体验各方面相联系,人类的积极参与是以环境的意义和价值核心为基础的。因而,生活在景观中,我们不仅塑造环境而且创建其价值。可见,美学尺度是一种精神空间—它是如此综合、多元而复杂,这一景观始终处于变化和流动中。而我们的文字就像线索,抽丝剥茧又曲径通幽。
本期《上海艺术评论》不仅以重磅专题“海派美术”带领读者回溯美术史上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也“以史为镜”观照当下,那些城市文化的新空间、老建筑、社群街区,共构了我们美学乃至文明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