犄角扬起,遗世而独立
2023-06-10林日暖
鹿的角枝
昌 耀
在雄鹿的颅骨,生有两株
被精血所滋养的小树。雾光里
这些挺拔的枝状体明丽而珍重,
遁越于危崖、沼泽,与猎人相周旋。
若干个世纪以后。在我的书架,
在我新得收藏品之上,我才听到
来自高原腹地的那一声火枪。——
那样的夕阳倾照着那样呼唤的荒野,
从高岩,飞动的鹿角,猝然倒仆……
……是悲壮的。
苦吟型诗人昌耀,格外爱惜自己的文字羽毛,他会反复打磨、锤炼自己的旧作。《鹿的角枝》写于1982年,被收入《昌耀抒情诗集》(1986)时为十七行,在《昌耀诗文总集》(2000)这一最终的版本中,虽然保留了三节体式,却合并、压缩到只剩十行。行数的删减,单行字数的增加,这种修订可以看出其时昌耀先生对于诗歌的散文化追求。诗行调整之后,全诗气韵悠长,更显深邃厚重。
这首诗的诞生源于昌耀新得的一支鹿角。它并非十分雄壮,而是一支稚拙的、不堪重击的幼鹿之角,仅有三支短杈,长度不过七寸。这支鹿角,正是诗人抒情与叙事的原点。作品借助凝练的语句刻印刀削斧凿般的凄美意境,惊心动魄的壮美与悲愴构成巨大的神思张力。响彻高原腹地的那一声火枪,让“角枝”的主人矫健的青春猝然倒仆,化为乌有,也穿透漫长的时间在“我”的耳边轰然炸响。生的灿烂,死的绝望,美的消逝,历经时间之手的抚摸,最终凝注为一份遗迹与化石。诗人以物伤其类的同命者身份,完成了为一场悲剧的塑像。
艾略特说:“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鹿的角枝》指向了过去与现存的两端:一端是雄鹿遁、越其间的危崖与沼泽,一端是诗人安置收藏品的书架;一端是在猎人手中殒命的雄鹿,一端是在时代劫波中蒙冤的诗人。诗人的命运意识赋予诗作以极强的历史纵深感。除了“今与昔”“物与我”这两种维度,诗中还有“虚与实”“隐与显”的艺术安排,内容与形式的多条线索相互缠绕,彼此成全,境界清奇,余味不绝。
因为一言难尽,索性留下空白。本诗的第三节仅有省去主语、至为短促的一句,“……是悲壮的。”自由灵动的雄鹿于荒原殒命,激越昂扬的诗人也在诗坛沉寂,物象人格化的叙写将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与审美客体“鹿的角枝”高度叠合。在生命自传的隐喻之外,《鹿的角枝》也涵纳了众多同难者的人生况味。在集体与个人的灾难来临时,有人跌落危崖,有人深陷泥沼,有人从未放弃抗争。
二十三年的流放生涯,昌耀体味了世事苦辛,在高原之上栉风沐雨,也在这片土地疯狂地汲取养分。高原的魂魄锻造了他的身躯,诗人在此历经苦难也超越苦难,爱上了书写这传奇的无边旷野。《鹿的角枝》抓住了被禁锢、被摧毁的身躯中飞动的魂灵,其本质与内核是如此撼动人心。对苦难的深刻体验赋予了诗作意境上的苍凉与雄浑,在这崇高的大地诗篇中洋溢着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礼赞。“鹿”与“角”,并不是《鹿的角枝》中独有的意象,在《大山的囚徒》中,“我是一只亡命的鹿,/顾不得悬崖绝壁”;在《慈航》中,“一头花鹿冲向断崖,/扭作半个轻柔的金环,/瞬间随同落日消散”;在《莽原》中,“崛起了渴望啸吟的笋尖,/——是羚羊沉默的弯角”;在《一百头雄牛》中,“犄角扬起,/遗世而独立”,等等……而每首诗的后一句,很像是昌耀全部诗歌或者人生实况的写照。
鹿的“角枝”如同一顶荆冠。莽原中的生灵苦守着一种宿命,而困顿中的诗人摘去荆冠,却朝天空扬起斗士的角。诗人不是荒野中懦弱的“囚徒”,而是大地勇武的“兵士”。昌耀1979年复出后,在《诗刊》上公开发表的《致友人》中这样写道,“九死一生黄泉路,/我又来了:/骨瘦如柴,/昂起的——/还是那颗讨厌的头颅”。他始终不屈,始终昂首。
昌耀在《诗的礼赞》中如此宣告,“我视生命为宇宙之诗”。昌耀童年经验中的湘楚文化与长期在西部高原的生活经历,涵养了他瑰丽雄奇的抒情气质。昌耀喜爱的诗人有很多——屈原、李白、庄子、艾青、艾略特、惠特曼、聂鲁达……然而他从不刻意效仿谁,而是始终葆有自己独具的品格。《鹿的角枝》就是他以崇高而悲壮的笔触写下的命运短札,蕴涵着人与自然、人类自身困境的诸多思考。
从1979年到1982年,昌耀陆续创作出《大山的囚徒》《慈航》《山旅》《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等四部具有自传性质的长诗,被称为他的“流放四部曲”。在动辄几百行、气魄宏大的长诗创作的间隙,昌耀也穿插着一些轻盈、快捷的短制。它们恰如滚滚洪流中的一枚枚珠贝,不因其“简小”而失却其坚硬、苍茫、肃穆的美学魅力,《鹿的角枝》便是其中的典范。缩小圆心,以加长的时空和悲剧为半径画弧,最终《鹿的角枝》与昌耀到达了中国新诗的尖峰处。
林日暖
1997年生,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当代文坛》《小说评论》等发表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