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视角下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3-06-10张有云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非遗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我国一笔宝贵的财富。近年来,“非遗+”的发展模式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非遗”得到了活态的传承和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和文化资源,总结历年“非遗”传承经验,从重保护、轻推广的模式转变为保护、推广并重的传承模式,让“非遗”深入人心。国家级“非遗”苗族独木龙舟节是居住在台江县和施秉县交界的清水江及其支流巴拉河附近的苗族“方南”支系居民独有的节日,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之一,一般在每年端午节后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举行。苗族人民举行此活动的目的是庆祝插秧成功和预祝五谷丰登、驱旱求雨、祈子求嗣等。独木龙舟节蕴藏着丰富的苗族文化,是苗族人民在精神生活方面的情感表达。苗族独木龙舟节虽是国家级“非遗”,但在现实传承中面临诸多危机,如何实现独木龙舟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值得探寻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研究国家级“非遗”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遗”;苗族独木龙舟节;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3

2022年6月23日至25日,苗族独木龙舟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施洞镇举办,举行活动包括龙舟下水、龙舟竞渡、接龙、踩鼓、民间文艺表演等,此次活动声势浩大,吸引了数万名游客来到台江施洞感受当地苗族人民的民俗节日庆典,领略苗族文化的风采。

1 苗族独木龙舟节概述

龙舟竞渡(苗族独木龙舟节),在苗语中称“掐仰勇”(Qiab Niangx Vongx),为“划龙”之意,是清水江中游及巴拉河沿岸苗族居民的传统盛会,融合了苗族竞技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和饮食文化。一般会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定期举行,参加村寨为清水江上至南哨,下至平兆,以及小江河上至长滩,下至巴拉河村一带。

1.1 历史渊源

苗族独木龙舟节是一种古老的节日,“苗族‘子连父名制的世系法推断施洞刘姓家族在当地定居已有1000多年,且清水江地区的‘划龙活动是苗族先民定居在施洞以前就已有”[1],从这一论断可知苗族独木龙舟节已有上千年历史。

关于苗族独木龙舟节的起源,有两段苗族先祖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神秘传说,一是《黔东南州情》①和《台江县志》[2]中均有详细记载的“父报子仇杀龙说”,二是由专家经过访谈得出的“驱灾杀龙说”[3]。后一个版本的流传范围要小于前一个版本,普识度要低一些。

1.2 独特之处

1.2.1 地理优势

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举办范围以施洞镇为中心,上至黄平石龙、施秉平寨,下至剑河革东,100多千米的清水江两岸及巴拉河流域汇入清水江口以上10千米的两岸苗族村寨,星罗棋布,苗民密集,每年参加龙舟节的村寨有数十个,人数有数万人。况且台江拥有“天下苗族第一县”的美称,苗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97%,是苗族人口高度聚居的县城。龙舟节召开之际,数万苗民齐聚清水江畔,声势浩大,热闹非凡。

1.2.2 民俗特色

龙船构造精细,一般由龙身和龙头构成,龙身又由三根树干组成,树干的选取非常讲究,由经验丰富的匠人选取“向阳、高大、笔直、无病害、无疤痕,没有遭受过雷击的杉树或泡桐树”来制作龙身。龙身中间的树干称为“母龙”,长约21米;两边的树干叫“子龙”,比“母龙”要短,长约16米。龙头需要被雕刻成蛇嘴、狮鼻、水牛角和马颈模样。除了选材之外,给龙头上色也非常讲究,并非所有颜色都能涂在龙头上,金色、银色、红色、绿色可以将龙态描绘得栩栩如生。经过数日,龙船制成之后,全村需要举行祭龙仪式来庆贺龙船的完工。非节日期间,龙头存放在“鼓头”家,龙身则放在建造的“龙舟棚”中,由寨人轮流看管。

举办一场龙舟竞渡需要漫长的准备过程,经历多重复杂的仪式。龙舟竞渡前一般会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请巫师定吉日砍树,砍树前要先举行树神仪式;龙木运回途中全寨男女老幼皆出门进行“接龙仪式”,迎接“龙”的归来;龙木运回时请祭师择吉日动工,动工时要先祭“嘎哈”,雕刻好龙船后需要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龙舟节开始的第一天,各寨要举行庄严肃穆的出龙仪式。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准备过程是漫长的,需要耗费至少一年的时间。

2 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苗族独木龙舟节,既是苗族古老的节日,又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承载了诸多现实意义,面临着传承危机,探寻“非遗”如何摆脱危机、继续发展是当前的首要课题。

2.1 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传承危机

苗族独木龙舟节具有规范苗族村落社会秩序、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等现实价值,不可避免地和其他“非遗”一样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它主要面临以下传承危机。

2.1.1 龙舟数量逐渐减少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世纪中期,每年的“划龙”活动都有20~30只龙舟参赛,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龙舟数量减少至10只,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参加龙舟竞渡的龙舟数量减少至个位数。短短几十年,龙舟数量的急剧变化反映了苗族獨木龙舟节日渐衰落的事实。龙舟数量的减少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自然界的破坏作用。龙舟的舟体由于体型又长又大,不能放置在家中,而放在户外的龙舟棚中面临日晒雨淋、风化腐朽的风险。二是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困难。制作龙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对财力不足的当地政府和村民来说,拨款和集资打造新龙舟都有些困难,而且现在很难找到粗大的树木来制作独木龙舟[4]。综合以上因素来看,龙舟数量的减少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2.1.2 劳动力的缺失

一只龙舟上的人数规定是36人,其中32名桡手必须是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打工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苗族男子为了生计纷纷外出务工,因此留在寨中的大多为老弱妇孺,无法参与节日活动。

2.1.3 仪式的简化

不同于传统民族文化的纯粹性,现在的民族文化多多少少会带有功利性,而这会导致仪式简单化、活动功利化、竞赛表演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古老的苗族独木龙舟节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祭祀仪式,如今通晓祭祀仪式的传承人逐渐老去,后继无人,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传统仪式趋于简单化。

综合上述原因来看,保护、传承与发展优良的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2.2 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路径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政策下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下是台江县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状况。

2.2.1 现有的保护措施与传承方式

近年来,在台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台江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方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取得了诸多成果。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居住在巴拉河和清水江畔的苗族人民会在施洞镇举行苗族独木龙舟节,节日一般持续4天,场面盛大隆重。1958年,德国专门组织人员来到台江施洞的清水江畔拍摄苗族独木龙舟节纪录片。紧随其后,1962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也来到清水江畔专门拍摄了一期纪录片。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把台江施洞龙舟竞渡这一项民族体育活动列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锦。2008年6月14日,集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为一体的苗族独木龙舟节(台江县)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将来自台江县施洞镇小河村清水江边最古老的一条独木龙舟收进馆里作为实物展品。

2017年以来,共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民族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活动,先后公布了5批782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十三五”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对台江县共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870.5万元,其中,用于苗族独木龙舟文化展示馆建设展陈的有110万元。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苗族独木龙舟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在台江县各部门的配合下,目前台江县已经完成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拥有了较为完备的“非遗”名录数据库,这是值得庆贺的。

2.2.2 发展路径

(1)加强“非遗”传承人培养和管理。目前,台江县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新的政策要求确保每个传承人后继有人,每年所带的徒弟数量只增不减。在校园、社区、工厂和机关内做好“非遗”传播和传承工作,让更多人加入“非遗”保护工作中,确保“非遗”有效传承。2022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和推动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首期“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项目,当地文旅部门可以在此项目的支持下,扶持和培养一批青年“非遗”传承人,激励广大青年群体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2)纳入地方学校教育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当地教育部应继续推进民族文化进中小学课堂,使“非遗”传承薪火相传。

(3)创新活态发展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護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4)“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基本的“吃、穿、住、行”对大多数人来说已不是问题,人们转而追求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旅游成为丰富人们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最佳方式之一,“非遗”旅游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2023年由世界旅游联盟、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中的案例皆是通过“非遗”活化利用赋能乡村旅游,给当地乡村带来了经济收入,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道路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当地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非遗”的潜在价值,继续深入推进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台江县“非遗”展示中心的建设,落实台江县“非遗”博物馆项目、台江县苗族独木龙舟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利用文化资源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让“非遗”旅游产业化取得新突破,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双赢。

(5)“非遗+互联网”发展模式。现今,网络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不少“非遗”依托互联网平台“走”出了当地,打响了名气。当地文旅部门可以借此势头开创“互联网+”模式,如邀请热门主播来现场进行直播,请专业团队来拍摄纪录片、宣传片,以此介绍当地“非遗”,让观众产生来现场体验的想法,从而为当地旅游产业和“非遗”传播引流。2022年,苗族独木龙舟节和台盘“村BA”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火遍全网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要继续坚持和创新“互联网+”模式,活态传承苗族独木龙舟节。

(6)“非遗+扶贫”发展模式。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其最终的目的也是服务于人类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被人们小心翼翼地保护在“闺阁”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是时候让它们出来“见见世面”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经近年来的实践检验,将“非遗”资源融入扶贫工作是一种好的路径。“非遗”可以通过市场化来赋能乡村振兴,既可以为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又能带动脱贫致富,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从而实现双赢。

3 结语

苗族独木龙舟节的历史悠久,古老的民族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依旧存于世间并广为人知,说明其生命力顽强,文化底蕴深厚。近些年,苗族独木龙舟节在各界的支持下影响力愈发强大,它的举办吸引了海内外目光的关注,这说明苗族文化已经走向世界,其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现在,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更应铸牢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保护、传承与发展好优秀的民族文化,只有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 熊克武.台江非物质文化遗产[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1:28.

[2] 台江县地方志编纂委会.台江县志1991-2010[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7:932.

[3] 田军.清水江苗族龙船节来源传说辨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6(2):108.

[4] 彭雪芳.苗族独木龙舟节的文化内涵及功能分析[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1(1):253-254.

作者简介:张有云(1998—),女,贵州丹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非遗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