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在“深追先帝遗诏”
2023-06-10梅军
摘要:《出师表》是义务教育九年级必读课目,从2001年至今,文中有一处标点经历了两次变化。这样的标点变动,使“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陛下”刘禅在追思先帝遗诏,还是“臣”诸葛亮在追思先帝遗诏?笔者从语境分析和公文写作两个方面得出结论:应当是诸葛亮在深追先帝遗诏。
关键词:《出师表》;公文;标点;句读;主语
笔者从2001年执教至今,见证了语文课本的几次改版。其中有课文的删减,也有课文内容的变化。《出师表》一文一直保留在九年级上册。其中一处微不足道的标点,经历了两次变化,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愚以为虽“微”,但“足道”。
一、初中语文课本中《出师表》的两次标点符号变化
《出师表》在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标点符号变化,可总结为下表:
上述两个标点的变动,使“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1版和2018版的主语应该是“陛下”;2002版的主语则应该是“臣”,即诸葛亮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动?2002年版本的改动有必要吗?改动的根据何在?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进行了一些思考。据笔者所能查到的资料,《出师表》中“深追先帝遗诏”一语前后,有三种不同的标点法。
其一,前为逗号,后为句号,即认为“深追”的主语是陛下。这种标点法比较多,大约是因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写的《古文观止》中句前标“、”(相当于今天的逗号)后标“。”,此书出版量大,影响广泛。现代读本这样标点的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初版、1980年再版的《古代散文选(上册)》,北京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册)》,2001年以前和2018年以后的各版中学语文课本。
其二,前后均为句号。这样处理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徐中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种标点方法回避了“深追”的主语到底是谁的问题,作为不求逻辑精确的“文学作品”选本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但是“深追”的主语是谁的问题并没有因回避而解决。
其三,前为句号,后为逗号,即认为“深追”的主语是“臣”,即诸葛亮本人。采用此种处理方法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三国演义》所全文引录的《出师表》(此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演义》中引录的《出师表》均是第一种标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王铭主编的《公文选读》,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18版初中语文课本。
二、“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应该是诸葛亮
前文所述三种标点方法孰优孰劣?这实际上就是“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到底是谁的问题。笔者认为第三种标点方法最符合文章的本来意义,“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是诸葛亮而不是陛下。理由有以下两点:
第一,语境分析支持第三种标点法。
不同的标点法反映了对句意的不同理解。运用现代语境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那些有歧义的语句。
现代语境学认为,语境可以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是指在一定的言语片段中,一个詞同其他词在词义搭配、语法组合、文章照应等方面的关系。所谓外部语境,是指说话的背景、场合、意向等存在于语言片段之外的因素。”[1]283下面结合《出师表》的“内部语境”和《三国志》等典籍提供的“外部语境”,来比较三种标点方法的优劣。
先看《出师表》本身提供的“内部语境”。中学语文课文《出师表》有九个自然段,前五段是进谏之词;六、七两段是追述自己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八段是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第九段是表文的结束语。在第八段中,诸葛亮首先明确了自己的责任——“讨贼兴复”;接着明确指出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留守国君身边的大臣的责任——给国君以“兴德之言”;最后委婉地指出了国君的责任——“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至此,各方面的责任已明确表达完毕,按照行文一般规律,下面理应转入其他内容,故此处断句(使用句号)是符合文义和语法的。
孤立地看,将“深追先帝遗诏”看成是诸葛亮临出师前对陛下的期望似乎也行,但结合上文提供的内部语境,就不难看出这种理解的不妥。因为这里的“遗诏”何所指,可以在“内部语境”中找到答案,《出师表》中明确提到“先帝遗诏”只有一处:“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因此,后文的“遗诏”当即指此。由于这个遗诏是对“臣”(诸葛亮)下的,所以后文“深追先帝遗诏”的主体当然应是“臣”,而不是其他人。
有人可能会说,虽然《出师表》所提到的“遗诏”仅“临崩寄臣以大事”一处,但是刘备去世时是给后主刘禅留有遗诏的。诸葛亮出师北伐之前,对暗弱无猜险的刘禅不放心,所以叮咛他“深追先帝遗诏”,这不也顺理成章吗?那就让我们到《三国志》等史书提供的“外部语境”中去寻找答案!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先帝敕后主遗诏是由“诸葛亮集载”,其内容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2]382
这个“遗诏”的主要内容是强调诸葛亮对蜀国的作用,这完全符合《三国志》对当时情况的记载:刘备“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2]382。可见刘备在对刘禅的遗诏中仅让他“父事丞相”,并没有明确要求他对别的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既然先帝对刘禅的遗诏就是要他“父事丞相”,如果“深追先帝遗诏”主语是刘禅,那岂不成了诸葛亮在暗示刘禅不听话,所以“陛下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听我的话”,这显然不符合作为臣子并且一生谨慎的诸葛亮的身份和性格。
结合《出师表》的“内部语境”和《三国志》提供的“外部语境”,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敕刘禅兄弟“父事丞相”,这些都使得诸葛亮对先帝更加感恩戴德。上文第七段中诸葛亮已把出师北伐归结为“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故《出师表》全文实际上都是在“深追先帝遗诏”,表示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可见在文章结束之前的这个句子,乃是作者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其主语当是作者自己——臣。
第二,公文写作理论支持第三种标点法。
《出师表》虽然常常被收录在“文学作品选”一类的出版物中,却并不是以塑造形象为特征的纯文学作品。从现代文章学观点看,它实际上是一篇典型的公文——大臣就重大国事向最高统治者写的请示报告。“深追先帝遗诏”一句,既然出现在重要公文的结尾之处,那么立足应用公文写作理论对它进行分析就很有必要。
首先从“表”这种公文的性质和“行文得体”的写作要求来看,“表”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用公文的名称,是臣下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上奏公文,始用于汉初。“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章者,明也。《诗》云‘为章于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表者,标也。《礼》有《表记》,谓德见于仪;其在器式,揆景曰表。章表之目,盖取诸此也。按《七略》《艺文》,谣咏必录;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然阙而不纂者,乃各有故事,而布在职司也。”[3]262魏晋南北朝时表文盛行,唐宋以下亦多用此名。唐代学者李善在《文选注》中说:“表者,明也,标也,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中,曰表。”[4]515由于是臣下对君主有所陈请的上奏公文,那么它首先就得注意行文得体。一般情况下,臣下进谏都希望君主采纳,受制于这一行文目的,行文者一定要摆正自已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徒,既要把道理说透彻,又不可语气过重;既要循循善诱,又要不失君臣礼仪。所以他一再使用“愿”“宜”等具有委婉修辞效果的词语,以达到劝勉后主的目的。上文已经指出,先帝对刘禅的临终遗言主要是要他“父事丞相”,如果“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是“陛下”,等于说“陛下不要忘了先帝的临终遗言,应该像对待父亲一样听我的话”,这就完全违背了封建君臣礼仪,不符合“表”这种公文的行文要求。
再从“表”这种公文的结构要求来看,一般公文都有例行的收尾用语。古代“表”这种公文既然是臣子写给皇帝的请示报告,结尾之前一般都要表示对陛下的感谢。如与《出师表》写于同一时期的曹植的《求自试表》的结束语是:“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4]520唐代韩愈的公文名篇《谏迎佛骨表》的结束语是:“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5]102《出师表》最后几句也是公文的例行结束语,也要表达对皇帝的感激之意。由于刘备临危托孤曾嘱咐后主“父事丞相”,诸葛亮与后主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君臣关系,他对皇上的感激之情自然要从对先帝的追念说起,所以“深追先帝遗诏”与下句“臣不胜受恩感激”,句意连贯自然,情感一脉相承,中间不宜用句号隔开。
以上观点得到公文研究专家的支持,不但王铭先生主编的《公文选读》是这样划分的,而且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办的《秘书工作》杂志2006年第1期“公文佳作赏析”栏目中方春荣先生的《<出师表>赏析》一文,也是这样分段的。方春荣先生《出师表》最后一段的现代汉语译文:“追怀先帝的遗诏,我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依然难以自已。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之际,对着这紙表章我流泪满面,不知道说什么才是。”[6]41这充分肯定了是诸葛亮在深追先帝遗诏。
综上所述,从“语境分析”和“公文写作理论”两个方面可以明确证明“深追先帝遗诏”的主语是“诸葛亮”,而不是“陛下”。因此,笔者赞同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课《出师表》中标点符号的改动。
三、知句读方能解惑
是句号,抑或是逗号?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说的“句逗”,即句读。文言文中没有专门的标点符号设计,它以行气为核心,文中一口气行完,并表达出一个意思称为一句。在行完一口气的过程中出现诸多的自然小停顿、间隔称之为读。如果不掌握句读,也就没有办法理解文章内容。《礼记·学记》记载说:“‘一年视离经辨志。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孔颖达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7]285古人在蒙学读物《三字经》中就正面强调了“明句读”,“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8]17韩愈在《师说》中则反面强调了句读的重要性:“句读知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9]46今人用标点符号取代了古人的句读,但绝不能断章取义,使惑依旧为惑。标点虽小,意义重大。中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标点符号教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也具有重大意义。
2002版语文课本虽然改动了标点符号,但是“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仍然留在第八自然段,笔者认为这还是不够妥当。因为第八段层次明了,非常清楚地分述了自己、留守大臣、陛下三者的责任,段意独立而完整。而“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如上分析乃是公文收尾之前表达感恩之情的语句,是结束语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我们给这篇表文划分自然段的时候,应该将“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和收尾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独立划为一个自然段。
参考文献:
[1]高守纲.《语义和语言环境》[C]//西槙光正(日本),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李善.文选卷第三十七[C]//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
[5]韩愈.论佛骨表[C]//阮琼,唐宋名家文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6]方春荣.诸葛亮《出师表》赏析[J].秘书工作,2006(1).
[7]戴圣.礼记·学记[C]//张良一,国学名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8]王应麟.三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韩愈.师说[C]//阮琼,唐宋名家文选.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作者:梅军,合肥市第三十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胡承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