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探究

2023-06-10陆勇谭献良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应用

陆勇 谭献良

摘要 在我国水稻种植发展的过程中,病虫害产生的危害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有效控制水稻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污染程度、保障粮食安全及农民经济收入,需要加大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力度。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和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策略与措施,探究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模式。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4–0049-03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种植模式下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不足之处,导致水稻产量不高且抗逆性较差,严重制约了农民增产增收。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作用机理及其优势,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水稻病虫害发生动态分析

想要进一步增强水稻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效果,种植者需要充分了解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这样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据有关部门统计,2022年平南县共种植水稻面积约为5 933.3 hm2,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13.2万hm2。

1.1 稻飞虱

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和危害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开展有效防治工作。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并且合理进行田间试验,从而保证所选的农药达到最佳效果。其次,要做好相关的农药管理工作,确保用药安全可靠、无污染等。同时,应当注意避免将杀虫剂与其他物质混合施用,这样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最后,还应加强对稻田生态环境的检查和控制,一旦发现有大量若虫或成虫,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灭。

1.2 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严重。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和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尤其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上升,千粒重下降。具趋光性、迁飞性、易暴发成灾等特征[1]。

因此,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一般来说,可采用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治,即以化学农药(如甲维盐等)为主的农药,每667 m2使用5.7%甲维盐ME 100 mL或25%乙酰甲胺磷EC 100 g加10%辛硫磷GR 5 kg拌细土20 kg撒于田间诱杀;以生物制剂(如氟啶脲等)为主,每667 m2用3%氟啶脲SC150 mL兑水30 kg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针对禾苗长势较好、株型紧凑且茎秆坚韧的田块,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

1.3 水稻钻蛀性螟虫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害水稻钻蛀性螟虫有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和台湾稻螟4种, 幼虫能钻蛀稻株,取食叶鞘组织、穗花和稻茎内壁,形成多种为害状,其中最明显的和最重要的是枯心和白穗。枯心是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圆秆拔节期被稻螟幼虫咬断稻心而造成的;白穗是在水稻抽穗期被稻螟幼虫咬断穗轴而造成的。钻蛀性螟虫的危害较为严重,为了有效防治钻蛀性螟虫,应加强对钻蛀性螟虫的监测与控制[2]。

1.4 水稻跗線螨

水稻跗线螨近年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在于水稻叶鞘内为害,造成叶鞘壁破损,叶细胞死亡,叶鞘出现褐色斑点,螨害严重时褐斑连成片,叶鞘变成褐色。危害茎秆,造成抽穗不灌浆,甚至阻碍抽穗,形成曲穗或半死穗,被害稻株的穗梗有时呈弯曲状;危害谷粒,颖壳被害亦变褐色,引起水稻后期的抽穗不灌浆或谷壳黑褐色,秕谷多,稻穗不勾头,结实率下降。在南方地区,水稻跗线螨早晚稻均有发生,其中对晚稻的影响较大,一般造成水稻损失10%~30%,严重时可达60%。

1.5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均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危害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3]。

主要以老熟后期和孕穗初期最易发病,其次是分蘖末期,且多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再次是抽穗开花前与灌浆期,最后是成熟后。因此,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如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农药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等方法进行防治。

1.6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在我国南方稻区为害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从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生,拔节期病情发展加快,孕穗期前后是发病高峰。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害发生。气温超过25 ℃时易诱发该病的发生与流行;高温干旱对该病的传播也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当田间湿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时易导致该病大面积蔓延。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气候特点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与播种时间等,还要加强栽培管理工作,适时适量地施用肥料、农药并采取其他农业措施。

1.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其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发生严重,主要在分蘖前的苗期感病,拔节以后不易感病,最易感病期为秧苗的2~6叶期。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的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造成损失在10%~30%之间。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该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大病害。目前,针对该病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应该通过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后再结合化学防治手段来控制。此外,还需要注意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同时提高种子发芽率。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增加水稻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2.1 农业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品种的合理布局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在选择抗逆性强的品种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感病品种。

(2)深耕灌水灭蛹控螟。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 d,降低虫源基数。

(3)科学肥水管理。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需要做好合理施肥和灌溉工作。首先,要保证土壤肥力充足、水分充足及养分均衡;其次,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天气情况调整田间管理措施,避免因高温高湿而加剧病虫害的发生。

2.2 种子处理、秧田阻隔和带药移栽技术

采用咪鲜胺和赤·吲乙·芸苔种子处理,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培育壮秧,晚稻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拌种或浸种,或用30目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等。秧苗移栽前3 d左右施药,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晚稻预防稻瘟病、稻蓟马、螟虫和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2.3 稻田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能够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有益生物繁殖、不利于病虫发生繁殖的农田生态环境,持续控制有害生物。稻田田埂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涵养寄生蜂等害虫天敌;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减螟虫的种群基数;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预防稻瘟病等。

2.4 理化诱控技术

理化诱控分为光诱、性诱、色诱和食诱4种。

(1)光诱技术。应用光电原理、波振技术,将频振灯发出的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引诱害虫至灯周围的高压电网触杀,增强诱杀效果。

(2)性诱技术。雌性昆虫成虫在性成熟后释放性信息素,刺激雄性成虫触角中的化学感觉器官,引起雄性成虫个体性冲动并引诱其向释放源定向飞行,与雌虫交配繁衍后代。性诱技术利用该原理,仿生合成目标害虫性信息素化合物,通过诱芯释放到田间,引诱雄性成虫至诱捕器诱杀,破坏其交配,达到防治的目的。

(3)色诱技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向性,在田间悬挂黏性色板诱杀。也可与信息素制成复合色板,增强防治效果。

(4)食诱技术。利用鳞翅目、双翅目害虫在羽化初期必须通过取食才能完成生殖发育并实现代际繁殖的特点,通过食诱剂,借助缓释载体和诱捕器释放至田间,吸引害虫成虫前来取食、诱杀,达到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的目的。

2.5 释放寄生蜂防治技术

利用赤眼蜂对螟卵的寄生特性,人工繁殖、释放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钻蛀性螟虫。稻田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钻蛀性螟虫:一代释放3次,每次每667 m2投放4个球形放蜂器(2 000头本地优势品系螟黄赤眼蜂/放蜂器)。根据预测预报,在螟蛾始盛期开始释放,连续释放3次,每次间隔5 d。

2.6 稻鸭共育技术

稻鸭共育技术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优质稻为中心,以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生态技术模式。通过将雏鸭放入稻田,稻田放鸭10~20只/667 m2,全天生活在稻田中,利用鸭子消除稻田内的杂草、害虫,刺激水稻植株分蘖,产生浑水肥田的效果,使鸭子、水田、水稻形成一个动态的多级食物链网结构和动物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2.7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利用细菌、病毒、植物源、抗生素等生物制剂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2.8 毒饵站控鼠技术

利用害鼠喜欢钻洞的习性,制作圆筒形毒饵站,引诱害鼠进入取食毒饵,改变传统裸投毒饵的方式,保障人畜的安全。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術推广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开展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推广与应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先进技术,以保证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科学技术融入水稻种植工作,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方案。而这些措施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4]。

4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的探究

4.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示范

在水稻生产上,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问题,2022年平南县在官成、官怀镇进行了早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示范面积667 hm2,辐射面积6 670 hm2。主要推广应用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1)农业防治技术;(2)种子处理、秧田阻隔和带药移栽技术;(3)稻田生态调控技术;(4)理化诱控技术;(5)生物农药防治技术;(6)释放赤眼蜂防治螟虫技术;(7)稻鸭共育技术;(8)安全科学用药技术;(9)“一喷三省”减量增效施药技术;(10)毒饵站控鼠技术。通过示范实践,示范区比对照区减少农药使用量25%,因而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示范区病虫害防控了增收节支55元/667 m2。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要加大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5]。

4.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关键是切断毒链、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综合防控策略。抓住秧苗期和本田初期关键环节,实施科学绿色防控。(1)清除杂草。用除草剂或人工清除的办法清除秧田及大田边的杂草,减少飞虱的寄主和毒源。(2)推广防虫网覆盖育秧。即播种后用30目聚乙烯防虫网全程覆盖秧田,阻止稻飞虱迁到秧苗上传毒为害。(3)药液浸种或拌种。用10%吡虫啉500倍液,浸种12 h,或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10%吡虫啉WP 20 g/kg稻种拌种,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减轻稻飞虱在秧田前期的传毒。(4)生物农药防治。主要抓好以下2个时期的防治工作,秧田期:秧苗稻叶开始展开至拔秧前3 d,酌情喷施“送嫁药”;二是本田期:水稻移栽后15~20 d。每667 m2用25%吡蚜酮WP 16~25 g或25%噻嗪酮WP 50 g,兑水30~45 kg均匀喷雾。(5)及时拔除病株。针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并集中深埋入泥中,移栽时,要适当增加基本苗。针对大田发病率2%~20%的田块,及时拔掉病株,并就地踩入泥中深埋,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

5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评价

5.1 推广应用效果

在推广应用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了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水稻用药量和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表现:(1)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后水稻用药量减少了22.5%~50.0%;(2)与传统用药相比,可以使药液用量减少30%以上;(3)与常规化学防治方式相比,能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2 效果评价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期发现,在水稻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较好,主要原因是化学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GNY/T 1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使用高毒性农药后会导致农作物出现药残超标现象,从而影响农产品质量。因此,为了确保绿色防控措施充分发挥作用,应当加强对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与管理。例如,可以将低毒性農药混配使用或者单独使用一种药剂,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残留量或增强药效。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高毒农药、禁用农药及其他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农药。此外,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在一些重点区域,应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以便更好地控制污染源头,进而达到保护环境、减少农药使用的目的。

6 结束语

分析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动态、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实践策略,希望研究能够对水稻种植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竹英.恩施地区水稻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1): 40-42.

[2] 韩军.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J].河南农业,2020(31):39.

[3] 梁娇燕,黄伟年,赖金阳,等.水稻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初探[J].农村科学实验,2018(11):43-44.

[4] 罗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成效[J].河南农业,2022(7):35.

[5] 杨厚南.岳西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18, 24(18):67-69.

责任编辑:黄艳飞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ice planting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occurrence and damage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have reduced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ric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esticide residues and pollution levels in rice,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farmers economic income, it wa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rice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control. Based on this,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rice pests and diseases; put forward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Explored,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mode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Key words Ric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 陆勇(1964—),男,广西平南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预报和综合治理工作。

猜你喜欢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应用
2013年衡阳市早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用药技术试验示范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基层烟站信息化防雷系统的应用与管护
创新方法在推广应用中的“有”与“能”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关于推进PPP推广应用问题探讨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