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2023-06-09马慧媛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倡导游戏精神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现阶段的一些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未能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多样化游戏设计,游戏环节过于简单。基于此,文章对游戏精神进行解读,探究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坚持的原则,并提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作者简介:马慧媛(1986—),女,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幼儿园。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调研发现,游戏贯穿大部分幼儿的成长活动时段。在幼儿园中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环境的能力,同时在提升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专注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还可以使幼儿更喜欢上幼儿园,保持更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表明,幼儿的自制力不强,他们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通常不长,因此幼儿园在设计课程时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非常重要。
一、解读游戏精神
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游戏性是一种精神态度,游戏是这种态度的外部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幼儿在游戏中体现的精神、内在的动机、掌握的能力、流露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态度,都可以称为游戏精神。幼儿的成长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游戏元素,比如,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喜欢边吃边玩,跑步的时候喜欢互相追赶,看电视的时候喜欢模仿,以上种种都说明幼儿喜欢游戏活动。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学习、游戏、生活行为是相融合的。所以,幼兒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设计游戏环节,更有利于课堂的开展,能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学有所获。
幼儿园是幼儿适应团体生活的开端,在幼儿的课程中添加游戏性,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学习、模仿、互动,还能锻炼幼儿的独立性、集体性、参与性、规范性[1]。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课程内容,这种模式更符合幼儿的天性,不仅有利于幼儿创造力、智力等的发育,还能为幼儿的成长过程增加更多的乐趣,使其纯真的童年得到游戏精神的滋养。游戏融入课程,是开启幼儿智慧的“金钥匙”。
二、课程游戏化遵循的原则
课程游戏化可以激发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程氛围,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更有利于幼儿融入幼儿园集体。
(一)突出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
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坚持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研究幼儿各个年龄段的性格特征。而后,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使活动匹配此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并广泛收集幼儿对课程的意见,以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最后,幼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关注全体幼儿的实际情况。对于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活动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其参加活动;对于比较活跃的幼儿,则可以引导其发挥带动作用。比如,在进行体能游戏活动时,一组学生正在进行体能训练,教师可以组织其余幼儿手牵手,为他们呐喊加油。这样能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并在活动中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2]。
(二)幼儿课程游戏的多面性原则
教师在推进幼儿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多面性原则,以多样化的游戏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比如,在学习“有趣的数学”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增加游戏环节。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组织他们玩“数一数”的游戏;对于中班、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带领他们玩“数字组合”游戏,如当教师说出“3”这一口令时,幼儿需要3个3个地抱在一起,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变换数字,幼儿也需根据数字变换人数抱在一起。将这些游戏互动引入课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使幼儿在课程中获得更好的互动感受。与此同时,课程中的游戏不能过于单一,幼儿教师要多方面开发课程内容,积极创新游戏的方式方法[3]。比如,在幼儿认读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过关选择”游戏,也可以让幼儿在班级内寻找相关的汉字卡片,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教师应积极研究、探讨适配课程的游戏活动,从而让幼儿对课堂保持向往,更喜欢幼儿园的课堂。
(三)幼儿课堂匹配性原则
幼儿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需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制订不同的课程游戏方案。例如,幼儿在刚入园的阶段比较缺乏安全感,因此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不仅要多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给予幼儿积极的引导,还要多通过肢体语言等鼓励幼儿,如用拥抱等动作安抚幼儿。而中班阶段以上的幼儿,更喜欢自己做一些事情,喜欢挑战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游戏,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调整课程游戏内容。比如,到了中班下学期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引导幼儿理解相应的规则,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实践能力[4]。
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教师经过科学的课程游戏化设计,发挥家园共育的价值,有效组织多样的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游戏化,有助于提高幼儿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助力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可在游戏中引入竞争内容,培养幼儿的荣誉意识,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质量。
(一)家园共育,融入游戏精神
幼儿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适当的语言引导对幼儿开展课程游戏非常重要。然而,如今部分家长仍存在一些教育误区。比如,一些家长过于娇惯孩子,在生活中包办一切,导致孩子入园后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主动性也不强,甚至还会在幼儿园生活中与其他幼儿产生矛盾;还有的家长对待幼儿过于严厉,甚至会体罚幼儿,这容易导致幼儿缺乏自信心,不敢在游戏中积极表现自己。游戏精神包括团结合作、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而这些问题会影响游戏精神有效融入幼儿园课程。对此,幼儿园应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教师应在会议上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并宣讲正确的育儿观念,传授家长正确的育儿方法,让家长形成相应的认识,积极消除观念上的误区,以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此外,除了积极寻求家长的配合,教师自身也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以引导学生在有关课程中积极、健康、勇敢地完成任务,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在“三角形站点”游戏中,幼儿教师可先为幼儿做示范,即带领一至两个幼儿展示游戏的具体玩法。教师与幼儿一同游戏对于幼儿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能由此了解到,教师可以是他们的朋友,是可以信任的人。这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使教师进一步走进幼儿内心,还可以使幼儿更好地掌握游戏规则,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参与度。
(二)巧用媒介,提升课程体验效果
上文中提到,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整体出发,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游戏环节,使游戏匹配课程的内容。为此,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情境,以促使游戏化课程教学更好地展开[5]。比如,在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时,幼儿教师发现刚入园的幼儿的绘画水平还停留在乱涂乱画的阶段,对此,教师在教授相关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先播放《葫芦兄弟》动画片段,而后将班级内的幼儿分成若干小组,组织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选择扮演一个动画角色,并表述自己扮演角色的颜色及技能。教师在幼儿完成角色扮演游戏和口头表述后,再组织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在纸上画出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外形,并涂上相应的颜色。这种穿插性的游戏设计,可以让幼儿在学中玩,不仅能够使幼儿正确认识色彩,还能够使其发现游戏的乐趣。幼儿教师还可以在幼儿模仿的过程中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幼儿积极表现。比如,创设大娃被蛇精追着跑的情境,幼儿教师扮演蛇精,追赶班级内扮演大娃的幼儿;还可以让另一个教师扮演老爷爷保护娃娃们。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表现较好的幼儿进行奖励,如为模仿得像的学生贴上小红花。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课后与家长一起观看《葫芦兄弟》的其他片段,并在家庭里开展角色扮演游戏,以在课外拓展延伸中,促进幼儿的兴趣培养,提高幼儿集体活动的参与感,锻煉幼儿的独立行为意识。这样的游戏设计可以让幼儿更喜欢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促进幼儿在集体氛围中获得进步。
(三)以赛促教,提高参与积极性
幼儿对新鲜事物天然具有好奇感,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幼儿自己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并以此开展相应的竞赛活动。比如,秋天到了,幼儿园可以组织“用叶子做手工”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落叶,并将其带到幼儿园,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手工作品。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游戏活动前,可以先为幼儿播放示范视频,使学生对此手工活动有一定的了解。而后,教师可以加入比赛环节,鼓励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品。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奖杯和奖状,为能够剪出相应形状的幼儿颁奖。在活动中,幼儿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还能够体验比赛带来的荣誉感,并理解积极进取的意义。同时,在完成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幼儿的多方面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这为其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赛促教的方式,能够有效培育幼儿的操作能力。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设计时,应该科学选择游戏内容,可以增加一些关于行为习惯培养的比赛。比如,在午觉后的起床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服比赛,先从穿上衣比赛开始,然后是全身穿衣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游戏,比如,先让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蹦跳,活动身体,而后再进入穿衣比赛环节。在比赛中,谁能最快穿得整齐,就可以进入下一轮,整个比赛过程一定要公平公正。教师还可以事前先做好调研,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喜好准备奖品,最后为前三名颁发奖品。奖品一定要具备吸引力,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结语
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积极探讨整体匹配性、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内容。同时,教师应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本末倒置,使幼儿成为观看者。游戏精神的含义在于团结合作、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教师应通过课程游戏化的设计,使幼儿体会游戏精神的内涵,以培育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成长发育奠定良好基础,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徐万龙.倡导游戏精神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策略[J].智力,2020(25):183-184.
樊佳伟.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探微[J].成才之路,2018(25):72.
张凤朝.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天津教育,2020(16):183-184.
傅禹昕.浅谈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J].情感读本,2020(6):14.
黄思婷.试析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家长,2020(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