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
2023-06-09马小军
摘 要:数学课堂作业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教师合理安排数学课堂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此外,数学课堂作业还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学习新知识。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重视,积极优化数学课堂作业的形式,合理控制作业量,使作业的价值和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文章以“双减”视域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设计现状和重要性,并提出几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
作者简介:马小军(1994—),男,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洮滨镇中心小学。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避免为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以免学生压力过大,阻碍学生健康发展。基于这一教育背景,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当从数量、质量以及作业完成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优化,提升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以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充分发挥数学课堂作业的积极作用。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规范性,没有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分析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适当地布置作业,使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作业设计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深入的研究,也没有针对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特点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堂作业,导致数学课堂作业的价值难以发挥出来。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问题。
(一)数学课堂作业量过多
数学与语文、英语等科目的区别在于它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若只通过单纯背诵和记忆数学知识,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运用“题海战术”,认为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就可以熟能生巧,掌握数学知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为学生布置大量的数学课堂作业,容易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数学课堂作业内容和形式较单一
目前,部分教师把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课堂作业的重要性。布置的作业内容过于单一,题量较大,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降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若与学生平常所学的内容基本相同,或只是简单改个数字,内容大量重复,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部分学生还会产生倦怠心理,继而出现抄袭作业等不良行为,导致作业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三)数学课堂作业缺乏层次性
新课改背景下,减负增效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有层次性地进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然而,部分教师在实际设计数学课堂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其设计的作业不注重层次,无法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作业的难度越大,他们越容易失去学习信心;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作业内容太过简单就会影响他们进一步学习,而且完成内容重复的作业也会浪费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进步缓慢,能力提升受到阻碍。
二、“双减”视域下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第二学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通过设计分层作业的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后自主安排时间,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双减”政策的提出,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政策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数学课堂作业,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颠覆。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后安排大量的家庭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这种方法使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对他们的长期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双减”政策出台后,教师基于政策的要求,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发挥数学课堂作业的积极作用,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同时,基于减负增效的目标改变作业设计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双减”视域下优化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形式多样和题量适当的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教材按照知识内容分为多个模块,这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教师在布置课堂作业时,要选择形式多样化和知识点丰富的习题并让学生自主完成,引导其分析题目中的每个细节,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还要基于减负增效的目标,布置适量的课堂作业。
对于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对他们接下来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多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是有帮助的,练习量过少,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但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过量,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掌握好数学课堂作业的量。比如,在设计“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课堂作业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知识,选择符合这一课程内容的运算题型让学生练习,且教师布置的作业题量要适中,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二)布置层次化、游戏化的数学课堂作业
因材施教向来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看到每个学生的缺点和长处,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改正缺点,发扬长处。基于此原则,教师在布置数学课堂作业时,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对于还不能掌握基本原理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概念的简单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已经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做基础习题,巩固基本知识;对于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拓展性的练习,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在设计“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节课的课堂作业时,教师可以针对这个知识模块设计基础型与创新型两种不同模式的课堂作业。有的学生不理解平均数是什么,对此,教师可设计关于平均数概念的问题和简易题型,让学生计算不同数组的平均数,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其年龄在9—10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更爱玩,教师在布置数学课堂作业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游戏化的作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后,教师可以随机设计一些数字为5000—10000的卡片,让学生互相组队,开展游戏。在游戏中,学生5人一组,进行抽牌,同一小组学生也可以互相抽取卡片,进行加减运算。这样的游戏作业可以提高数学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开放型的课堂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作业时,还应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重要的目标,设计一些开放型的作业,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些实际案例,教师可以结合其设计开放型的课堂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作业,比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竞赛,进行习题解答,以丰富课堂作业的形式。例如,在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有关估算的习题列出来,让学生分组进行解答,而暂时没有解答的小组则做评委,判断回答的小组估算得是否科学。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有效培养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则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四)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学课堂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较低,仍比较依赖形象思维,较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如果脱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往往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设计生活化的课堂作业,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体验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布置生活化的课堂作业,提出问题:“大家看看我们所处的教室,里面有什么物体是长方形?什么物体是正方形呢?运用什么方法能够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呢?它们又有什么区别?”这样的课堂作业可以将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五)根据作业反馈,优化课堂作业设计
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因为他们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完善。为了促进学生自检自查,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批改作业,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关于正确解题的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公式的运用方式,从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尽量布置当堂作业,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其存在的问题,而后调整优化课堂作业设计。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堂作业——模拟购物,让不同学生扮演消费者和售货员,计算物品的价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让学生深入掌握加减法的知识。在游戏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情况,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了运算定律,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教师则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优化作业设计,以更好地发挥作业在促学方面的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小学第二学段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合理、适量的课堂作业,也要设计分层作业和游戏化的课堂作业,以开放型的课堂作业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生活化的作业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并通过学生的课堂作业反馈,及时调整作业设计。教师布置合理的课堂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于萍.“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0):61-62.
范志勇,许安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
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王静.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2.
薛玲芳.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N].科学导报,2022-08-02(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