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 “六大行动”助力“绿美广东”建设
2023-06-09耿国彪
耿国彪
日前,广东省英德市组织1.7万名干部职工参加义务植竹活动,共种下麻竹苗17万多株,创下了英德有史以来单日出动人数最多和单日种植麻竹苗最高纪录,吹响了“以竹绿美英德”的号角。
近年来,英德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把开发和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绿色发展。目前,该市森林覆盖率达68.84%,成功获批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英德国家森林公园。
今年3月,英德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绿美英德生态建设的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 《方案》)。《方案》 提出,英德将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绿美英德生態新格局,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生态支撑。
“六大行动”促进绿美英德建设
走进英德市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一幅幅颇具瑶族风格的秀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不远处的山林峰峦重叠,满目翠绿。联山瑶族村有10.8万亩的生态林,森林覆盖率达98%,拥有“国家森林乡村”“广东省卫生村”“清远市生态示范村”等称号。
这背后是英德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强化。近年来,英德坚持以林长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绿美英德亮丽底色,切实筑牢北部生态屏障。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会上,英德市委书记、市第一林长张杨彬强调,要以林长制为抓手,高质量抓好森林督查,高标准推进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持续激发林业经济活力,从严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科学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推动绿美英德生态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春光不等人,形势更催人。张杨彬表示,英德将绿色生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以“六大行动”守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蓄势赋能。
——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英德将积极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增加常绿阔叶林种植,持续优化林分、优美林相。加强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实施区域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碳汇能力。今年,英德计划投入3000万元用于森林抚育及造林等项目,实施人工造林2000亩、低质低效林分改造8851亩、封山育林3040亩、新造林抚育1800亩、森林抚育2.26万亩。邀请了国家林草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到英德指导绿美英德生态建设工作,目前重点工程中各个项目地块已完成作业设计,技术支撑团队和清远市林业局均已批复同意,其中人工造林和新造林抚育已开始招标工作。
——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和绿美红色乡村建设,坚持以竹为特色,充分利用乡村“四旁”“五边”空地,积极建设森林乡村,推动市区园林绿化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截至2022年底,英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229.8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120.08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296.6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99%,绿地率36.12%。2023年拟建绿美古树乡村和绿美红色乡村各1个,资金已于2023年2月补充申请入库。绿美古树乡村已完成作业设计,绿美红色乡村正进行作业设计。
——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加强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滑水山自然保护区等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着力构建以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生态控制区,以北江、连江、滃江为生态廊道的生态体系。目前,在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落实1000亩林分改造用地,主要对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马尾松进行改造,作业设计已完成并得到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同意批复,正在开展采伐作业设计。
——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积极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道等主要通道两侧山体绿化,营建森林景观带,计划到2027年底全市完成绿化、美化公路151.47公里,共计61.14万平方米,实现公路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生态美。着力提高北江流域生态品质,打造北江生态画廊,形成依水而建的林廊绿道。英德市把任务纳入林分优化提升和森林抚育提升工作一体推进,在G240线、S292线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山体营造森林景观带,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林长+警长+检察长”的协作机制,对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落实古树名木分级管护制度,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实现古树名木保险全覆盖。对辖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健康巡护建立健康巡查信息档案,有序开展古树名木养护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697棵,其中名木2株、一级古树5株、二级古树21株、三级古树669株。印发《英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全市24个镇街签订管护责任书,压实管护责任,并建立古树名木健康巡查信息档案。
——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发挥各级林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建立“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积极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坚持以“竹”为特色,最大限度增加常绿阔叶林种植,逐步改善不合理的林业布局。结合麻竹笋百亿产业和绿美英德生态建设,在开展人工造林或低质低效林改造时积极种植麻竹笋,2023年计划新增麻竹笋面积14万亩。目前,已全面完成种植目标。
点绿成金提升生态建设的综合效益
绿水青山既为英德的风光添彩,又为当地高质量发展装上强劲的“推助器”。
英德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书海介绍,近年来,英德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及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的林下经济,将林下经济培育成农村林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社会提供绿色优质生态产品,拓宽林农增收致富渠道,助推乡村振兴,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和森林生态旅游四大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林下种植方面,竹林、油茶、茶叶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以林药、林菌、林果、林茶、林菜(麻竹笋)为主的发展模式,经营利用面积约64.55万亩,总产值约22.45亿元。林下养殖方面,利用林地面积约6.58万亩,养殖数量约2352万只(万头/万箱),总产值约3.29亿元。采集加工方面,利用林地面积约3.53万亩,总产值约1.29亿元。森林生态旅游方面,目前英德市有洞天仙境、九龙晓镇、九州驿站度假营地(天门沟)、宝晶宫、天鹅湖度假酒店、积庆里茶园、英九庄园、仙桥地下河、英西峰林走廊、黎溪亚婆田白水寨生态旅游度假区、仙湖温泉、浈阳峡生态旅游12个森林景观旅游项目。林业龙头企业方面,有英德市源丰农副产品加工厂、英德市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在连江口镇连樟村英德市宏烨农林发展公司的油茶造林基地里,一株株新种下的油茶苗正随着春天的微风轻轻摇晃。该公司在今年春季种下4000亩油茶,并计划在三年内打造规模达2万亩的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打造油茶产业响亮品牌——连樟人家。
作为英德特色林业产品品牌之一,油茶产业不仅为英德生态建设添上一份绿意,还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该公司带动连樟村12户油茶种植户,每户年均收入增加8000元;油茶加工厂解决劳动力30余人,人均月工资约4000元;每年解决临时用工劳动力150人,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
麻竹笋是英德正全力打造的百亿富民产业之一。作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元素,英德突出以竹海景观为主题,持续打造绿美人居环境,并从全产业链上科学布局,逐步建立起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新兴电商物流为支撑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目前,英德麻竹种植面积达80万亩,鲜笋产量约10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4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8万多人。
近年来,英德的林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如今,“绿美英德生态建设”的号角已吹响,英德将如何有效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为此,英德提出,将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聚焦大湾区市场,以连樟林长绿美园为模板,积极创新产业林长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和优化各镇街特色森林生态产品供给,重点推动发展英德红茶、麻竹笋、油茶、中草药、食用菌菇、经济林果等特色林业产业,加快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两大百亿农业产业。
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引导发展以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林农和基地为基础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英德还将整合全域生态旅游资源,以英西峰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石门台森林风光以及北江沿岸风光等生态旅游资源为核心,打造一批以红茶、英石、山水休闲以及温泉度假为特色的生态文旅产品。依托喀斯特地形地貌“活教材”,积极谋划将英红龙头影、连江口野渡谷、九龙峰林小镇等区域建设成自然教育基地或地质科普基地,把林业产业发展与观光旅游发展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业经济的发展潜力。
健全机制提升生态建设治理水平
进入3月后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期。日前,英德发布2023年第2号林长令——《关于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令》,要求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市各级林长、各镇(街)林长办,要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多措并举、强化保障落实等措施,扎实做好春耕暨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灭火工作,确保森林防火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治理机制,是推动绿美英德生态建设的有力保障。
英德提出,要全面落实林长制,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林长体系作用,增强全市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管护能力,实现高质量“林长治”。目前,英德建立健全以“一长三员”为主干的森林资源源头管理机制,创新“林长+警长+检察长”的“三长联动”护林新模式,实现了森林、湿地资源责任区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要深化集體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健全森林经营组织运行体系规范林权不动产登记,实现林权历史登记数据整合共享,完善林权交易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进一步整合集体林业资源,引导当地林业种植大户及社会资本参与储备林建设。
要创新造林绿化机制。创新林木采伐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造抚一体、造采挂钩的森林资源培育和管理制度,完善造林激励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持续推进以奖代补、先造后补、以工待赈,完善造林项目管护机制。
要强化资源保护监管。加强林业领域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健全有害生物监测预防体系,加大松材线虫病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力度。建立现代化森林防火监测、预警、指挥、扑救系统,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建立健全英德野生动植物保护名录,加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体系建设,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多样性。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和司法协同联动,用好“林长+”联动工作机制,建设高素质林业执法队伍,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